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試音、示範又好聽的 CD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2 18:0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1-25 20:17 编辑 ( C- n. p% `" M+ E( X4 _% p, g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1 17:43. ~+ O& A! O! ]2 ?) I7 J5 I
蕭邦創作24號前奏曲的年代,雖然當時前奏曲通常為演奏的引子,但是他的創作為獨立而具有詩的內容以及藝 ...
6 N! X$ Y+ K) e6 Z( Z8 _% ]

4 S& u( c6 Z) e4 I) a4 A; q蕭邦創作了18首波蘭舞曲,該類舞曲原是波蘭貴族間流行的舞蹈音樂,到蕭邦的年代已趨於頹廢,他以自己的獨創性去寫,強烈地反影民族意識。其中的第1-7號鋼琴獨奏曲經常被演奏,蕭邦創作它們時已離開祖國,身處法國或西班牙。他熱愛祖國,感嘆國家的悲慘命運,把激動的感情注入音樂之中,或是歌頌祖國的過去,或是慨嘆悲慘的命運。' a) ]. X' `! ~4 n
Arthur Rubinstein (魯氏)是美國的波蘭猶太裔移民,特別感受到蕭邦熱愛祖國的激情,他的波蘭舞曲錄音亦被很多人奉為最佳版本。下圖左是他的1964年紐約 Carnegie Hall 現場錄音, 當時 77歲,CD 是 1988年日本早版。0 }# y' O, q! z# a* g  ^
魯氏彈奏的第1號,他以有力的打鍵,使琴音結實飽滿,輕聲時又優美浪漫,琴音像會說話似的,彷彿孤獨憂鬱地自言自語的。
$ w" k* ^" \( S; \8 E5 U& t他彈奏第2號,氣氛灰暗而沉重,表現到波蘭的暗淡命運和蕭邦的絕望。
% `4 K: S( r- v6 ]+ @7 ?, |第3號又名軍隊,魯氏明快有力地奏出軍隊的性格,此曲沒有蕭邦特有的抒情性。
( ]6 F0 B1 r8 H1 @0 e5 h+ @/ R第4號,又是一暗淡的樂曲,魯氏表現出悲壯感,鄉愁與無常感。6 }6 r4 r+ F9 V; B( b6 P4 D
第6號又名英雄,是蕭邦最傑出的波蘭舞曲作品,主題非常有名,大部分人會聽過。魯氏彈出強烈的節奏,感到鼓舞和士氣高揚,琴音有力而華麗,牽動聽者高昂的情緒,效果威嚴而有力。+ p. B# {2 A- k0 u
下圖右是年青的 Kissin 彈奏第5號,當時 22歲,在1993年紐約 Carnegie Hall 現場錄音 。Kissin 彈出規模龐大的效果,戰慄和粗獷的氣氛,他的猛烈和弦擂打,怒濤似的。轉眼間,他又彈出馬祖卡舞曲般的優美旋律,最後以強音敲出和弦結朿。全曲充分表現蕭邦對祖國命運的苦惱和憤怒。
IMAG977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3 17:55: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1-23 17:57 编辑 3 V/ \, u) ]" |- }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2 18:068 M1 W( [8 ?8 l* w9 I
蕭邦創作了18首波蘭舞曲,該類舞曲原是波蘭貴族間流行的舞蹈音樂,到蕭邦的年代已趨於頹廢,他以自己的 ...
