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7-3 18:0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7-4 19:00 编辑
1 u' d) u. j) e
HAUWAI 发表于 2015-6-30 17:18
- b! N( D( O$ s8 ?/ B分享另一音效發燒的版本,是 Dutoit 指揮加拿大蒙特利爾交響樂團的1988年錄音,錄音師是 John Dunker ...
5 u' _4 u; g# }( a( v. B

1 @1 U# j) V8 Z9 Z, j  I8 r$ j3 v在蘇堤指環萊茵金錄音的女高音 Kirsten Flagstad, 以她嗓子的力量和美感被譽為該世代最佳的唱華格納作品女高音,她在 1953年 五十八歲便已退出舞台演出,只間歇地參加錄音。
3 ^2 q/ u: X( B" r8 H/ t; P3 {/ [下圖是 Decca 分別在 1956和1957年以維也納管弦樂團伴奏替她錄製的華格納及馬勒歌曲,作曲者們主要以當代的詩為內容,譜上樂曲。華格納作品的女詩人,是在華格納逃難到瑞士生活期間,原是贊助他的瑞士絲品商人的妻子,女詩人與華格納發生婚外情,後來成為了華格納夫人。
6 G5 a% o/ o; K5 Q: ?聽 Flagstad  唱華格納,她的聲音圓滑、油潤、有力,運氣發力時,還隱含著未用的豐盛潛力, 有如二十世紀上半葉著名意大利男高音 Gigli 的功力。
( O7 j' ]0 N& m同碟 Adrian Boult 指揮下唱的馬勒歌曲,Flagstad 的唱功、音色 ,及錄音的音效均不及該碟華格納部分的。
2 s% t' I9 E: v$ D; r, u! G7 e錄音是身歷聲,聆聽 CD 是西德頭版。
IMAG717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8:0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7-3 18:02
: G; e; a6 m& P在蘇堤指環萊茵金錄音的女高音 Kirsten Flagstad, 以她嗓子的力量和美感被譽為該世代最佳的唱華格納作 ...
* Y" w! o& t- M/ J5 J+ W+ |& h
Cecilia Bartoli 是誇世紀最佳女中音之一(可能是最佳),能兼唱女高音。Bartoli 在1966年羅馬出生,父母是唱聲樂的,她八歲便第一次登台唱歌劇的童角,二十多歲便歌藝成熟,擔綱演唱歌劇的女主角,其他傑出女聲樂家大多數是三十歲後才能成大器。 Rossini 及 Mozart 的作品是 Bartoli 的專長 ,當然,其他意大利及德奧曲目她亦唱得好。她的演藝事業正如日方中,仍非常活躍於舞台。我有幸在香港聽過她的現場演出,她的音量大,在千七人的音樂廳裏,聲音很是響亮,力感不凡, 兼且音色甜美 ,真不簡單,是不可多得的天賦。
7 F  S9 o/ L! k! ]Bartoli 在1992年二十六歲時灌錄了Rossini 的仙履奇緣, 我在 1995年買了選段版頭版,CD 碟是德國介指版。從此該 CD 便成為了我的試音、示範碟至今。5 p7 H( v. q0 z3 `" K. `
開首一段 Bartoli 獨唱演 Cinderella ,若音響系統有問題,這把聲音會惡,難以聽下去,或音像會太前,壓廹過來,亦難以忍受,或咀形過大。因此可測試揚聲器擺位、CD 機墊物的調校、和膽老化否。當音響系統一切正常,Bartoli 的歌聲音色甜美,爽朗,有劇力,而且舒服耐聽,當她發力唱爆棚時,力量充沛,該 CD 的音效讓盡情奔放的歌聲沒受任何壓抑地釋放出來。還沒聽到滿足的一刻,這時伴奏的提琴撥弦聲響起, 要音響系統的低頻質和量有水平, 琴腔共震聲才會豐滿及有彈力,還要播到足夠的泛音才行。
4 i" x! R# j) A3 p- l兩個配角女高音演 Cinderella 的姐姐跟著出場,時而獨唱,時而與 Bartoli 小組重唱,若音響系統搞不好,女高音會剌耳。她們在舞台上到處走動,音響要造到立體音場才聽到她們的音像位置前後左右移動著,她們落樓梯、踏地板、以掃帚敲地扳的音響效果等,又是音響系統的表演機會。之後,男低音唱出,厚聲及質感強烈,表現出音質上與女聲的強烈對比,他又與女角們對唱,場面生鬼。還有男聲小組伴唱出場,又與女聲小組對唱,時而快速地唱 ,間中又爆棚一番 ,場面熱鬧、詼諧,真是“目”不暇給。 / w* ~. u7 l' y3 _" ]5 o" w
IMAG724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8 18:22: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7-8 18:03
