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20:1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22 20:18 编辑 4 k' t+ f, x0 G' n
HAUWAI 发表于 2016-3-18 14:19) f& |8 q# V* u8 V' K9 [
海頓 (Joseph Haydn) 被譽為交響曲之父,他在巴羅克末期德國出生,經歷古典時期的高峰,莫札特是他的 ...

8 d8 s7 ?( {: k( f! q, O% s! }- p( c5 K5 t' A) p: ^
鄧麗君給寶麗金灌錄過兩張粵語大碟,分別是 1980年的勢不兩立和 1983年的漫步人生路。當年前者的黑膠是發燒友試音碟,特別是雪中情一曲,常用來試音。寶麗金在 1985年推出粵語名曲選,輯錄上述兩張大碟的大部分歌曲,頭版是日本三洋製碟,隨後有韓國、星加坡、香港等版。到 1989年,寶麗金才以該兩張原裝大碟的版面出版金裝系列 CD 韓國銀圈版,聲音質素則不如粵語名曲選早版了。6 {' A% k% Z' {+ ^+ I' P! m3 r9 I& i
我在 1988年第一次買 CD 機時,同日買了兩張 CD, 其一是蔡琴老歌,其二便是鄧麗君粵語名曲選韓國透明膠中圈版,二十多年來,該兩張CD 都一直是我的試音、示範品。- @5 [. {- g% W$ w( {
在粵語名曲選同一張 CD 之中,源自勢不兩立的歌音效音色俱佳,漫步人生路的比較次一班。我常用來試音的是韓國膠圈版。
4 C* x& z" s0 j"忘記他"引子的樂器是鼓,正好用來試聽音效的動感、力感和彈跳力,音樂氛圍是開揚的,鄧麗君歌聲的音色和細節,使到歌曲非常之好聽。
8 |* Y4 H4 p1 m3 n7 o  T聽"雪中情",有點像聽清唱,人聲的結像立體地出現在面前,用它來調校結像,要有鬆化的立體感,在凝聚與滲化之間取得適當的效果。歌聲要輕柔飄逸,若例如使用 ATC 揚聲器,可能會聽到重一些的聲,如此便不對了。此曲與上一首正好一剛一柔,若兩首都過關,音響是基本合格了。
2 m& J9 {0 w! }2 l"向日葵"是全碟最厚聲的一曲,耐聽,鄧麗君的結像在中線左邊一呎,人聲的質感細節豐富,惟相比忘記他,此曲似無氣無力一些。若聽此曲而不厚聲,音響有問題了。
IMAG826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4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25 19:03 编辑
- \4 [/ G" C9 ]' E5 F% e. ^$ E
HAUWAI 发表于 2016-3-21 20:123 }1 i) a7 D) q8 x0 I( z1 ^: G) f
鄧麗君給寶麗金灌錄過兩張粵語大碟,分別是 1980年的勢不兩立和 1983年的漫步人生路。當年前者的黑膠是 ...

3 u: O) u( v: U  Z* B& c
/ b; P% j9 ?/ o7 B' v/ w6 y* S下圖的網站可觀看柏林管弦樂團音樂會現場或錄影,星光熠熠,Simon Rattle  指貝多芬全集,Haitink 指 Shostakovich, 還有 Jansons, Barenboim, Muti, Mehta, Pollini, Zimerman,Mutter, 馬友友,王羽佳 等,差不多每場錄音都可出版 CD。最重要是音效好聲,畫質又好。
8 r4 U2 G; M- e7 o& W; O現正享受首七日免費試用!
IMG-20160325-WA000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17:49: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上圖的 digital concert hall 網站,可觀賞 Anne-Sophie Mutter 在柏林 2015 年除夕音樂會拉奏 Saint -Saen 及 Ravel 的樂曲,她的小提琴的音色非常之好聲,甚至好聲過燒錄早版CD 的 WAV file, 於此可見該網站的音效出色。7 _" r" Z7 p; [! n
在該網站,又可看到 Simon Rattle 在 2012年4月指揮卡門一劇, 由Magdalena Kozena 演出卡門,她的唱功及音色,在手機聽 digital concert hall 綱站,Kozena 甚至比 Callas 還要好。因此我即在亞馬遜買了該場原班人馬錄音的 CD。
发表于 2016-4-1 15: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3-21 20:12
& ^+ s, }/ s+ O: D鄧麗君給寶麗金灌錄過兩張粵語大碟,分別是 1980年的勢不兩立和 1983年的漫步人生路。當年前者的黑膠是 ...