5 C- N; S5 b4 ~- K9 s) k: O8 K

% X9 O8 d) b5 x# [* Q在蕭邦的鋼琴獨奏作品中,夜曲有讓人陶醉的旋律,波蘭舞曲有濃厚的民族情感,馬祖卡舞曲有明顯的舞蹈節奏和波蘭文化的情調,諧謔曲表現憤世嫉俗的情緒,前奏曲充滿想像力而短小的練習曲相當精緻。
4 c4 C" D: b- x9 q2 Q" u圓舞曲,又稱華爾滋,是19世紀歐洲社會較通俗品味的輕音樂,發源自維也納。蕭邦一生創作了19首圓舞曲,可分兩大類,一類是可作舞蹈配樂的,例如第 1, 2, 4, 5, 14號,另一類是借圓舞曲來抒發內心感情,例如第 3, 7, 9, 10, 12, 13號,其中第3, 7, 9, 10號的旋律又充滿哀愁。
* R$ x5 w' R8 P9 U' C7 Y羅馬尼亞鋼琴家 Dinu Lipatti 的蕭邦圓舞曲錄音是很多人譽為最佳版本。他在1950年7月灌錄圓舞曲後,同年年底因病辭世,才 33歲。他很有才華,年青時在維也納的國際比賽,被 Alfred Cortot 賞識,並被邀請到巴黎收入門下,成為他發展音樂的里程碑。
' z0 u3 s  W/ b3 z1 Y& `3 N) u# l: G- s從下圖的 CD, 可聽得到 Lipatti 彈奏第7號圓舞曲的流暢,節奏如歌般,並奏出了意境。他彈的第 10 及11號,一片優雅氛圍。第 1 號暢順,進入忘我境界。第 2號的音樂感好,非常投入並奏出了意境。
IMAG977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8 17:5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1-28 20:12 编辑
+ a" ]8 {9 G9 O& I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3 17:55
* R" [6 ?9 y- P在蕭邦的鋼琴獨奏作品中,夜曲有讓人陶醉的旋律,波蘭舞曲有濃厚的民族情感,馬祖卡舞曲有明顯的舞蹈節 ...

: h/ }, Y& V! z4 |& X# K5 i- a! h6 S) ?/ j8 t( f& }+ s
貝多芬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Waldstein" ,又稱"黎明",是最熱門的四首貝多芬奏鳴曲之一。
7 n8 s/ k& u7 r- R0 W- XClaudio Arrau 的 1984年該曲錄音的西德頭版 CD,是我的示範 CD 之一。它可能是 Philips 鋼琴錄音的音效最好的,音色厚暖、豐滿、甜美,由曲首至曲末都有琴腔聲的低音傍著。金屬聲又恰當而有鏗鏘效果,特別是第一樂章,使人想起早晨萬物甦醒,高音好像小鳥在鳴叫。當 Arrau 大力捶鍵時,效果震撼之餘,聲音又舒服。) R; v) w( F4 v* h' V( L0 }4 y
在第二樂章引子,Arrau 表現出神秘的氣氛,幽深而静謐。即使在輕聲彈奏時,琴腔聲的低頻分量亦多。* n" q7 s' C* r
在末樂章结構宏大的迴旋曲,Arrau 的琴音愉快地唱出来,豐滿的琴腔共震效果,加強了他的大力捶鍵的轟鳴震撼效果,琴音不會肥亦不會濛,琴音粒粒清晰,細節豐富。
IMAG980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9 17:5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1-29 20:57 编辑
6 t# M1 a. y+ |/ z4 M0 M3 [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8 17:59; s9 V9 N; @& N5 c2 t
貝多芬第二十一號鋼琴奏鳴曲 "Waldstein" ,又稱"黎明",是最熱門的四首貝多芬奏鳴曲之一。+ R4 H# t2 {- G6 D4 O
Claudio A ...
9 \$ A: u- X; G: d3 [3 b
- S" Z( N: G6 i+ X/ X
貝多芬15段鋼琴變奏曲與賦格曲《英雄變奏曲》作品35,是他進入30歲以後,在維也納逐漸建立了聲名,不再以別人的旋律當作變奏曲主題,而改以自作主題來變奏。3 Q9 c% c; K- s, K
下圖是 Emil Gilels 彈奏該曲在1980年的錄音,西德頭版 CD,是我的示範 CD 之一。Gilels 的彈奏及 CD 的錄音音色都比較爽一些,鋼琴音質更像真,節奏及力度的變化清脆脷落。+ |* o6 X- ^# ^" }2 [7 r' [
第9變奏的和弦與琴腔聲的超低頻洶湧澎湃。
6 a& [4 c- \, i" m* Y* ]' O4 {& K第11及12變奏的琴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和弦的超低頻震撼。$ p/ J; I& [$ h0 \4 i
第14變奏,左手與右手對唱,超低頻分量宏大。7 T" S9 F6 S0 V6 E; H* F2 P9 j
第15變奏和結尾的低音豐滿溫暖,連綿不斷的和弦造出海浪般的效果。, x' _$ h6 T6 k! w! z8 N- E
終章賦格更使聽者熱血沸騰。
IMAG980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1 17:25: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1-29 17:582 \( W: t; ^2 }$ H  B
貝多芬15段鋼琴變奏曲與賦格曲《英雄變奏曲》作品35,是他進入30歲以後,在維也納逐漸建立了聲名,不再 ...