1 G: k% U( F) u. B6 DCecilia Bartoli 是誇世紀最佳女中音之一(可能是最佳),能兼唱女高音。Bartoli 在1966年羅馬出生,父 ...
  y8 w8 q+ g4 l+ Q

# ~, ^6 ^0 k9 f+ P& S& oBartoli 在 1996年灌錄了 “An Italian Songbook”, 曲目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 Rossini, Donizetti 與 Bellini 的作品, 歌仔好聽。Bartoli 的音色醇厚,感情豐富,特別是以喉嚨震音唱出的部分意大利語,別具特色,播得到的人聲細節則少一些。
IMAG724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6:1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7-8 18:22( N$ i9 Q: [6 q
Bartoli 在 1996年灌錄了 “An Italian Songbook”, 曲目是十九世紀上半葉意大利 Rossini, Donize ...
7 Y/ Y! @* V3 T, G- L" U4 @' F* |3 I
Rossini 弦樂奏鳴曲 Accardo Philips 早版 CD 被炒至天價,我在九十代初買了一套孖碟厚盒裝 1bit 編碼 CD, 聲音總是怪怪的,以正相聽不自然,反相聽亦不自然。後來,Francis Chan 示範給我聽 DG 1983年錄音的 Camerata Bern 演奏 Rossini 弦樂奏鳴曲,比 Accardo Philips 版本好多了,讓我感到自然、悅耳地欣賞該奏鳴曲 。
( e: H: B, p' d- G  r3 y3 H. y! S# XFrancis Chan 是先後曾任職香港數間高級音響店,對高級音響和示範 CD 非常熟悉,而且眼光獨到。他本身鍾愛聽古典音樂,在音樂廳常遇到他,他推介的 CD 往往不是音響雜誌的熱門品,而是演錄兼顧的,我跟著他的推介購買 CD,得益不少。他對 CD 機有獨到見解,認為 16bit 機播 16 bit CD, 20 bit 機播 20bit CD, 如此類推,才會好聲。因此我們的共同好友鄧先生裝置了數台 CD 機用來播放不同編碼的 CD。# O" b% D7 G: i
自那時起,Camerata Bern 的 Rossini 弦樂奏鳴曲成為了我的示範 CD 多年,及至 2010 年,我正熱枕地多購買早版 CD, 該 CD 封套的風景油畫漂亮吸引,雖然沒看過雜誌推介該 CD,它在二手 CD 堆中常出現,可見它在二手市場需求甚殷。雖然已聽德國版 CD 接近二十年,亦多買一張西德頭版。嘩!分別很大,西德頭版 CD 使整體音樂音響的享受更上一層樓,比先前的德國版勝出甚多,它的聲音舒服、自然、像真和耐聽。
IMAG724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10 17:01: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7-10 19:05 编辑 - h. w" L8 a6 A2 S$ @+ I
HAUWAI 发表于 2015-7-10 16:175 ]  s4 \" ]( R, |9 T8 K( l
Rossini 弦樂奏鳴曲 Accardo Philips 早版 CD 被炒至天價,我在九十代初買了一套孖碟厚盒裝 1bit 編碼 CD ...
6 A& s2 h8 E3 D1 L( i5 R
6 \% I6 _# Z+ R" p1 G& c
在買入 Camerata Bern 同年,又購入了 Karajan 與柏林管弦樂團約在 1969年演錄的 Rossini 弦樂奏鳴曲的西德版 CD,是 DG Resonance 版,即八十年代的平價版,封套單一張紙,甚麼說明也沒有。不打緊,CD 的音質才最重要。雖然 Camerata Bern DG  好聽過 Accardo  Philips , 要撼低 Karajan 的弦樂,談何容易,即使 Karajan  DG 版並不是常被吹捧的名盤。. ^. L8 C2 |0 w! J
雖然沒有說明書,相信該 Karajan 版是 Gunter Hermanns 錄音的,因為音效、音色與該錄音師的其他製作大致相同。在 Karajan 棒下,撚出的弦樂柔順、圓暢、絲般纖細、有感情,樂師們上下弓齊一,提琴音色靚,錄音頻應平衡而耐聽。反觀 Camerata Bern 的演奏則陽剛氣一些,樂師們沒那麼齊一而令人感覺有一些生硬,錄音平衡方面則稍硬聲。
IMAG724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15 16:30: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7-10 17:01
: }0 e. l. T$ w& g7 V) `# v在買入 Camerata Bern 同年,又購入了 Karajan 與柏林管弦樂團約在 1969年演錄的 Rossini 弦樂奏鳴 ...