! Q& N7 @1 B. M) \& F" X我的第一鄧麗君是忘不了,2001,最后录音。三年最感动,现代过李香兰。
发表于 2016-4-1 15: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0 16:09' e2 l8 G% e% T( M3 C
第一次聽下圖的 CD 是在何前輩家,當時他使用 JBL Olympian 揚聲器,號角單元的薩克管聲音與 15吋紙 ...

0 `% D* X4 y! u支持 JBL Olympus。CD 未有机会听。
 楼主| 发表于 2016-4-2 18:20: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ee 发表于 2016-4-1 15:22
: V/ f# N9 K# ?$ X: ~1 ]+ ]支持 JBL Olympus。CD 未有机会听。

( V  _+ D; O: I; X9 G5 a相信很多朋友在學生時代都有玩吹口琴,它是一件便宜又易於攜帶的樂器,學習並不困難,很適合學生使用。其實,在音效來說,它有質感強烈的簧片聲,又有豐富的空氣感,是一件適合發揮音響效果的錄音樂器。* H6 ], W& Q& M# a4 g5 Z
美國口琴家 Larry Adler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把口琴提升到在音樂會演奏協奏曲的地位。英國作曲家 Vaughan Williams 與 Arthur Benjamin 先後為 Adler 撰寫口琴協奏曲,前者的演出更在倫敦逍遙音樂會帶來歷史上首次觀察喝采至重演全曲一遍。% V1 T! Y7 Z- @
下圖是 EMI 在1994年出版的 Adler 專輯 CD, 內容都是五十年代的錄音,包括了上述兩位作曲家的協奏曲,是演錄俱佳的 CD。
IMAG8324_1.jpg
发表于 2016-4-3 14: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2-7 11:41
9 ?5 U* w8 u8 e! Z- a送羊迎猴之際,謹借此壇分享拙作。
5 i$ k* G& G) j8 w" |5 @祝 諸位壇友猴年身體健康,新春快樂,音響好聲,好軟件愈豐,萬事如 ...

  L4 h3 t5 ^: N0 @: j谢谢送羊迎猴之作。看了开心。
发表于 2016-4-3 14: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7 12:52, b% L2 \6 g! s# d" E& [! G( F: w
馬勒第四交響曲,以色列指揮 Eliahu Inbal 聯同法蘭克福電台交響樂團演出,在1985 年由日本天龍公司錄 ...

8 B4 s7 Z8 M$ f& o/ _" J9 s! [  C1 dMahler 4,我喜欢 testament Otto Klemperer/ wiener symphoniker
 楼主| 发表于 2016-4-6 11:22: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unkee 发表于 2016-4-3 14:10
, P' m3 E' e- _# {$ _9 pMahler 4,我喜欢 testament Otto Klemperer/ wiener symphoniker

