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2-25 20:49: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2-22 22:05! h+ K6 W: R7 x2 X7 S
早在1798年,法國駐維也納大使已向貝多芬提議為拿破侖寫一首交響曲,貝多芬遲至 1803年夏天才認真開 ...

' @# H1 N& Y7 j( B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創作於 1811-12年。在首演時, 該樂曲被標註為貝多芬最佳作品之一, 當時貝多芬的失聰情況即使已愈發嚴重,他仍然自己指揮,第二樂章快板在首演時被要求 encore, 由於受歡迎,之後該樂章經常被單獨演奏。) Y+ ~6 I3 L; K
卡拉揚 1962年錄音的貝七是我最愛聽之一,CD 的音效與同套裝的貝五相若。0 B4 r( w) L8 j* z4 Q$ \% z( t+ h
第一樂章,雄壯、宏偉、澎湃,動感 十足,又幼細。! l9 I* K; g4 Q: T: j# t  A
第二樂章,卡拉揚指來,音樂有歌唱性。
# m3 n2 A8 y  ~! f) S  a+ c第三樂章,奏出戲劇性效果、音樂生鬼,像歌劇的伴奏。
3 O: h4 E! l  m6 D% X, N: o第四樂章,彷似第一樂章般的節奏,演出流暢,快速,爆棚有氣勢。
IMAG8084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5:4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2-25 20:497 O4 G# Q0 x5 t9 m
貝多芬第七交響曲,創作於 1811-12年。在首演時, 該樂曲被標註為貝多芬最佳作品之一, 當時貝多 ...

9 {; ^1 {+ C2 n2 o2 }4 i& @  ]指揮大師 Bruno Walter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退休後,寓居美國加州,CBS 請他出山演錄身歷聲錄音,可謂造福後世樂壇,功德無量。更幸運的是,其中包括了九首貝多芬交響曲,這套全集亦是很多樂評家譽為演錄最佳的版本。日本Sony 後來收購了 CBS, 在1983年 CD面世的首年,它便推出 Walter 的身歷聲錄音 CD, 可見 Walter 在日本樂迷心目中的地位。
4 n6 z9 f* b! h$ T; IWalter 錄貝多芬第七交響曲時,已屆八十五歲。下圖是原價3,500日元的中圈刻字日本頭版 CD。該碟的音色厚暖,動態凌厲,力感重量級。
6 _( w+ e5 s9 B% F4 Z第一樂章在 Walter 棒下,音樂的雄壯、宏偉、澎湃、動感與卡拉揚 1962年的相若,而音樂感更好些,沖擊力更猛勁。第二樂章奏得厚重,沒卡爺那般的歌唱性。第三樂章亦奏得厚重,也沒卡爺那般的戲劇性、生鬼、像歌劇的伴奏。第四樂章除了流暢和澎湃之外,力感更重量級。4 v$ U' r4 g0 Y! k
IMAG808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2-26 16:5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2-27 12:44 编辑 0 s4 v. s: L& [. k
HAUWAI 发表于 2016-2-26 15:40
- }- y. R) r' a% H% @- \2 {: F, Z% X指揮大師 Bruno Walter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退休後,寓居美國加州,CBS 請他出山演錄身歷聲錄音,可謂造福後 ...