9 K6 F# s1 B4 a# v
每次音響開機,均以 Clara Haskil 鋼琴獨奏 Schumann 及 貝多芬作品的 CD 煲機,取其機未煲熟,聲音亦不會剌耳,加上單聲道,可試每邊聲音各單元是否有聲。上述的 CD 是1994年出版 3CD 紙盒套裝,德國製碟,只用作小音量煲機而已。
5 L& K# q- ^: n要深入欣賞和享受 Haskil 的獨奏,非用靚聲 CD 不辦,下圖是菲利浦西德版 CD, 可讓我盡情欣賞 Clara Haskil 彈奏 Schumann 的兒時情景。第七段的“夢幻”,只要聽幾下琴音,Haskil 便把你帶入夢境,沉醉在琴音之中,第九段的“騎馬”與第十段的“假正經”有著相同的氣氛,同樣醉人。具有如此吸引魅力的 CD, 極之難得,即使聽 Horowitz ,亦沒有如此感覺。, u9 R0 E- ^* y# \& U6 [
西德版 CD 的音色厚暖豐滿,有充足的琴腔共震聲和豐富的泛音,營造出的氣氛引人入勝,是後期德國版所做不到的。
IMAG725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2:4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5-7-15 16:30
3 [, H* {: N, z; Q1 c1 R6 h每次音響開機,均以 Clara Haskil 鋼琴獨奏 Schumann 及 貝多芬作品的 CD 煲機,取其機未煲熟,聲音亦不 ...
" P4 ^. g& O3 d: O! a  r; W* o
前文提到的天價 Philips 早版 Rossini strings sonatas CD, Salvatore Accardo 有份參與演錄。Accardo 是近代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家,為發燒友所熟悉,因他曾用歴史名琴包括博物館藏品特別為樂迷欣賞名琴而灌錄唱片,例如他在 1995年以 Paganini 生前用的 Guanerius “Cannon” 名琴灌錄了 Paganini 的作品,成為一時佳話。
, x" c8 v3 {+ Q& ~* XAccardo 在1941 年意大利都靈出生, 先後擁有兩把 Stradivarius 靚琴, 拉奏 Paganini 作品是他的專長,他是首位小提琴家演錄了 Paganini 五首協奏曲。9 l4 P" {2 T- n, }2 T+ f& O
salvatoreaccardo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8:2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7-21 21:26 编辑 4 F" ~3 e$ b* H% w1 P# W
HAUWAI 发表于 2015-7-21 12:48* R/ A. U4 @% r$ p
前文提到的天價 Philips 早版 Rossini strings sonatas CD, Salvatore Accardo 有份參與演錄。Accardo  ...

" M; s0 f; {  T$ V% w6 K0 |0 ?, p
1 l% d% D% u% A/ V* ?6 Y樂迷幸運的是 Accardo 有給 Philips 錄音。很多人說 Philips 錄音的鋼琴音色舒服厚暖,有一種甜美而醉人的氣氛。我更欣賞 Philips 的小提琴錄音,小提琴聲音容易流於刺耳,舒服厚暖的音色正好醇化了它,可保証耐聽,而且讓琴腔共震聲分量充足。只要是靚琴,在名師手上,Philips 便可給你舒服甜美的小提琴音樂,以至感人肺腑的效果 。/ l" z  @/ D# x* j9 [
Philips 旗下小提琴名家輩出, Oistrakh、 Szeryng、Grumiaux 的靚錄音早版 CD, 不單只搶手,而且被炒到超高價。你只要聽其中一張,特別如果你是 LS3/5A 揚聲器用家,便會體會到花在音響的金錢與時間,值得有餘。若你再聽 DG、 Decca或 EMI 的小提琴錄音,會更愛 Philips。% a8 S8 i' w0 ~; A
下圖是 Accardo 給 Philips 灌錄的 Bruch 三首小提琴協奏曲加熱門的蘇格蘭幻想曲及其他幾首作品,已包括了 Bruch 的小提琴配樂團的全部作品,其中夜曲的原意是第四協奏曲,Bruch 有見於編排方面有異於傳統的三樂章,題名“夜曲”好了。  [9 k, q$ a9 }
對這三CD 厚盒套裝,我曾經走寶,當初遇上它,見 made in Germany 便放下,心想等有西德版才買。一月後,又遇上,有朋友提醒我,該套 CD 是 1991年首發,德國銀圈已是頭版了,可是價錢不便宜,幾年前已售七百多港元。
: v) c' B2 o# X2 j. m9 hBruch 作品的音樂好聽,Accardo 拉奏的音樂感又好,加上 Philips 的音效使小提琴的聲音耐聽舒服,然而該套 CD 最強項是小提琴獨奏的音色,讓人欣賞 Stradivarius 靚琴才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除此以外,Accardo 不單奏出抒情樂段的味道,而且亦以小提琴表現到剛強的一面。在此一提無傷大雅的缺點,是 Philips 錄音慣常出現的肥和濛的低頻 ,在部分樂團的弦樂表露了出來。
IMAG726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7-24 08:1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7-24 17:46 编辑
  z8 f7 d% `4 v
HAUWAI 发表于 2015-7-21 18:28
4 ~3 ]: `8 S; c! n樂迷幸運的是 Accardo 有給 Philips 錄音。很多人說 Philips 錄音的鋼琴音色舒服厚暖,有一種甜美而醉 ...
