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6 09:57: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10-16 12:02 编辑 & |) ^' g% s4 Z
sunkee 发表于 2015-10-15 13:39
) D) j& A9 a* ?2 P8 m9 U- `一千零一夜,我喜欢 vaclav Smetacek conducting Prague radio symphony orch Praga CD label.
& h) v. j' \1 A( x; \# l
* w# e3 j( p' \9 H9 q/ E$ L有不少發燒友認為 RCA Living Stereo 的天方夜譚 (Rimsky-Korsakov Schrherazsde, Reiner 指揮芝加哥交響樂團) 在演奏和音效方面均為最好的弦樂錄音。我沒有聽過該錄音的頭版黑膠,但以CD 而論,則未敢苟同。
: Y& }2 t5 V" g4 W9 Y! y9 Y下圖是1996年美國版CD,一向認為該系列九十年代 Living Stereo 封面美國版比八十年代 Red Seal 美國版或八十年代日本版好。前者聲音舒服、原汁原味、保存有現場濕碎聲,是不會有過多金屬聲,而且音色是厚聲的。這是愈早版愈好聲的例外。: Z5 S, o. f& Z! q4 X* A1 q6 C# y
以弦樂而論,同系列的 “The Reiner Sound” CD 內的 Ravel Paven for a Dead Princess,指揮與樂團相同,該樂曲的弦樂便比天方夜譚好得多。若論其他公司的,例如 DG 的 Karajan 指揮柏林管弦樂團的 Schoenberg “變形之夜”的弦樂便比 RCA 的靚得多。/ I1 Y- ]5 m# ^3 ~/ q& d
反而,我覺得天方夜譚表現得最出色的,是音場的空間感和樂器定位,它表現的音場非常立體,左右很濶,前後很深。它的小提琴組在左方,大提琴、低音大提琴組在右方;單簧管在中間偏右,長笛在其左邊,法國號及其他銅管在其右邊;樂器位置是由前至後一排排地出現,最後排相當遠,給到很深的空間,每件樂器的位置清楚地出現眼前。. N) R' ]. Y# ^3 r; R+ r
天方夜譚的木管的音色及質感比弦樂的好,法國號的急促顫音的動感效果突出,長號圓渾而宏亮,金屬敲擊樂的高頻鬆化地滲開,低音鼓的超低頻一浸浸地有陰力及有靭力,以上不同樂器的音效表現都比弦樂好。" K: a! F8 U' W& a0 n7 t
戲肉在第四樂章,動感強烈,不同樂器交錯演出,層次豐富,讓音場的立體空間感和樂器定位發揮極致,加上樂器在強奏後,有可聞的現場堂音的廻響。$ M: h' `5 x' e$ D. C
估計當年的錄音是為了表現最好的音場立體感,無奈地妥協了樂器的力感、實體感和質感,例如我當時接著聽的普通的 EMI 1956 年錄音 Oistrahk 與 Fourier 奏的 Brahms double concerto ,小提琴及大提琴兩件獨奏樂器的力感、實體感和質感便比RCA 天方夜譚好得多。5 Y" j8 t" R3 c& g' J, Q
歸根結底,論天方夜譚整體的演奏和音效,我還是喜歡 Philips 的 Kondrashi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