( I  i+ S  z/ c$ g9 S; u6 d' P
8 K7 o' x$ z, C; a0 I7 z; K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寫於 1822-24年,寫畢時已是貝多芬完成第八交響曲的十二年後。第九交響曲被認為是貝多芬的,甚至是西方音樂界的最偉大作品之一,該樂曲經常在音樂會演出及錄音。它的第四樂章有四個人聲獨唱及合唱,在主要作曲家的作品來說,是該類交響曲歷史上的先例。雖然貝多芬在 1808年已寫了合唱幻想曲(作品80),但是那樂曲基本上是鋼琴協奏曲,在終章加入合唱以製造高潮而已。第九交響曲的聲樂唱出的歌詞源自同時代德國詩人 Friedrich Schiller 的歡樂頌詩,在歌詞唱出之前,該主題音樂已由樂器在前面樂章反覆奏出過多次。) q5 v* f* A: T3 W
貝多芬在 1824年作罷第九交響曲,願望在柏林首演,可是維也納的人得知,知名人士和音樂家們聯合簽名要求貝多芬在維也納首演,盛情難卻之下,貝氏應允。那時已接近全聾的貝多芬邀請 Michael Umlauf 任正式指揮,在演出時,貝氏坐在舞台旁提示樂團的速度,他即使已聽不到樂聲,卻仍然逐頁翻著樂譜,給樂團打拍子。8 C3 `: l6 M, Z9 G
卡拉揚 1962年錄音的貝九,以同時考慮演錄質素計,我認為它是達到示範頂級的最佳版本。" L( @8 w4 _$ n* i; @( k# y7 V
在1982年 CD 未上市之前, Philps/Sony 試製 CD, 便是以卡拉揚的貝九為下載音源。當年設計 CD 的播唱時間長度,亦是以一碟能下載全首貝九作為標準。
: Y" `2 X! _7 [5 O' W+ a6 u卡拉揚指揮貝九的第一樂章,風格和效果頗像貝七那般的。第二樂章的效果是五彩繽紛、百花齊放的,與 Carlos Klieber 的貝五有異曲同工之妙。第三樂章,聽落盪氣迴腸,感人至深。第四樂章是我經常用來試音的,特別是用來試聽低音大提琴群奏的效果;其中四名獨唱加合唱團的樂段,考驗音響對大場面的表現、人聲與樂器定位的能力,以及人聲發力唱時考你的擴音機力水。
IMAG8084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2-27 19:43: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2-28 08:57 编辑 % A# b  m/ w. X& y! W9 s: R
HAUWAI 发表于 2016-2-26 16:553 t# v) ~  ?' ~5 a9 P7 I) N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寫於 1822-24年,寫畢時已是貝多芬完成第八交響曲的十二年後。第九交響曲被 ...

* P7 Q) X5 [( Y4 A6 w& T! q% b/ d  a- u
Bruno Walter 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在1959年錄音,聽感上 Walter 的熱鬧及快板樂段的表現,與卡拉揚的不相上下; 在獨奏、慢板的樂段部分,Walter 的音樂感比較好些、音樂味亦好些。慢板的第三樂章,Walter 的比較好味道和感人。# j! H7 {3 V. G6 }
至於管弦樂的音效,DG 1962年的錄音比 CBS 好得多,人聲音效則 CBS 1959年的好一些。CBS Sony 日本頭版 CD 的音色厚聲,樂器質感顯現,惟音場高、濶、深度稍小,高音、空氣感亦少些。
IMAG809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2-28 14:16: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2-28 20:17 编辑
+ f, R. m9 Q# Z( l
HAUWAI 发表于 2016-2-27 19:43. w6 ~' W. d; w7 _' V- m  G. y/ x8 j
Bruno Walter 的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在1959年錄音,聽感上 Walter 的熱鬧及快板樂段的表現,與卡拉揚 ...

! Q# B% m+ Y9 k$ \+ o- p, ~1 Y  z
另一資深樂評家們評為最佳版本的貝九是 Furtwangler 指揮柏林管弦樂團在1942年3月22及24日的錄音。當時柏林每天遭受盟軍轟炸,樂師及觀眾都是冒著生命危險跨過頹垣敗瓦前往音樂會,每一場音樂會可能是人生的最後一次,樂團演出與觀眾拚命般投入,可想而知。在該次錄音後不久,該柏林音樂廳也被炸毀了。& z, U% R( D" T; h- a% {
美國 Music & Art 取得當年電台錄音磁帶,在 1990年出版下圖 CD 。由於錄音與母帶質素關係,其失真大的音效頗影響欣賞音樂演出,特別是其中的快板和爆棚樂段。) j2 U$ b# N: X, N9 v' z
聽該錄音的第三樂章,真真感覺到 Furtwangler 的偉大,他表現音樂的感情豐富,樂句中充滿激情,即使是大師 Walter 及 Karajan, 亦難望其背項。
IMAG8086_1.jpg
发表于 2016-3-5 14: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2-3 11:31
" x; M- j, K$ D2 a, ^+ M& W英國作曲家 Benjamin Britten 在1961至62年間寫成了"戰爭安魂曲",該曲是為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炸毀 ...

( @7 h- q- O0 J9 _/ I: s2 J7 F/ b我的第一是Testament Live recording 高雲地利教堂May 1962.
发表于 2016-3-5 14: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7 12:52
" O. E1 q( [" }0 J, `6 E- k) f# j4 _馬勒第四交響曲,以色列指揮 Eliahu Inbal 聯同法蘭克福電台交響樂團演出,在1985 年由日本天龍公司錄 ...
: r0 X" d4 z# D
到訪法蘭克福 Alte Oper,羡慕也。
发表于 2016-3-5 14: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4 16:56- ^4 p: N: ?" e' ~4 Z8 D" T
Perlman 的卡門幻想曲,發燒友差不多人手一張, 二手店曾經常播此 CD 作示範。何解?因為它爆得,動態 ...

