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UWAI
发表于 2015-4-6 11:34:09
上圖 CD 的浮士德芭蕾音樂,在音色、泛音、躍動感、空間感、堂音、高頻(尤其是叮叮喳喳的樂器)各方面都比上文介紹的 Ben Hur 西德頭版 CD 好,後者則爆棚時有一股蠻勁,沖擊力猛,銅管的狠勁方面好一些。
Audiophile Classic 製作人 Keith Yip 確是好功夫。雖然沒有更早版 CD 比較,但是客觀在聽感上,它在細節、尾音方面不輸蝕。
碟中的 Faust Ballet 比 Carmen Suite 好聽 。
HAUWAI
发表于 2015-4-6 11:49:07
HAUWAI 发表于 2015-4-6 11:34
上圖 CD 的浮士德芭蕾音樂,在音色、泛音、躍動感、空間感、堂音、高頻(尤其是叮叮喳喳的樂器)各方面都比上 ...
聽完新版妁 Audiophile Classic CD, 轉聽下圖的 Philips 西德頭版 CD,後者有真的感覺, 就是原汁原味那麼簡單, 有現場感,音色厚潤,質感細節更多,更有感情,泛音、尾音更像真 ,ppp 弱音交待得清楚,音量由弱至強的變化層次多。後者不是無缺點的,它的低頻控制力弱,低音含糊和有肥的感覺,它的銅管不及前者那麼鏗鏘嘹亮,定音鼓亦不具有那麼強的沖擊力和燦爛效果。
etude
发表于 2015-4-6 12:01:38
要找來聽聽!
etude
发表于 2015-4-6 12:01:40
要找來聽聽!
371819
发表于 2015-4-10 10:35:08
楼主非常辛苦、非常好。
HAUWAI
发表于 2015-4-25 13:25:46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4-25 16:34 编辑
371819 发表于 2015-4-10 10:35
楼主非常辛苦、非常好。
海頓是奧地利作曲家,有交響樂之父稱號,交響曲作品過百首。他在五十八歲(1790年)初訪英國,一住幾年,其間在 1792年創作了繪炙人囗的第九十四"驚愕"交響曲,第二樂章行板,人人可吭出,是初學小提琴或鋼琴,必學的樂段。
蘇堤在 1983年灌錄驚愕交響曲,指揮他時任音樂總監的倫敦管弦樂團,場地在倫敦 Kingsway Hall, 當時 Kenneth Wilkinson 已離開了 Decca, 該錄音由 Stan Goodall 主持。後者的音效沒有 KW 那般音場又濶又深和空氣感特別多,但是音色比較豐滿溫暖,泛音 、低頻充兄,整體較為自然和接近音樂廳現場所聽到的。
蘇堤當時七十一歲,在聽慣他的指環或馬勒之後,聆聽此曲有反璞歸真之感。雖然配樂結構簡單,在他與 LPO 合作之下,音樂感豐富,配器效果多姿多彩,加上優良錄音音效的綠葉之助,音樂令人投入和沉醉。若以前練習過單樂器的樂段,會有身處新天地之感,大開耳界。
上述聆聽的軟件是西德頭版 CD。
HAUWAI
发表于 2015-4-27 07:49:46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4-27 07:53 编辑
HAUWAI 发表于 2015-4-25 13:25
海頓是奧地利作曲家,有交響樂之父稱號,交響曲作品過百首。他在五十八歲(1790年)初訪英國,一住幾年, ...