6 C0 L0 r, K- ~- i下圖是 Claudio Arrau 在1984年錄音的三首貝多芬奏鳴曲的 CD,西德頭版,是我的示範 CD 之一。
' L) r: m- S( X* f0 T* h! D第 13號奏鳴曲有很多低音和弦,Philips 的鋼琴錄音的低音分量多,音色溫暖豐滿,餘韻豐富,聲音舒服。第一樂章部分樂段使聽者感覺如被輕柔地按摩或浮在暖水之中。第二樂章的琴音明亮,有動感,低音豐滿而有力量感及震攝感,Arrau 以腳踏把尾音伸延得很長。
6 c% X/ J8 v3 X3 H% F, G: ^9 H第26鋼琴奏鳴曲,別稱《告別奏鳴曲》,CD 播出的鋼琴音色溫暖甜美,低音豐滿及分量充足,低音又有層次,聲音舒服。第二樂章"不在",旋律優美。第三樂章"重逢",低音有雄渾力量,琴腔共震聲特別有實體感。
  M8 _2 w9 M, J- z第23號鋼琴奏鳴曲 是情感最為強烈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此曲亦被人暱稱為"熱情奏鳴曲"。曲中的低音洶湧澎湃,氣勢磅礡。
IMAG980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8 14:33: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1 17:254 s/ q- }$ o/ C1 N, D: R/ g
下圖是 Claudio Arrau 在1984年錄音的三首貝多芬奏鳴曲的 CD,西德頭版,是我的示範 CD 之一。
7 w( r+ u! U$ F/ s# _- A$ [第 13號 ...

( L/ h- E, E1 G! G3 g7 uRosinni 是義大利的詼諧喜劇大師,一般人對他的印象,多半來自他的歌劇作品。他在 12歲那一年,寫了六首弦樂奏鳴曲,樂曲都是由兩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和一把低音大提琴演出,唯獨缺少了中提琴,這樣的弦樂組合非常罕見;更特別的是,樂曲中的低音大提琴不以傳統的演奏方式,直接模仿大提琴旋律,而是單獨成為獨立的聲部。
& I4 U! J% I. FNeville Marriner 與聖馬田室樂團在 1966 及1968年由 Kenneth Wilkinson 錄音該六首奏鳴曲是發燒圈的天碟。下圖是 1991年首版 CD 的頭版德國銀圈 CD。樂曲旋律優美,弦樂音色悅耳、清爽,樂器定位一件件如在目前,堂音豐富,彈跳感及躍動感好,若音響系統正常,弦樂不會硬聲及不會拮耳。
4 U& I/ j3 j3 f4 v$ |$ n/ n; b" hRossini 為自己在十二歲時譜寫的作品寫了一段筆記,大意是:「這六首弦樂奏鳴曲,是自己年幼無知時創作的作品,結構和內容皆不成熟。」。我覺得此話不錯,上述錄音的音響效果吸引力是高於音樂內容的。此套 CD 的弦樂雖好,但不是示範級的水平,發燒友追捧及司徒織讚譽,可能是基於黑膠唱片的好聲。以 CD 計,我認為 DG 錄音 Camerata Bern 演奏該套 Rossini 奏鳴曲的 CD 比 Argo  Marriner 及炒至天價的 Philips Accardo 的都要好,亦是我的示範 CD 之一。
IMAG983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9 11:58:0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8 14:333 l& H3 B7 S' a& w0 R
Rosinni 是義大利的詼諧喜劇大師,一般人對他的印象,多半來自他的歌劇作品。他在 12歲那一年,寫了六首 ...