: C. Q  }: f& v5 o  R5 B卡門幻想曲,永远的 Heifetz。无人超越。
发表于 2016-3-5 14: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2-28 14:16
5 ]1 R3 b1 x* V3 @8 _4 v4 P- P; f7 F另一資深樂評家們評為最佳版本的貝九是 Furtwangler 指揮柏林管弦樂團在1942年3月22及24日的 ...

, H" B* @3 s0 |, `立刻重听 Music & Arts Furtwangler 1942 年指揮柏林管弦樂團的貝九,十分感动。真正是我的最佳版本。
 楼主| 发表于 2016-3-7 14:11: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7 18:03 编辑
" C2 W" N$ i. h5 Z7 n
sunkee 发表于 2016-3-5 14:36
& K/ }7 d6 H; T0 N立刻重听 Music & Arts Furtwangler 1942 年指揮柏林管弦樂團的貝九,十分感动。真正是我的最佳 ...

% b2 U! M# B' U0 `; ?
( h- H/ s$ o+ P  Q$ d( S貝多芬第十七鋼琴奏鳴曲,又稱"暴風雨" (Tempest ),這命題是貝多芬的學生 Anton Schindler 提出的,可是貝多芬生前並沒有提及過這命題。另一方面,Schindler 的資料的真偽一向為學者們所質疑。
/ l& \9 m5 P, q4 @- ?/ Y: Q( w下圖是 Emil Gilels 彈奏該曲的 CD, 西德頭版,是我的示範 CD。以 Gilels 的技巧專長和風格,可以想像暴風雨這類樂曲是特別適合他發揮的。他的演奏,果然如魚得水,流暢 、緊湊,營造一股張力,引人入勝。加上 DG 鋼琴錄音的出色音效,低頻分量充足,泛音豐富,力量震撼。實為暴雨風雨奏鳴曲的示範錄音,不作他人想也!
IMAG813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0 08:3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10 16:04 编辑
+ M+ O# l) i) s1 H. z8 Y# X: w" {
HAUWAI 发表于 2016-3-7 14:11
1 r8 w  r* L6 s- o5 f貝多芬第十七鋼琴奏鳴曲,又稱"暴風雨" (Tempest ),這命題是貝多芬的學生 Anton Schindler 提出的,可 ...

' h& U. ?) Q% ^4 _
5 K7 A1 y! P* |- M# v
! n& M) \) t  Z" O. G加拿大女歌手 Diana Krall,低音域唱家,又兼作曲和彈爵士鋼琴。下圖是她在 2015年初出版的 “wallflower” CD, 美國頭版,她唱美國流行及搖滾樂曲 ,是我的示範 CD。9 @* O4 |2 ~, t* b( ~9 t+ K9 a
Diana 的音色厚聲,沙沙地聲,有磁性,算是西方蔡琴吧!她的歌聲感情豐富,具感人的魅力,在 “sorry seems to be the hardest word”一曲猶為深刻。 CD 的聲音從容,尤其難得,音色厚暖豐滿,耐聽舒服,低頻分量、泛音、人聲細節均充足。特別欣賞的歌曲,還有:
3 G# ?& ]2 a8 Z4 L* MCalifornia dreaming'
! ~' ]( t. i0 a0 W% f' wSuperstar
4 d9 O* V# @) F  m5 e1 p; x$ i3 eAlone again (naturally)
IMAG8204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1:12: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15 20:00 编辑 " b' }$ ]7 p5 @% f7 b. h% O
HAUWAI 发表于 2016-3-10 08:35
4 t5 U3 B. ]. T! g* e( {加拿大女歌手 Diana Krall,低音域唱家,又兼作曲和彈爵士鋼琴。下圖是她在 2015年初出版的 “wallf ...
: a& a- e# C5 b+ I