Bruno Walter 錄的身歴聲 Mozart 交響曲 由#25 至 #41, 共錄了其中九首, 被譽為最佳演譯之一。今早聽的 #36 Linz 很好。
我在四年前集齊了該批錄音的日本 Sony 早版 CD。Walter stereo 日本 Sony 早版,四年前已經不便宜了。
若聽美國早期報紙版,雖有人吹捧,但聲音又硬又亂,廢紙版至真。
八十年代奧地利版則不錯,音場濶,高頻、空氣感、空間感好、動態好,惟音色厚度及樂器質感不及日本早版(3,500 Yen 版)。日本版的步伐慢一點,更加適合表現 Walter 的人情味。
djbiao
发表于 2015-5-1 13:45:08
都是精品好碟
HAUWAI
发表于 2015-5-4 18:06:11
djbiao 发表于 2015-5-1 13:45
都是精品好碟
Krystian Zimerman 是曾獲蕭邦大賽冠軍的波蘭人,他得獎後不是立即四處演奏追逐名利,而是進入音樂學院潛修多年,之後,才正式開始演奏職業。
在香港,聽過他的音樂會現場兩次。他演出認真、投入(至忘我境界)、細膩、感情濃郁。他的頓音,尤其一絕,就像寫畫的留白,控制著全場的氣氛和聽衆的屏息。
這孖 CD 是 1999年在意大利錄音,波蘭人作曲、彈鋼琴、指揮、樂團,有甚麼比這更波蘭呢?
蕭邦第一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浪漫,稍緩板", 鋼琴琴音不單只通透玲瓏,而且溫暖豐滿, Zimerman 奏來情深款款,像欲有千言萬說待說的。他彈的每一粒琴音,感覺到是經過了慎密思量,絕無一個音輕率帶過。他指揮的弦樂及木管,與自己的琴音水乳交融,而且聽來兩者頗為纏綿,有如膠似漆之感。
CD 的弦樂及木管的音質、音色均上佳。
HAUWAI
发表于 2015-5-5 07:55:06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5-5 09:01 编辑
HAUWAI 发表于 2015-5-4 18:06
Krystian Zimerman 是曾獲蕭邦大賽冠軍的波蘭人,他得獎後不是立即四處演奏追逐名利,而是進入音樂學院潛 ...
鳥翼 CD, 西德 DG公司在八十年代出版了 Karajan 指揮柏林管弦樂團的 Bruckner 交響曲全集,是分開幾套 CD 發售的。圖為第一及第五的孖 CD,西德頭版,1987年首發。
該全集不單只演奏好,錄音音效更臻示範級,全部由 Karajan 御用錄音師Gunter Hermanns 主持,橫跨模擬及數碼錄音時期。
若見有鳥翼封面 CD, 是西德早版的話,一定無買錯!
HAUWAI
发表于 2015-5-5 09:00:43
第一是1982年的數碼錄音,第五是 1977年的模擬錄音,即使載於同一 CD 碟,分別是相當大的。後者無論在音效、音色均高幾班,是真正的示範級水平!
HAUWAI
发表于 2015-5-6 08:02:11
HAUWAI 发表于 2015-5-5 09:00
第一是1982年的數碼錄音,第五是 1977年的模擬錄音,即使載於同一 CD 碟,分別是相當大的。後者無 ...
台灣音響論壇雜誌總編劉漢盛常用此錄音作試音。
Hugh Masekela 監製,一半曲目由他作曲,以南非音樂為基礎,他是於南非出生及在美國長大的。他在演奏中吹小號或 Flugelhorn (類似小號源自德國的樂器)。
1993年在美國華盛頓錄音。
音樂充滿動感,節奏感好,有力感,氣氛熱鬧,熱情洋溢。錄音音效出色,動態自然,音色厚暖,質感畢現,低頻充足,耐聽舒服。
去年在旺角信昌買的 CD, 不知早版再靚多少?
HAUWAI
发表于 2015-5-6 09:32:02
第十二首 Stimela (The Coal Train) “煤炭火車”,相信是最多人用來試音的一首。開首是模仿火車聲,跟著一段讀白,相信是 Hugh 的說話,封套沒有說明,相當好聽,與 Belafonte 在 Jamaica Farewell 的有異曲同工之妙,此曲人聲錄音出色。接著的歌聲感情真摯,樂聲動人。雖然樂器配搭熱鬧,沒有嘈雜感覺,最殺食是愈開大音量愈好聽,証明是難得的音頻平直好錄音,霎時間十分鐘已過,只覺還未聽夠!