# d/ N( D# s* l9 ]0 e8 h: b- H# }
- S7 \3 y5 U" K( r
貝多芬在三十歲之前創作的音樂,被分類為他的早期作品,他的第一及第二鋼琴協奏曲便是這一類。貝多芬在十多歲便已開始創作第二鋼協,當時他崇拜並學作莫扎特, 因此該曲有不少莫札特的影子, 之後十多年不斷作出多次修改,至到 1801年他三十一歲那年才在德國 Leipzig 正式出版樂譜 。在早一年,貝多芬已出版了在二十五歲才開始創作的第一鋼琴協奏曲,所以前者題名為第二鋼琴協奏曲。兩首鋼協的第一樂章都有鋼琴獨奏的華采樂段,貝多芬都有為它們譜寫了該等樂段,第二的甚至有三個不同版本。
8 e1 B* f. k2 `( I) r9 i6 R4 A下圖的 CD 中,Argerich 全採用了貝多芬自己譜寫的華采樂段。她的演奏完整地保存了原著的特色,聽者可直接感受到貝多芬的原意。
7 W% h( @  \" X3 gArgerich 的彈奏動靜皆能,可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正好是表達貝多芬音樂的層次豐富和變化多端,音樂感悠陽而又剛柔並重的適當演譯者。同樣做到剛柔並佳而出色的鋼琴家是非常難得的,其他做到該境界的,我認為只有 Horowitz 和 Richter。/ c; G$ g9 W/ X! X( L
協奏樂團是 Sinopoli 和他長期指揮的倫敦 Philharmonia Orchestra , 樂團與鋼琴獨奏配合得天衣無縫,音樂猶如出自單一件樂器似的,加上彼此互動的作用,把音樂效果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 U4 Z* X. P- C, f4 l! J我一向講,DG 的鋼琴錄音是音效最佳的。此 CD 不負眾望,鋼琴的超低頻分量充足,帶出豐厚的琴腔共鳴效果,金屬聲與木聲俱恰當,爆棚時力量雄渾,氣勢洶湧廹人。1 q! o5 R, m  j' h% g
錄音是 1985年在靚聲場地倫敦 Waltamstow Town Hall 製作的。錄音師是 Klaus Heimann,起初誤會是 Naxos 唱片公司創辦人 Klaus Heymann, 名字很接近,其實後者早期在香港曾代理 Studer, Revox 錄音器材及古典音樂唱片,1987年才創立 Naxos。5 M: T! ^" m6 Z# N/ z: K+ u
聆聽的是西德頭版 CD。
IMAG7295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0: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8-3 21:36 编辑   \5 |( [* O1 D$ p( T5 j2 A. _0 X
HAUWAI 发表于 2015-7-24 08:117 C1 l8 O* Q, c3 Q
貝多芬在三十歲之前創作的音樂,被分類為他的早期作品,他的第一及第二鋼琴協奏曲便是這一類。貝多芬在 ...