8 F. y2 _2 P7 O下圖左的黃碟在發燒圈中被奉為天碟,二手價不菲,此 CD 在1988年出版,由 Wilson Audio 創辦人David Wilson 錄音,封面標籤 Wilson Audiophile, 擺明車馬追求發燒級音效,當年陳煐光經常在音響試聽會中播放此 CD 作示範。$ _( Z8 w9 l9 A* C0 ~& u
黃碟內有兩首樂曲,都是小提琴與鋼琴兩件樂器的奏鳴曲,小提琴用的是 Guanerius 名琴 , 鋼琴是 9呎漢堡史特威琴。當年曾在家中以 Rogers LS3/5A 15 Ohm 揚聲器播放幾張小提琴靚錄音的 CD 給小提琴老師聽, 他現時是沙田管弦樂團音樂總監,老師認為最似小提琴真聲的是此黃碟。. J& w6 r! M/ X
黃碟的鋼琴及小提琴的動態無邊無際,全無壓抑,即使扭至很大聲,聲音仍然舒服。樂器的木味是少了一些,小提琴擦弦及面板共震聲的細節也少一些,使人感覺其琴音少了味道,鋼琴琴腔聲及其泛音、尾音亦少了一些,超低頻分量也略少。黃碟的音效音色與 Wilson Audio 揚聲器設計取向似有異曲同工之效果。
  B2 z( U0 l) y8 U& s" ^7 Z9 |2 t2 g
7 W9 O5 F' @8 a* N聽一遍 Oistrakh 拉奏貝多芬第十奏鳴曲 (作品 96) Philips 西德版 CD 比較一下, Philips Oistrakh 的琴音味道濃郁,有感情得多,使人感動,使人投入,豐富的音樂感使人慢慢細嚐音樂的韻味。Oborin 彈的鋼琴音色豐滿溫暖,超低頻分量又多,他彈的比較低調,讓小提琴的突顯主角地位。
IMAG983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2 12:55: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9 11:58( p; R9 X; Z; x' |" Q2 i3 H
下圖左的黃碟在發燒圈中被奉為天碟,二手價不菲,此 CD 在1988年出版,由 Wilson Audio 創辦人David Wils ...
3 \. d4 m; ]5 j3 G
貝多芬創作了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奏鳴曲。第一至第三號的三首是早年作品,多少受莫扎特的影響。自第四及第五號的两首開始,有自己獨特的光彩。第六至八號是步向巔峰發展,至第九號到達最頂峰,而第十號則是後期作品。
+ G% J2 z. B2 r/ N& D這10首奏鳴曲有較多柔美的氣氛,特別是著名的第五號《春天》,另一首最為著名的是第九號 Kreutzer 。
9 H2 X4 O4 i& h- t5 E0 U7 y6 L貝多芬的小提琴奏鳴曲,並非完全是以小提琴為主,鋼琴為輔。鋼琴並不只是伴奏的作用,而是小提琴與鋼琴兩件樂器同等重要,不分主次,兩者對樂曲的表現是平分秋色,同樣精彩。因此,兩者的交織與融合也是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的特色之一。4 o- L% A+ c( [6 ?( X! G
下圖是 David Oistrakh 與 Lev Oborin 演錄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偉大的錄音,是 Philips 在1962年於巴黎老牌 Le Chant du Monde 的錄音室錄製的,可惜包裝說明沒有錄音師的資料。; Y1 Q, B- _7 O5 e( _
在九十年代初,經香港資深發燒友 Leo Fung 推介,購入此套 CD, 從此成為了我的試音 CD。每當我選擇音響器材,必會以此 CD 試音,試聽小提琴的聲音是否舒服耐聽,音色是否有味道,是否播出到鋼琴的超低音及音色厚暖。調校揚聲器擺位時,亦必以此 CD 試音,位置前後微調會影響鋼琴的超低音分量,位置左右微調會影響小提琴的聲音密度,是否有味道,音像的凝聚,及音色的開揚。
3 T) @* y6 u' ?, Y! Z: [- kCD 除了播出 Oistrakh 與 Oborin 分別拉奏和彈奏的主音之外,小提琴、鋼琴的每一個部件發出的聲音細節,輕聲的細微變化,琴錘撞弦線聲的餘韻,泛音,尾音,空氣感,及鋼琴琴腔共震聲,CD 都原原本本地播了出來。7 S! _& v+ L! P
Oistrakh 的琴音富有歌唱性,音色甜美,又像會說話。第5號奏鳴曲春天的第二樂章是我用來試音的主要樂章,那富於表情的極柔板,優美而悠揚的主題隨鋼琴徐緩奏出,然後小提琴反覆同一主題,鋼琴與小提琴時離時合,穿插行進,像一對戀人在親切呢喃,取得無比溫柔的抒情色彩。小提琴的音色嬌美之餘,又如泣如訴,時有聲淚俱下之感,感染力深入心勘。