7 E" f7 T7 `. R# D1 F" u# F#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開首的主題,非常之著名,常被電影或電視用作配樂,可是該樂段與整首協奏曲似乎沒有關連,亦沒有在餘下樂曲中重現。- V/ d3 k3 O" ~) Q+ W) I" X
柴氏在 1874年底至 1875年初的短時間內完成該作品,由於他不認為自己是技巧高的鋼琴家,他去找著名鋼琴家 Nicolai Rubinstein (魯氏), 並在魯氏面前試奏作品的獨奏部分一遍。魯氏批評該作品是不可能演奏的,必須大幅修改。然而,柴氏拒絕作出任何修改,並隨後以原作出版。
  M5 v" X+ \& d/ R/ U同年,柴氏把作品拿到美國波士頓首演,該市觀眾以能夠首演歐洲當代作曲家的作品而感到榮幸。首演取得成功,並接著在美國各地巡迴演出,給柴氏在國際樂壇奠下了良好基礎。 3 L$ D) X4 Y. H( x7 d. l  }
事實上,後來柴氏又完成小提琴協奏曲,得到同樣遭遇。小提琴大師 Auer 認為該曲不可拉奏,並拒絕演出。柴氏改去找 Broadsky 首演。日後,Auer 亦依樣演奏該曲,取得成功,並教授學生。0 @% x, p2 N2 w2 |
下圖是其中四張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 CD, 以 Argerich 在 1980年於德國巴伐利亞電台的現場錄音 (左一) 的演奏最好,她投入的彈奏,氣定神閒,瀟灑琍落,琴錘彷似有千斤重般的震攝力,第三樂章又奏得生猛。" R4 G4 ?' ]  I' B5 A+ M7 ]0 O0 H
音效方面,以 Checky 出版,由 Kenneth Wilkinson 在1962 年於倫敦錄音 (左二) 的最好。不單只動態與音埸是 KW 一貫的高水平,鋼琴與樂團的音色和細節亦非常好。 此外,Royal Phil Orch 樂團的演出也比巴伐利亞電台樂團的好。
IMAG836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1:50: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4-7 12:46 编辑 3 x4 r3 F$ ^% L' k% T
HAUWAI 发表于 2016-4-6 11:22( W) }# A  c) F0 ~3 p+ C
柴可夫斯基第一鋼琴協奏曲開首的主題,非常之著名,常被電影或電視用作配樂,可是該樂段與整首協奏曲似乎 ...
' t4 n% @) F# ?8 z- k
5 k, ?) |+ _& T' p- i8 M
Philips 的好鋼琴錄音,有一種其他唱片公司的所沒有的溫暖感,琴腔木聲特別豐富,音色厚聲。
3 ^1 r% `" B+ s1 PClaudio Arrau 的錄音是典型例子,即使是數碼錄音,音色仍然厚暖豐滿兼耐聽舒服。6 e" Y  b5 [( L" H+ X
下圖 CD 有 Claudio Arrau 彈奏莫札特奏鳴曲 KV 570。在莫札特於維也納的年代,公眾期望欣賞他的鋼琴協奏曲,奏鳴曲只在小眾聚會演奏或授課之用。莫札特在 KV570 的第一樂章快板與第三樂章稍快板都採用雙對位,後者又有他一貫的幽默感。第二樂章慢板的如歌的主題,是他以鋼琴"唱歌"的典型。雖然 Philips 的好鋼琴錄音是如此動聽,但是它的高頻、空氣感、超低頻是比 DG 的好錄音 (例如 Emil Gilels) 的少一些。$ J. j  _$ A5 y; C% n
要聽最好的 Philips Arrau 鋼琴音效,我認為是他的貝多芬第二十一奏鳴曲。
IMAG837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7 15:2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4-8 17:37 编辑
3 L/ z2 b1 \5 A% N& [' j( \
HAUWAI 发表于 2016-4-7 11:50
5 y& I# L3 }$ g5 X0 YPhilips 的好鋼琴錄音,有一種其他唱片公司的所沒有的溫暖感,琴腔木聲特別豐富,音色厚聲。
  ^% X" q% v0 Q; L! p' X1 SClaudio  ...
( \' h% D' D# @

