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3 21:06: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11-25 07:28 编辑 " _! l7 ^& ~, g& ^$ n* u0 d 
 sunkee 发表于 2015-10-31 13:06" _$ ?# R/ B$ K4 M* P! V$ s此剧开幕女角独白:生活真无聊,我希望死掉。难怪 Shostakovich 因此剧成为人民公敌。
k7 G$ a  X4 o4 {( }$ P6 K% H
 & M3 p7 q, W6 nDmitri Shostakovich (蕭氏) 是二十世紀蘇聯的作曲大師,他承襲後浪漫時期風格例如馬勒,又延伸新古典主義例如 Stravinsky 與 Prokofiev。他的交響曲內容多與蘇聯近歷代史相關連。
 ( A& _3 |9 u3 v# Q蕭氏第十五交響曲,是他的最後一首交響樂作品,內容與他的生活和面對死亡有關。 下圖是 Haitink 指揮倫敦管弦樂團在1978年倫敦 Kingsway Hall 由 Colin Moorfoot 錄音的 CD,1993再版, 德國介指版 CD 碟。我沒有早期西德版,相信會更好聲。+ p1 [3 c, F9 u  a2 t& x3 _
 就這介指版而言,已出到驚人的爆棚場面。第一樂章開首是敲擊樂,有鋼片琴、三角鐵、木琴、鐘,響板等,其音效極盡 hi fi 之能事。蕭氏在樂譜中加入 Rossini William Tell Overture 樂段 ,諧趣生動,他說是回想童年嘻戲的時光,該樂章爆棚爆到七彩, 動態從容,扭至很大聲,聲音仍然舒服,定音鼓、軍鼓穿梭在銅管與弦樂爆棚之中,更顯音效場面穩定,不散不亂之定力。3 Z, H" t; C, }( t" K( X- w
 第二樂章,送葬曲變奏,銅管樂在低音提琴烘托下帶出序幕,獨奏大提琴奏出感動的主題, 之後撥弦的音效尤其精彩。) y3 c- H! ^0 X8 V( {; L
 第四樂章,借用了華格納 The Ring 與 Tristan & Isolde 的樂段, 該樂章末段的敲擊樂與樂曲開首互相呼應,並以低音鼓代替了定音鼓,效果更深沉一些。最後鐘聲一敲響,象徵生命走到終點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