' q  B5 d* j2 G# v9 J這套 CD 是我認為是最好聽的小提琴錄音,是最好不是之一。我的一套四碟裝,CD1 至 3 是德國銀圈碟, CD4 是西德銀圈碟。曾經向朋友借來四碟全是西德銀圈碟的套裝比較,雖然它們之間的聲音分別微小,但是一開聲便可清楚指出是不同製碟。西德碟的高音、泛音、細節多一些,琴音的連接連貫順滑些,音像較趨前,樂器大件一些。德國銀圈碟的低音多一些,音色厚暖一些,琴音彷似好味道一些,聲音耐聽,音像則瘦一些。
" ~  B, |; D2 v播放小提琴錄音,我覺得英國 LS3/5A 揚聲器是最好聽的,即使售價百萬元以上的大型揚聲器仍不及它, LS3/5A 的小提琴音色、感人魅力及獨特的味道,只此一家,至於Sonus Faber Guaneri 揚聲器,則嫌它的音色沒那麼厚暖,味道亦沒那麼濃郁。
IMAG9838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6 11:0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22 12:55* D' ]; R) O) Y6 Q7 s" Q/ c5 t
貝多芬創作了十首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奏鳴曲。第一至第三號的三首是早年作品,多少受莫扎特的影響。自第四 ...

0 M( J3 s, C3 N! I9 h4 I5 t' A4 v上述 Oistrakh 的貝多芬奏鳴曲錄音,Philips 在1995年出版了 24bit 紙皮包裝單碟版,日本 Mercury 製碟,選載了第5 及第9號兩首,有些發燒友認為比西德版更好聲,二手價炒至很貴。我則以為 24bit 版輸給全集銀圈版很多,雖然前者比銀圈版多些泛音、聲尾、高頻、空氣、細節,但是後者的中頻、厚聲音色、味道、感染力勝過 24bit 版,而這些正正是聽音樂令人投入及感動的要素。5 u5 E2 ?$ T: _+ `1 y5 _
此外,Philips 早期西德版亦有出第5及9號兩首的單碟 CD,聲音比較瘦一些和乾一些,少些溫暖感,音色亦缺少晶瑩通透效果,聽落比較嘮嘈。
IMG-20161225-WA001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29 20:4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6-12-26 11:00
# w' n! P% ?& K2 x上述 Oistrakh 的貝多芬奏鳴曲錄音,Philips 在1995年出版了 24bit 紙皮包裝單碟版,日本 Mercury 製碟, ...

+ F# L% {/ M8 Q3 F1 ^1 ?; ~Arthur Grumiaux 與 Clara Haskil 在五十年代演錄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單聲道錄音,被頗多資深樂評人評為最佳版本,下圖中是 1988年西德頭版 CD。其中的第5號春天錄於1957年,與 Oistrakh Oborin 的比較, Grumiaux 的錄音使人聽少了很多細節及輕微變化的層次,感覺到它的音樂欠缺了幼妙細緻,影響感情的傳達和感染力。- |+ m& B5 L8 b. ^
Grumiaux 的演奏沒 Oistrakh 的那般氣定神閒,後者在快速樂段中,仍把每個音符交待得很清楚。Grumiaux 的琴音沒那麼舒服,而且金屬聲多一點。
8 `! q) }4 Z: O  z! R下圖右是 Henryk Szeryng 在1979年演錄貝多芬奏鳴曲第5及第9號的西德頭版 CD, 它的鋼琴與小提琴的音色比較爽一些,而還有一些奶油般的軟滑的感覺,然而,沒有 Oistrakh 的那麼甜美。Haebler 的鋼琴的力感猛一些,低音及木聲的分量卻沒有 Oborin 的那麼多,音色亦沒有 Oborin 的那麼溫暖。# X& u0 i8 E. G$ m0 m
David Oistrakh 的琴音有深刻的感人魁力及質感細節豐富, 又有令人薰薰欲醉的感覺,這是 Grumiaux 和 Szeryng 所不及的。
IMAG983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2-30 17:5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6-12-31 17:01 编辑
* w/ P" U& ?$ L- `8 E
HAUWAI 发表于 2016-12-29 20:45% C4 Z- l# W! k
Arthur Grumiaux 與 Clara Haskil 在五十年代演錄的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全集,單聲道錄音,被頗多資深樂評 ...

