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3 20: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8-3 21:36 编辑 3 P$ [7 A$ `. l* G" J. N
HAUWAI 发表于 2015-7-24 08:11) O" _# G# A/ i: j
貝多芬在三十歲之前創作的音樂,被分類為他的早期作品,他的第一及第二鋼琴協奏曲便是這一類。貝多芬在 ...
/ {5 B z1 a1 t' H E
) R, d5 p1 `) z- v( N1 w7 w* s) z8 X- v7 b6 @% Y2 N3 L
Itzhak Perlman 曾是炙手可熱的極賣座小提琴家,他到訪過香港演出多次,小弟有幸聽過他的現場,本年稍後他亦在港有音樂會。轉眼間,他今年已七十歲了。下圖是他在 1976和 78年分別於倫敦和紐約錄音室的錄音, 內容全是由 Kreisler 創作或編曲的小品,兩張 CD 共載有39首,當然少不了 Kreisler 寫的首本名曲“愛之喜”及“愛之悲”,還有改編曼德爾遜的“無言之歌”、 柴可夫斯基的如歌行板等等。 CD 是 1991年出版,日本東芝製碟,算是原汁原味的早版了。, ~% G, n7 f* a; M8 n; P9 |
錄音是近咪式的,小提琴的弦聲、弓聲、琴面板震動聲、琴腔共鳴箱聲、擦弦聲俱清清楚楚。還有質感強烈的沙沙聲,就像把小提琴擱在你的肩膀上自己拉動著,琴聲在耳邊發出的情景。, i' N- D9 {9 G; I+ f, E
伴奏鋼琴的泛音、琴腔共鳴聲 、踏瓣尾音均豐富,還有厚重的低頻。4 s! \) j9 c( Y7 S
以音效來說,該錄音自成一家,是聆聽小提琴聲音細節的示範品。1 T7 E5 _. o$ E
個人認為 Perlman 的風格比較陽剛氣,拉奏大上大落,有一種廹人的氣勢,美國風也。他演譯 Kreisler 的小品則稍嫌歌唱性和內在感情不足。
9 f; ]8 }( H z" H! h* D7 p可是,如果你聽 Perlman 拉奏豪情而奔放的卡門幻想曲,EMI 錄音的版本,他則如魚得水,施展渾解數,創造了演錄俱佳的經典。9 v6 s( r0 p3 p# ?& l0 o7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