HAUWAI
发表于 2015-5-7 15:36:15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5-5-13 16:42 编辑
HAUWAI 发表于 2015-5-6 09:32
第十二首 Stimela (The Coal Train) “煤炭火車”,相信是最多人用來試音的一首。開首是模仿火車聲,跟著一 ...
馬勒"大地之歌", 馬勒創作的靈感來自德文著作意譯中國詩寫成的“中國笛”,並以其中七唐詩作歌詞, 以一女中音和一男高音主唱, 即使經衆多學者考究過,原詩不詳。
下圖 CD ,Otto Klemperer 指揮, 先後在1964年(Philharmonia)及1966年(New Philharmonua)分階段錄音,CD 碟是 英國 Mastered by Nimbus。
開首銅管樂一出,頗像華格納指環,男高音 Wunderich 歌聲的動態有些受壓抑感。
大地之歌最經典錄音是五十年代初單聲道,曾與馬勒亦師亦友的 Bruno Walter 指揮及 Kathleen Ferrier 主唱的版本。
有人說 Esoteric 造得音效最好的 SACD 是此錄音,全面勝過了 CD 。
聽罷第六章"告別",再重聽部分片段,其中的 mandolin 交待清晰,女中音 Ludwig 的強音沒有乾硬,音色厚潤,圓滑柔順,密度高。並不如有人所說那般差,可能是他播放時所用硬件的問題,不是 CD的問題。
HAUWAI
发表于 2015-5-8 12:03:35
HAUWAI 发表于 2015-5-7 15:36
馬勒"大地之歌", 馬勒創作的靈感來自德文著作意譯中國詩寫成的“中國笛”,並以其中七唐詩作歌詞, 以 ...
天方夜談 (又稱一千零一夜),是一千年前的阿拉拍故事(是否當今中國阿里巴巴的出處呢?)。俄羅斯作曲家 Rimsky-Korsakov 在十九世紀把它寫成交響樂曲,並在聖彼得堡親自指揮首演。
全曲四個樂章。銅、木管樂加上弦樂表現了國王蘇丹沙利亞的氣焰,柔美的小提琴獨奏代表著每晚講故事的女主角 Scheherazade, ,互相交錯,時而對答,主導動機(motif)貫串全曲,形造了戲劇張力。
樂曲變化不窮,時而靜若處子,時而動若脫兔,山雨欲來之後,爆棚如山洪暴發,痛快淋漓。不單只是對指揮和樂團是考驗,你的音響能否播單枝小提琴優美動人之餘,又可以爆到無邊無際,仍不散不亂呢?
該樂曲可聽性高,成為受歡迎曲目,差不多所有名指揮都有錄音。
下圖是俄羅斯指揮家 Kondrashin 與荷蘭皇家音樂廳樂團在 1979年的錄音,CD 是 1995年的 24bit 紙套版,碟是日本 Mercury 製造。該版另有膠盒裝,二手價平一些。我沒有西德頭版 CD,只有德國版。
HAUWAI
发表于 2015-5-8 12:04:56
HAUWAI 发表于 2015-5-8 12:03
天方夜談 (又稱一千零一夜),是一千年前的阿拉拍故事(是否當今中國阿里巴巴的出處呢?)。俄羅斯作曲家 Rims ...
下圖 CD 音效的動態一流,有迫力,有如在現場感覺,音色又靚。當年曾現場聽 Kurt Masur 指揮德國 Leipzig 樂團同一曲目,印證了上述 CD 音效的確夠班。
若聽德國版 CD,則聲音乾瘦、動態不足,音效是很影響欣賞音樂的。
試過與 Beecham 指 皇家管弦樂團的 EMI 錄音比較,EMI 除了爆棚更強橫外,其他都不及 Philips 24bit。又試過比較 Reiner 指芝加哥交響樂團的 RCA 錄音,後者雖比 EMI 好,惟仍不及 Philips 24bit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