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烤羊
收起左侧

MC和MM各有什么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4 19: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还是先看看自己的预算是多少。MC价格比较贵,也不是普通唱放能够发挥的。
发表于 2012-5-5 16: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自己的经历MC升压牛要阻抗匹配才好,否则适得其反!
发表于 2012-5-5 22: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還有一個經濟的考量:動圈式唱頭(MC)無法只換唱針,當唱針磨損後,必須連唱頭一起更換。
发表于 2012-5-5 23: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乱烧 于 2012-5-5 23:31 编辑 2 @4 g1 u/ ]" N) i' F& ]0 E" }

" O* S: g% b" z: ^
, Y1 m/ O. Q% o6 V. i5 K8 }MC头也可以换针的。{:4_223:}
% E* i6 \; T4 z* |国内的一位资深玩家开办的换针业务:http://www.diybuy.net/thread-177110-1-1.html- z& o  a) t& V0 B6 v! Z) D0 z; u

* J3 p# K# ^3 }: m0 t- ]( e$ [
发表于 2012-5-6 20: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数入门玩黑胶的朋友,开始是玩MM头,接着是玩MC头。
发表于 2012-6-12 2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输出啊,高输出头很多合并机唱放就能胜任啊
发表于 2012-6-13 10: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乱烧 发表于 2012-5-5 23:26
& J7 H. z$ S4 a& {1 LMC头也可以换针的。/ ~, s  U( _0 P, _% H$ P
国内的一位资深玩家开办的换针业务:http://www.diybuy.net/thread-1771 ...

0 @5 y6 }  J* M, j+ G8 {换针后无法调整失真问题,折腾了大半年只能丢一边去!不排除本人功力不佳,所以调不好!
发表于 2012-11-12 21: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烤羊 发表于 2012-5-4 12:47
; a2 ]: b) d/ r7 A/ x2 vMC头必须用升压牛吗,或是不用升压牛效果要差
+ y* X  w, J3 M+ a3 t. q
高输出MC唱头直接接在MM唱放即可使用。
发表于 2012-11-24 21: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未命名.jpg " U) x4 h+ n$ s7 o  I, e
LINN的唱頭
发表于 2013-1-24 21: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波仔 发表于 2012-5-3 11:20   G5 C% A+ l9 C
我也是主玩MM头的,十年前主玩思雅V15,我现玩的歌德唱头(MI头)有着MC风格的分析力,更绝对具备了MM唱 ...
, [: G3 c+ v) E3 B7 k
向高手学习{:4_226:}
发表于 2013-1-24 21: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02:}哈哈,没什么高手低手的,希望大家能多点说说心得和经验。楼上“模拟派”大哥才算得上前辈啊
发表于 2013-1-24 21: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初涉黑胶的小学生来讲,确实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4_214:}
发表于 2013-1-24 21: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3-1-24 21:51 编辑
' s. b+ p2 n4 H6 O+ E, L# m% j3 Y
" \. y6 P3 L$ [关于MC/MM黑胶唱头和升压牛  2 P2 R9 L! P# T  Q/ X% T# ~

# {/ n0 U' j5 W& @& t+ o0 J7 v0 G2 m8 n
黑胶唱片专集--唱头的种类
唱片的回放,唱头可算是一等一重要的,因为整个回放原理就是靠着唱针读取(摩擦)音沟两侧的凹凹凸凸(不是底部,底部没有音乐信号,反而积有很多灰尘),藉针杆将震动传回唱头,产生磁电转换,变成电能,输出回放。
那么,『磁电转换』的方法就有很多种,以MM、MI、MC三种方式最具代表性。
( X5 X; }8 {; \2 z! M3 h21HIFI.COM
2 B  J. z" @# Y) l* }3 TMI式是在以固定磁铁与线圈的唱头壳中,以针杆带动铁蕊改变磁力线的分布量,所以叫『动铁』唱头(Moving-Iron Cartridge),此种唱头以美国的GRADO为代表厂。
5 Z( M4 }2 a$ J" w0 h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M式的唱头则是针杆的后方有带磁的小铁条,以震动此铁条的方式获得输出,所以叫『动磁』唱头(Moving-Maganetic Cartridge),SHURE是MM唱头的代表厂商(而且从未做过其它种类唱头)。