5 C9 |9 G4 M. g6 ^9 Y5 Y# z: b2 c/ y4 q/ f. t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第9號 Kreutzer 是小提琴奏鳴曲中的傑作。9 f3 f( Z9 m, e7 q3 S
David Oistrakh 拉奏此曲的小提琴音色甜美,細節、質感豐富,西德版 CD 可播出清楚的輕聲及微小動作和輕微的變化。Oistrakh 的琴音感情豐富而又爽朗,清脆琍落,有強烈的感人魅力,又充分表現到剌激、高速度與強大力量感的樂段,他又可奏出強勁的沖激力,琴音生動、生猛,順滑。Oborin 彈奏的鋼琴音色豐滿溫暖,有力感,有力量,不會軟綿綿的,其沖擊力、激情、琴腔聲共震、泛音、餘韻,超低音完美地結合小提琴的琴音,更昇華了樂曲的效果。
! b- _; T1 u7 g4 @) r此 Philips 的貝多芬奏鳴曲全集西德/德國銀圈版 CD 的錄音的鋼琴音像的高度及空間感好,玲瓏浮突,音效泛音豐富,音色豐滿,小提琴的聲音醇和。7 D6 _5 B/ d0 d0 `2 B
相同錄音的精選西德版單 CD 卻沒有全集(4CD)的音色那麼豐滿、溫暖,單 CD 版的音色乾一些,泛音少一些,感覺 Oistrakh 奏來沒那麼氣定神閒,音色瘦一些,而且聲音有些搶,當 Oistrakh 發力拖弓時,有聲嘶力竭之感。
; r6 Y$ k" x6 ^; @* d& vHenryk Szeryng 的1979年錄音單碟版西德頭版 CD 的小提琴的細節及質感少一些,音色沒那麼甜美,感染力亦沒那麼濃烈,聽來小提琴及鋼琴急躁了一些,鋼琴琴音有部分缺乏清脆感。1 C0 M) ]* B, L0 y' \" H! D
Grumiaux 1957年單聲道錄音的 Kreutzer 在該套西德版全集 CD 九首之中是錄音最好的一首,琴音的氣勢猛勁,有動感,然而錄音的整體音色音效則遠不及 Oistrakh 的。
- @: F, R: Y# f  b3 L6 x: G& ^偉大的貝多芬,出色的 David Oistrakh,經典的 Stradivarius 名琴,加上 Philips 精心調製音色音效的錄音師及 CD 製碟,造就了如此偉大的小提琴錄音 CD。
IMAG004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1-26 10: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 }6 T% x6 T+ n  D* p/ |) y  q& s8 a
丁酉年將至,謹祝壇友們 身體健康,音響好聲,享受音樂!% j- g  d6 r. x. M5 P/ R) ]. D% g$ i% }( h
IMAG0009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0:37: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7-1-26 10:07
1 p6 I8 N% X8 E! |丁酉年將至,謹祝壇友們 身體健康,音響好聲,享受音樂!
" Q7 I% U4 H4 u
我認為 Horowitz 的鋼琴錄音 CD, 以 Horowitz in Moscow 的音色、音效為最好,下圖是西德版。
* y+ r6 L. d% Q0 a" I0 LHorowitz 彈的莫札特,風格獨特,感情比較沉重和沉溺,不是一般輕快的氣氛。他彈的 Scriabin 特別有感情,因他年青時,作曲家對他有知遇之緣,六十年後重返莫斯科,還專誠探望作曲家的女兒。7 A* O+ j# z2 K4 p) V( L6 [0 j0 v
Horowitz 在該音樂會,造句是一貫的加強對比,效果戲劇化,輕聲細語時又如唱歌。舒爾曼的夢話是全碟最令我陶醉的一首,Horowitz 常在音樂會或 encore 彈奏此曲,以這 CD 的音色最舒服、醉人。
IMAG027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7 16:5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7-2-7 10:37) ?6 s* \4 E+ H* x+ e( I5 \
我認為 Horowitz 的鋼琴錄音 CD, 以 Horowitz in Moscow 的音色、音效為最好,下圖是西德版。* S0 v4 U" n3 n) r) J
Horowitz  ...

