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6-2-16 07:10 编辑
: J9 `4 Y( I# @% p5 f( y( w$ d S
What's the best 論壇有許多有趣的討論* }" V& s( e) ~& V }8 x3 k5 s( Z
$ K# [0 y/ D9 E" Y( n沒有權限發連結,請用想像的吧!4 ^! t t5 ^) U: [2 }: ]
主講人澳大利亞籍的Kostas Metaxas 21歲時以學生身分去了德國,他帶去的器材在德國受到好評(相當於德國版的Abaolute Sound)
/ D9 |7 v0 ?+ S6 X0 J& f1 A, i& ]0 CStellavox的Georges Quellet 影響了Mark Levison,而Mark Levison 又塑造了高傳真音響。他將他研發的音響產品推廣到瑞士時,認識了Georges Quellet,從此對Stellavox的磁帶錄音技術著迷。當時的SP 9價值連城,可以買一棟房子。
& T: o& k9 `' K* J7 k5 ~( ~# `: }0 n他選用Stellavox,而沒有用Nagra來錄音,乃是認同Georges Quellet簡單就是美的概念。Stellavox從line input到錄音磁頭只用了四只電晶體,Nagra從話筒到磁頭共5級,每級20個電晶體。(相位修正等,Georges Quellet認為是多餘的)Metaxas 一直著迷與錄音技術,因為磁帶錄音是音響的參考音源,一切技術只在還原現場錄音的空間感。2003年iTune誕生,整個錄音工業開始傾頹,對於追求高傳真錄音的Metaxas,這反而是個轉捩點。在此之前,跟知名音樂藝術家接觸,中間要經過經紀人,代理人,唱片出版商。只能靠給學生樂隊錄音吸取經驗。2003年後,音樂藝術家脫離這道枷鎖,反而願意嚐試拍DVD,甚至是年輕人從未看見過的磁帶錄音!2003-2008年Metaxas參與了300場以上的錄音,包含古典音樂,爵士樂,歌劇,亞太地區室內樂競賽等不同類型,他將Stellavox的機器(混音器Mixer及錄音機Recorder)做進一步的改裝,去掉提升機器穩定性的限幅電路,採用更高值量的元件等,在試驗中,每次細部微調一個元件,比較音色的差異。基本上Metaxas是用研究高傳真的精神進入錄音最前哨,這是一般唱片大廠欠缺的環節。
* Y: a% D: u% R& U* ^Metaxas 推崇少數50-60年代的傑出錄音,因為還保有還原現場音像的精神。他認為80年代錄音的氛圍完全不同了,Metaxas甚至對一些頗受好評的錄音不以為然,認為那只是錄音師透過貼近音樂家收音的麥克風的電子信號,經過製作人用他的想像力調整出來的作品,這些音樂製作人對音樂廳的音響特性並無深刻的認識,只想在錄音隔間裡撿拾音樂片段,再用調音器調出想要塑造的音色。(一年半前在等待貨車前來載運故障的A820時,其中半小時有機會與錄音室負責人聊天,才知道好的音樂製作人過人之處是:能快速地調出最有賣點的音色!我想這反而是多軌錄音帶來的災難,錄音師仰賴調音臺來塑造音色;唱片公司為了賺錢,在條件極差的錄音室快速生產破碎片段的聲音,強迫錄音師在最短時間弄出討好的「音像」)Metaxas曾問音樂家的信念為何?答案是做為作曲者與聽眾的橋樑,他想到錄音工程師的責任也是如此,因而下了這場講演的標題:「隱身於音樂之中」 Lost in the music)/ a- b$ D" K# D7 O6 F8 l
b! Y' J/ `8 v$ w+ l& ?4 P& _% n4 m: U, l/ 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