+ t8 V6 w) U5 m2 A  V9 b, M5 K# f$ d# r  ^
鄧麗君雷射島國情歌精選第二集韓國銀圈版 CD 的"一片落葉"是我經常用來試音的,它來自原裝大碟島國之情歌第六集。曾經把上述雷射精選二集 CD(估計在 1987-88年製造) 與1989年金裝系列島國情歌第六集韓國銀圈版及膠圈版比較,分別是頗明顯的,雷射二的聲音比較原汁原味,細節多、泛音多,音色較厚潤,也較耐聽。後兩者的聲音較薄和尖削,細節也少得多,而且比較硬聲。
' B7 D& F: ^& Z" e% F5 w隨身聽的器材,其實不少,包括手機、便攜數碼播放器、discman、燒錄 CD 軟件、網上下載音樂檔案、USB接線、3.5mm 插模擬接線、耳擴、入耳式耳機、耳罩式耳機等。試聽它們的表現,上述"一片落葉"是我必試的歌曲,由於該曲音樂好聽,可以一邊試音一邊享受音樂。該曲的錄音對器材表現是很敏感的,若頻應不平直,鄧麗君的聲音會刺耳惡聲。若頻應平直,鄧麗君的歌聲厚潤醇和,很有味道,有一種醉人的魅力,把聽者深深吸引著,令人巨細無遺地欣賞她的聲音細節,而且她的歌聲有靱力,由細聲至大聲及延長音符時,變化的層次非常豐富,時鐘像是行慢了,使人深入地細味音樂的細節。
IMAG822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1 12:2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3-11 11:12
: T3 N/ d1 ^: s7 y鄧麗君雷射島國情歌精選第二集韓國銀圈版 CD 的"一片落葉"是我經常用來試音的,它來自原裝大碟島國之情 ...
1 n% M3 r: N; H# P7 G7 f- A
1 ?7 q1 U( n! z, L' \" M5 N: n/ F+ y
島國六集銀圈比雷射二銀圈二手價要貴四倍多
IMAG7877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5 13:24: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3-11 12:25( q  U& ~! B8 y- K/ _) q" g; i) U
島國六集銀圈比雷射二銀圈二手價要貴四倍多
5 [# C5 y& k3 `4 `2 {
貝多芬創作了五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他的德奧前輩海頓與莫札特卻沒有寫過此類作品,貝多芬的奏鳴曲亦是史上首次給該兩件樂各佔相同比重的。他的那個年代,作曲家的事業要倚賴演出,因此他每每要為樂曲引入新意,遂以大提琴當主角。貝多芬的五首奏鳴曲以第三號,作品 69,最受歡迎,亦是我最愛聽的。該第三號奏鳴曲創作於 1808年,貝多芬正處於創作高峰期,同年他還寫了合唱幻想曲,並完成了第五及第六交響曲。2 O6 e( R9 g. M& I! {0 _7 ^1 G4 c/ ^
下圖是全套貝多芬五首奏鳴曲 CD, 西德頭版,演奏者是 Rostropovich 與 Richter ,Philips 錄音,單看這三個牌面,已是必買 CD。我早在 1991年首次買入該錄音的 CD, 已是德國銀圈版,可見它的市場流通量很快,因此二手 CD 亦多。聽了二十年後,近年購入西德頭版,聽到尾音多一些,細節多一些,聲音也鬆化一些。
8 C5 K- d' }' Q- t$ Q4 ]6 K二十多年來,該貝三奏鳴曲都是我的大提琴試音、示範 CD。在眾多大提琴 CD, 例如 Starker, Du Pre, Fourier, Maisky 等,為何選了上述 CD?其中一個原因是它旳低音特別多,音色厚暖豐滿,可是我在現場音樂會聽 Rostropvich ,低音卻沒那麼多,而且他的大提琴是比其他人的細小一點。此外,Rostropovich 奏出的音樂感非常好,Richter 與他的配合如水乳交融,生動自然。鋼琴的音效亦非常之好。' ?$ W/ a6 Y! e, `4 b
試音的時候,我特別留意播出來的大提琴是否像真,低頻分量是否足夠,音樂是否生動流暢。
% ]2 R" {) A" Z/ [
IMAG824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7 12:44: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17 18:03 编辑 ' X7 F+ B, m, E. _4 n4 ?/ u
HAUWAI 发表于 2016-3-15 13:24
5 C& P" r2 r" a! @貝多芬創作了五首大提琴與鋼琴奏鳴曲,他的德奧前輩海頓與莫札特卻沒有寫過此類作品,貝多芬的奏鳴曲亦是 ...