) s; I# N  A7 _$ D% j' V9 K: o7 l俗稱黑教堂的 CD,是發燒友人手一張的天碟,下圖是西德製碟的包裝。: T+ E8 F0 y* ^7 A' d4 Z( U
看圖知義,該 CD 的音樂內容是在教堂內常聽到的,包括聖誕歌曲,由於我從小在教會學校受教育,對碟中音樂倍有親切感。該錄音製作也是在斯德歌爾摩一所教堂內進行。
3 G. ^; e1 P' ^5 H" p% l演出陣容有男女聲合唱,女高音獨唱,管風琴及銅管樂器。合唱的歌聲非常舒服、和諧,空氣感又多,伴奏的管風琴下潛的超低頻有分量和質量,由此可見對音響高低頻兩端伸延的要求很高,並且要播到厚暖舒服的人聲音色及細節多,定位又可以數人頭。/ Y& Q8 Q# y. m) T+ d3 W
女高音獨唱與銅管樂器要播得很有力量,要音色靚,又要有力感,頗考機的。. I- H& h- P6 ^; _$ v- j4 f# d( g
若音響系統可播到此碟上述的表現,聽下去是令人享受不已的。
IMAG027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9 16:3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7-2-7 16:547 o5 l6 i$ H* X" ^! \
俗稱黑教堂的 CD,是發燒友人手一張的天碟,下圖是西德製碟的包裝。
; _7 n: j+ K- g" T# P看圖知義,該 CD 的音樂內容是在教 ...
  s/ x9 r( P  x/ [. P2 E( i
最貴的原裝黑膠唱片不是 RCA Living Stereo 的天碟,而是有滾石之王稱號的貓王皮禮士利 Elvis Presley 的早年唱片。
! ~- X. e4 P$ K下圖是很好聲的貓王的 CD,在 1995 年出版,美國製碟。內容包括貓王在 1956 至1972年的經典名曲錄音,有膽機單聲道或身歷聲錄音,也有原子粒機錄音。其中 1969 至1972年的錄音,不及早年錄音那麼好聲。
: [6 p- `0 p+ M8 _9 w& ?早年錄音的音色厚暖豐滿,貓王的歌聲充滿磁性,感倩濃郁,十分醉人。即是用原子粒機播放,音色仍是膽味盎然。其中的 Love me tender 與 Are you lonesome tonight 是我最愛的,百聽不厭!
IMAG027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7-2-10 14:15: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7-2-9 16:307 ]& g/ A, j% m' J3 f
最貴的原裝黑膠唱片不是 RCA Living Stereo 的天碟,而是有滾石之王稱號的貓王皮禮士利 Elvis Presley 的 ...

) g; a! H. L  I蔡琴金片子壹是我認為在蔡琴的 CD 之中,音效音色最好的,下圖是在 2001 年出版的頭版 24K 金 CD , 全碟於香港錄音,留意一下小冊子的製作人員,他們造出了世界一級的錄音天碟。若與蔡琴老歌比較一下,金片子壹的高低頻的伸延,超低頻的分量,鋼琴、銅鈸、鼓、低音大提琴、結他、口琴、小號等樂器的音質、蔡琴歌聲的細節及音色豐滿厚暖度,音樂的動感,都比老歌有過之而無不及,最重要它還營造到藍色的爵士氣氛,音樂味非常之濃郁。蔡琴錄此碟時已四十多歲,嗓子比不上二十多歲唱老歌時的清麗甜美,中氣亦有所不及。聰明的蔡琴轉型以爵士風格翻唱經典老歌,因此年長的缺點沒有影響,而且創出了一片新天地,成就了她的唱錄最佳的錄音。4 z* M# o$ g3 d! j3 c# v* ]9 x
後來添食的金片子貳未能再攀高峰。
IMAG0280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1-23 19:37 , Processed in 0.13270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