0 K0 i& a, u7 x% D( R- p( h! l  L- D, p5 B' [

/ `) y3 C9 l1 d" l6 d; A+ R$ pItzhak Perlman 曾是炙手可熱的極賣座小提琴家,他到訪過香港演出多次,小弟有幸聽過他的現場,本年稍後他亦在港有音樂會。轉眼間,他今年已七十歲了。下圖是他在 1976和 78年分別於倫敦和紐約錄音室的錄音, 內容全是由 Kreisler 創作或編曲的小品,兩張 CD 共載有39首,當然少不了 Kreisler 寫的首本名曲“愛之喜”及“愛之悲”,還有改編曼德爾遜的“無言之歌”、 柴可夫斯基的如歌行板等等。 CD 是 1991年出版,日本東芝製碟,算是原汁原味的早版了。
/ }2 q1 p& _7 O. v2 q5 L5 j: J3 N錄音是近咪式的,小提琴的弦聲、弓聲、琴面板震動聲、琴腔共鳴箱聲、擦弦聲俱清清楚楚。還有質感強烈的沙沙聲,就像把小提琴擱在你的肩膀上自己拉動著,琴聲在耳邊發出的情景。
* m( x/ [6 W" Q/ v伴奏鋼琴的泛音、琴腔共鳴聲 、踏瓣尾音均豐富,還有厚重的低頻。. s* K1 K' h( w  `. ]
以音效來說,該錄音自成一家,是聆聽小提琴聲音細節的示範品。
7 \- L4 B0 L2 g+ m7 Z1 T. p個人認為 Perlman 的風格比較陽剛氣,拉奏大上大落,有一種廹人的氣勢,美國風也。他演譯 Kreisler 的小品則稍嫌歌唱性和內在感情不足。
6 K6 E+ J2 x3 `! l可是,如果你聽 Perlman 拉奏豪情而奔放的卡門幻想曲,EMI 錄音的版本,他則如魚得水,施展渾解數,創造了演錄俱佳的經典。
( _3 Z  n5 s4 |
IMAG733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5 18:09: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8-8 11:15 编辑 # X# [1 b. Y4 Q' b

) V, @5 G! ^! [1 C* c" r8 `Perlman  曾學琴於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老師是 Galamian, 助教是 Dorothy DeLay 。後者在上世紀下半葉教出了多位著名小提琴家,例如林昭亮、美島莉 、張永宙、Gil Shaham, Nigel Kennedy、李傳韻等。在2003年,Perlman 繼承 DeLay 在茱莉亞音樂學院的教席。, K, P' s# u/ y+ M9 m1 B
Perlman 在本年十一月八日於香港有獨奏音樂會。
 楼主| 发表于 2015-8-12 14: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閱罷介紹台灣劉漢盛的新書「喇叭專書」,其中兩段特別有共鳴,節錄如下:
& H/ m/ ^* j- l6 \* n6 a* O- d: ^7 H3 e, ]' t. v8 @
"為何老是選擇與DG唱片合作?一來這家唱片公司的錄音哲學走的是重現音樂會現場的氣氛,不誇大音效,注重 ,自然,這樣的錄音效果對於追求音響器材的平衡調音有正面幫助。也就是因為錄音效果不誇張,注重自然平衡,所以許多音響迷往往誤以為DG的錄音是平庸的。其實,如果有現場音樂會聆聽經驗的人,就會發現DG的錄音其實是真實的,尤其在保留音樂家詮釋風格的完整上,更是比玩弄突出效果的錄音還要認真。" . u/ V2 J0 Q6 K9 a! w9 t8 L
& |( t: z7 o/ O0 [# f: d
"以為「全世界只有少數錄音是對的」,所代表的真實意義極可能是「府上音響系統有極大的Bias」。一套調校平衡的音響系統,總是能夠忠實反映各種不同錄音的特色,在大部分情況下平衡的音響系統所表現出來的錄音效果是好聽、更好聽的整片沃土,而非難聽與好聽的一線之隔。”
发表于 2015-8-12 22: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8-13 0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21:17: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冬之恋情 发表于 2015-8-13 00:30* d, F7 q" W8 u0 |
拜读了,谢谢!
6 a) X2 Z6 e. K, `2 g# f! i7 k8 w
聽到一張日本“見本盤” CD,音效非常之驚人。以它的 Dvorak 第八交響曲第四樂章為例,爆棚的力度力發千鈞,氣勢澎湃,低頻質和量優異,音量扭至很大,聲音依然舒服。繼續聽至輕聲抒情樂段,弦樂、木管、銅管均優美暢順、質感明顯、音色自然。接著播的 Brahms Haydn variation 音效相若,音色豐滿,厚聲。
IMAG740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5-8-13 21:25: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8-14 07:19 编辑
  C& a9 w! n# O$ b$ d5 @  _( Y
HAUWAI 发表于 2015-8-13 21:17
1 P9 q  T  s* `4 v聽到一張日本“見本盤” CD,音效非常之驚人。以它的 Dvorak 第八交響曲第四樂章為例,爆棚的力度力發千 ...
7 ]6 u1 \7 p3 e

2 }, {; J2 o8 g) B- u錄音是分別在 1961及 60年以身歷聲錄製,CD 是1988年出版的日本版樣品板,上市板當年售 2,800日元,CD 碟心印有日文片假名黑字”樣品”(見下圖 )。
IMAG7402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7-22 16:54 , Processed in 0.0896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