5 E" |2 x% v: O) D5 j- z7 O; t( Q不要說新錄音無好東西,下圖的卡門歌劇 CD 是在 2012 年錄音,是我聽過最 hi fi 的卡門。
8 U$ R9 v1 c% N4 y該 CD 開首的序曲,低音鼓的超低頻分量多、質量好而且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它的爆棚效果有如天塌下來的墟撼場面。扭大音量聽該 CD,愈大聲愈過癮,聲音仍然舒服,可見該 CD 音效的頻應平直。
% Q% F1 d$ k, u# h9 \' `  o& J唱卡門的捷克女中音 Magdalena Kozena 是 Simon Rattle 近年常邀請到柏林管弦樂團合作演出的。我上月在 digital concert hall 網站聽她在 2012年4月22日音樂會的錄影,驚為天人,音色那麼好,聲音那麼豐厚,顫音那麼精彩,特別是她地道的發音,激發我衝動地立即購買她的 CD。這 CD 的說明顯示該錄音有語言導師,方知有專人指導發音的編排及製作之認真。此 CD 雖然是在柏林管弦樂團的音樂廳錄音,但不是音樂會現埸的錄音。它錄製於2012年4月16至21日, 應是綵排與錄音同期進行吧!: q5 c2 _* C) L, [0 ]
CD 的 Kozena 的歌聲及管弦樂伴奏的音效比在 digital concert hall 網站所聽到的 (同樣用耳機聆聽作比較) 好上幾倍!
IMAG8374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11 13:0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4-7 15:28
* b" K- `/ T) q" t不要說新錄音無好東西,下圖的卡門歌劇 CD 是在 2012 年錄音,是我聽過最 hi fi 的卡門。
& x% j+ r5 B2 _, b% \該 CD 開首 ...
- f- H# S! |# w, _/ N
在第四幕,合唱團唱了一段時間,弦樂和低音鼓的超低頻由一浸浸的陰力推出來,夾雜在合唱歌聲之間,高水平的音效,而合唱的動態及火爆場面是天碟級的效果。1 p" o1 P+ P+ `2 W3 l
CD 小冊子的照片是攝自同年的薩爾斯堡復活節音樂節的演出。
IMAG8376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17:5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4-11 13:06
/ j# P# _. Y- Y+ K1 ?在第四幕,合唱團唱了一段時間,弦樂和低音鼓的超低頻由一浸浸的陰力推出來,夾雜在合唱歌聲之間,高水平 ...
6 P$ N1 K! I5 L3 G9 |% N1 w7 K
Lupu 彈奏 Schumann 與 Grieg 兩首鋼琴協奏曲,是發燒友差不多人手一張的熱門 CD, 除了音樂好聽,兩首皆是恆久受歡迎的樂曲,兩者開首的一段經常被套用在電影、電視或流行曲中,對發燒友更重要的因素是 Kenneth Wilkinson 在倫敦 Kingsway Hall 泡製的靚錄音。7 ^5 I7 q9 |; P+ w. f8 y7 z/ }9 x, ?
該兩首協奏曲經常被輯錄在同一張大碟,它們分別是該兩位十九世紀作曲家的唯一鋼琴協奏曲,兩曲有頗多相似的地方,同是 A 小調; 同是在鋼琴彈出主要主題之前,先以管樂帶出主題;同樣有第二主題,並分兩部分發展,最後以快速的節奏結尾。Grieg 曲在開首的一段繼承並戲劇化地發揮了 Schumann 曲開首的那一段。4 O; {2 a/ F/ k% W. ^4 [2 F
兩曲不同的地方也很多,特別是 Grieg 的北歐性格在他的慢板樂章的表現,非常引人注目。
+ q0 G& ]. b4 d8 X' V. R* c: m  CGrieg 在1868年完成了該曲的初稿,兩年後前往羅馬求教於李斯特,得到李斯特試奏該曲和讚許,並提出了幾處修改的意見。Grieg 沒有按李斯特的意思去更改,即使往後他作出了多次修改,最後的版本在他去世前數星期才定稿。$ i* R  y: ]/ i, u; Y, K9 A5 l: q
下圖是 1987年西德版 CD, Grieg 曲的音效比 Schumann 的好些。雖然前者的鋼琴音效靚,但是相比 DG 或 Philips 的好錄音,Decca 的是少了一點溫暖感、木味、潛得更低的超低頻、及琴腔共鳴聲。Grieg 曲的第二樂章慢板的弦樂優美悅耳,音色通透,空氣感豐富,加上音樂動人,比平常在音樂會現場聽到的還要美啊!
IMAG839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21:29: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4-19 10:32 编辑 4 w/ H+ X% l. z( s% O5 w) X. n& B; @
HAUWAI 发表于 2016-4-12 17:578 k, n( H/ H* E* A6 @( E3 [
Lupu 彈奏 Schumann 與 Grieg 兩首鋼琴協奏曲,是發燒友差不多人手一張的熱門 CD, 除了音樂好聽,兩首皆 ...
' l5 W3 E$ P- b+ t" E% ]( `6 S
* a0 Q. ^+ U0 r
百田尚樹 (日本小說家兼音樂發燒友) 就貝多芬第三、第五、第九交響曲,都很讚賞 Furtwangler (福氏) 的錄音。由於福氏的錄音多是四十年代和五十年代初的單聲道製作,又絕大部分是現場錄音,音質與五十年中及以後的錄音相去甚遠。一向同時著重演奏與音效的我,過去沒有認真地欣賞福氏的錄音。因百田君的原故,碰巧我都有他所介紹的福氏好錄音版本的 CD,分別重聽了該三首交響曲。" j. V" S1 _  [& Y4 v5 r
第三 (1944年) 與第九 (1953年) 的音質確是差一些,我還是更愛聽 五、六十年代的 Klemperer, Walter 和 Karajan 的。至於第五,聽福氏的 1947年5月25日與柏林管弦樂團的演奏第二至第四樂章,其音樂所傳達的感情,樂句訴說的內心說話,使我深刻地領略到福氏的投入和功力。聽回"無敵"的 Carlos Klieber 指貝五西德頭版CD 的第二至四樂章, 感覺到它的感情表達較為表面化。至於豪邁的第一樂章,始終有較好音效之助的 Klieber 演出,才有痛快淋漓的效果。
IMAG841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21 08:3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4-21 09:58 编辑
& e* X$ K7 `$ l0 c1 L* ]* K
HAUWAI 发表于 2016-4-18 21:29  i& B- A: ~7 B2 H0 d, B2 @* c$ D
百田尚樹 (日本小說家兼音樂發燒友) 就貝多芬第三、第五、第九交響曲,都很讚賞 Furtwangler (福氏) 的 ...
8 o& a! u6 V8 k# {" L  Q0 v( y$ l
# k$ f( G( F9 u1 g" B+ u0 \+ Q
- X( @0 D" n: l2 D+ ?0 j" N
Brahms (布氏) 第一交響曲是經過布氏二十年反覆思量,才完成的作品,由於他太崇拜貝多芬,又難以跨越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高牆,經過多番推敲後,才敢下決心定稿。
* s+ D( ]6 i/ E最近重聽三位指揮大師 Walter, Karajan 及Celibidache 演奏布氏第一交響曲的錄音。最愛聽的是 Celibidache 指揮慕尼黑管弦樂團在 1987年的錄音,音樂中的強弱對比鮮明,較有活力和力量感,隱藏著生命力。他的演奏生動地表現出第一樂章的主題 - 與命運激烈的搏鬥。第二樂章的弦樂非常優美,空氣感豐富。第四樂章的法國號與木管在黑暗中帶出光亮,效果突出,伴奏的低音鼓在三者之中,此錄音交待得最好,兼且它的低音大提琴撥弦和群奏的效果亦相當出色。
. G2 |3 e+ v/ b8 b8 {3 t' y) ]/ D當年購入此 Celibidache CD, 是我初次光顧亞馬遜,因無經驗,誤買了復刻版,據說是美國 ARKIV 被 EMI 授權復製的。可幸音效仍好,此次比較下,似乎還勝過 DG 及Sony 呢!
IMAG842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5:2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4-22 20:06 编辑
$ o% R# ?6 R0 `% s0 T1 n
HAUWAI 发表于 2016-4-21 08:30
$ ?  s+ l9 P7 `& tBrahms (布氏) 第一交響曲是經過布氏二十年反覆思量,才完成的作品,由於他太崇拜貝多芬,又難以跨越 ...
8 P" {- m" W" i) {6 k