. G+ ^. L$ f6 G, }: I
6 w. M! @% W0 d9 O/ E3 I蔡琴老歌是我第一次買 CD,兩張的其中一張,時維1988年。想不到該兩張 CD, 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我的試音、示範 CD。
2 Y2 s+ s/ X: m蔡琴老歌 CD 的音色厚暖豐滿,氣氛醉人,聽下去是很舒服和陶醉的,我亦因此碟開始著迷音響。若用膽機來聽,它獨特的音色與氣氛更上一層樓,使人因此離不開膽機。若用人聲味道濃郁的揚聲器聽,例如 LS 3/5A, 人聲的味道更升華,很容易聽上癮。曾使用法國 Jadis JA30 膽功放推 Rogers LS 3/5A, 蔡琴的歌聲甜得很,即使她唱老歌的哀怨或悲涼歌曲,音色仍然甜蜜,這可說是膽機的音染。播蔡琴老歌並不是必定好聲,若放大器的膽老化,她的歌聲會變惡聲,即缺乏高低頻,中音過份突出。# R3 S/ i6 H9 a
此 CD 可用來調校人聲結像,首先蔡琴的咀形要比例恰當,不可血盤大口。我會調校她的咀(發聲位置)在中線偏左一呎,揚聲器背後三呎,地面之上五呎。+ \* r/ H2 Y# ~% ~
蔡琴老歌的低頻是頗特別的,用小型揚聲器例如 LS3/5A , 彷彿低頻分量很多。在某一些揚聲器,它的低頻分量又會多到滿瀉,是肥胖那一種,能放不能收,特別是聽訴衷情一曲。
4 m% i, [) x2 v- E$ o) ]很欣賞寒雨曲的長笛,不單只有豐富的質感和空氣感,而且有一種空靈的感覺,曲中蔡琴的歌聲通透飄逸,整曲的氣氛有若即若離的仙境感。聽痴痴地等,我特別留意人聲的細節, 口水聲、齒音、胸腔聲、喉嚨聲、換氣聲、呵氣聲等等,及其中微妙變化,皆歷歷在目。又常以三年一曲試音,若音響系統調校不當,開首和中段的梵鈴(小提琴)獨奏會拮耳難忍,蔡琴唱此曲特別幽怨動人,感染力強,若沒有這感覺,音響有問題了。
* R( ]) h, I' F% H  H2 {雖然蔡琴老歌的音色表面上是厚暖豐滿,若音響系統調校適當,會聽到蔡琴的聲音兼有通透及鬆化的一面。
2 i/ S5 \2 K; @. v若把蔡琴老歌 CD 放進有測錯設備的 CD 機,"deformation" 會即亮燈以表示該 CD 失真超標。雖然十六年後出版的蔡琴金片子壹 CD 的音效理想,但是蔡琴的聲線已少了年青時的那份光澤和清麗,以及中氣。
IMAG824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4:1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3-18 17:22 编辑
( E8 W8 K/ b( A  T+ X% ?
HAUWAI 发表于 2016-3-17 12:44
2 z. Y; n) ?6 M: u蔡琴老歌是我第一次買 CD,兩張的其中一張,時維1988年。想不到該兩張 CD, 二十多年來一直是我的試 ...
! Y$ G& X, g  Q0 h7 f- f8 C4 N

. m9 V. ^, O' M& i; P
8 f, K6 q% @5 c7 F海頓 (Joseph Haydn) 被譽為交響曲之父,他在巴羅克末期德國出生,經歷古典時期的高峰,莫札特是他的好朋友及被他譽為當世最好音樂家。此外,貝多芬又曾跟隨海頓學習音樂。海頓前半生在維也納宮廷打工,負責遵照王子需要而作曲,宮廷並僱用一隊二十多人的樂團演奏海頓的音樂。那個年代,作曲人及樂師不是藝術家,只被看待為僕人。王子死後,他的兒子對音樂無興趣,海頓失業。德國人 沙樂文引導海頓到英倫發展,海頓先後兩次渡海到英倫生活,他在彼邦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音樂家和作品,創作更趨成熟,先後在英倫寫了 12 首交響曲,後幾首更是六十人編制的大型作品。7 P6 ~$ i' ]* C5 D5 R5 @
下圖 CD 的海頓第 104“倫敦”交響曲是其中之一,是很受歡迎的作品,頗多樂段亦耳熟能詳。Joseph Krips 指揮 ,音樂感很好,生動、節奏感強。在 1962年由 Kenneth Wilkinson 錄音的音效臻示範級,泛音多、空氣感多、堂音多 、弦樂群奏的共震效果,及地板和環境的反射聲使到音色更加豐滿,並產生轟鳴的共鳴效果,音響的至高享受。
IMAG8246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8-16 18:56 , Processed in 0.0723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