7 R8 O- I8 e/ {$ c% K1 z! q; f莫札特在晚年創作歌劇"魔笛",脫離傳統,歌詞用德語,劇作以民間觀眾為對象。有別於他以前為王室貴族創作的三部劇,即"費加洛的婚禮","Don Giovanni" 及"女人皆如是",歌詞是意大利語,因為在十八世紀德奧的貴族社會,仍以意大利劇作及樂師為主。
. \) l' w2 j$ L( l- k8 b"魔笛"是莫札特劇作的巔峰,在他去世前三個月首演。全劇音樂悅耳流暢,無論獨唱、二重唱、小組唱、合唱、配樂都易聽、好聽,若聆聽剔除了對白的版本,例如 Klemperer 的,更加全無冷場。6 ?; [& M: ?; s, o9 G; U
莫札特惹人喜愛的音樂旋律貫串全劇,他故意把唱夜之后的女高音獨唱的難度增加,讓聲樂家發揮技巧及炫耀表演。全劇末段,捕鳥人與女友的二重唱,活潑又生鬼,是著名的樂段。9 Z. m# x, ^0 s$ H) B
下圖是 Klemperer 指揮 1964年錄音的 CD,當時還年青的 Lucia Popp 唱夜之后,唱三位侍女的是 Elizabeth Schwarzkopf, Christa Ludwig 與 Marga Hoffgen,亦是當時的一流聲樂家,極一時之盛,後無來者也。CD 的音色厚聲,聲音有實體感,有肉,有重量感,耐聽舒服,音樂生動又有活力。我聽的是無 IFPI 瑞士版,現時在亞馬遜約七十多港元可買得到。
IMAG8424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22 17:56 , Processed in 0.0716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