# F7 }8 ]2 r  Y#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r  `* o! Z7 V. \& Y: }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MC式唱头则在针杆后方缠上线圈,针杆震动就会带动线圈,产生输出,所以是『动圈』唱头(Moving-Coil Cartridge),丹麦的Ortofon公司的MC头颇具代表性。
7 p9 Y5 |, y0 v) j: j21HIFI.COM8 z/ {! Z4 {; g' W
MI、MM唱头输出较高(不需要升压器或前前级)、制造成本较低廉,唱针通常可以自行更换;MC唱头输出低(要升压器或前前级),制造不易(造价高),又因针杆后面缠上线圈,唱针不能自行更换(维修花费大),故总体而言,使用MC唱头的代价颇高,初入门者以MM或MI唱头为宜。7 o( S" o% ~5 F% |* w/ j
21HIFI.21HIFI.COMCOM
, o) a5 f- ?1 P5 ~实际聆听上,MM(MI)与MC唱头也有差异,MM唱头高频细节与质感较少,但通常中低频较浓而有韵味,MC唱头声音普遍较细致。两者其实各擅其长,但在高价的唱头市场当中,除了SHURE的V-15之外,几乎都是MC唱头的天下。
. F" D' p' D+ e4 F$ z( ?; O8 E8 r8 x) ?1 g5 v
既然唱片的回放,是读取音沟两侧的凹凸,音沟又是如此细小,唱针针尖直径约只有7mil甚至更小,可以想见一旦有一点点不标准,一点点外界不当的振动,都会影响到唱针拾取讯号的精确度,所以『如何让唱针拾取最多、最正确的信号』,就是回放品质的关键。
为了能让这个环节能够完美,从针杆、唱臂唱臂轴承、到转盘结构等等,都必须完美的配合(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所有的唱盘调整的问题接来自于此
5 x0 k0 c9 H9 n8 \1 F
; K# E- ]2 k/ q5 ~% S6 k0 Q
9 N) D. V" {' w% j
% V/ H8 O: `  t8 o% m
0 B7 H8 J0 a; ^* A
MC头负载阻抗100欧姆,
以前的MC升压牛大多都是初级100R 25R 次级20K-60K 多

升压比50欧:1K欧,,,,适合输入几欧到几十欧的动圈唱头

唱头有MM跟MC之分,而两者输出电压差别甚至可达百倍,一般来讲唱放是针对MM设计的,特别是电子管唱放,很少带MC放大的,而要放大MC信号就要在MM唱放之前放大20个DB左右,这里可以用线路来实现也可以用升压牛来实现,因此升压牛必须搭配MM唱放使用
  c* X$ D3 i; }1 @! U
3 [- }6 m* j4 \' C% f
5 W. G6 d4 [0 E& M: e  `& i, K唱头大概有两种(其实有更多的种,更进一步的知识以后再学吧)
, \/ ^% u: C1 g* L* i+ p- E一种mc的,也就是动圈的,动圈唱头的输出电平较低,大概为0.1mv到0.5mv,比较常见的是0.4mv左右。
$ N6 z# t; ]6 L1 H# W% V2 ^另一种就是mm的,也就是动磁的,动磁唱头的输出电平比较高,大概为1mv到5mv之间,比较常见的是4mv,也就是说输出电平是mc唱头的10倍。 5 q, `" E5 S* P, ]
& O3 K% S" N, E( H0 c% t& @
对应mm唱头和mc唱头的mm唱放和mc唱放,它们的放大能力是不同的,因为mc唱头的输出电平比较低,所以mc唱放大概会比mm唱放的放大能力大10倍。
5 w$ q! ~; \, d: v  l! h/ w0 p0 I也就是说,一个10倍放大器,加上mm唱放,就是一个mc唱放了。
" O, u  N) ^7 ]4 o# h而这个10倍放大器,可以是电路,也可以是一个升压牛,一个升压牛就会提供这10倍放大。 - s3 ?8 I0 ~/ x$ t; ~
: }3 @' E: _( N
mm唱头 + mm唱放 然后输出的信号进前级
/ |( ?+ V+ L2 }1 W/ vmc唱头 + 升压牛 + mm唱放 然后输出的信号进前级
- B, I; o6 @6 w# @5 v  R: F
. g. d. S+ t' r+ O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 & d% k6 B- T2 g$ j8 W
升压牛加上mm唱放,或者10倍放大电路加上mm唱放,就等于mc唱放了。 5 p2 g3 f0 E) f. \: d" [

) s7 P) t0 g' S$ b8 ]- h  ~) ~& ^mc唱放相当于在mm唱放前面加了一个10倍放大器,因为放大倍数很大,相应的信噪比一般难以保证,所以说mc唱放很难做,尤其是胆唱放,因为胆管本身底噪比晶体管大,所以很难用纯胆做mc唱放。很多mc唱放都是内置升压牛再搭配mm唱放做成的。 1 |/ q7 M& v+ Y9 D6 e+ i# \

4 v: v! J; X& Z- W另外,对于那些输出低至0.1mv的顶级mc唱头(一般来说,唱头输出越低,档次越高),搭配一般mc唱放会有些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一般mc唱放的增益针对0.1mv的低输出显得不够了,或者说增益即使高,也因为放大倍数太大了,底噪会明显提高。对于这种极低输出的唱头,个人认为还是搭配升压牛和mm唱放为好。
, k6 Z# r8 {6 Y( C& s8 HLP唱片在灌制的时候,为了在一张唱片上灌制更多的内容,会衰减低音而提升高音,,一般会按照美国RIAA协会的标准来进行高低音的提升与衰减,这个频响曲线又称为RIAA曲线,,那么在播放LP唱片的时候就要进行相应的补偿,即提升低音而衰减高音,其实唱放有个做用,一个就是进行频率补偿,另一个就是电压信号放大,而频率补偿又是唱放所特有的功能,前级、升压牛等都具有电压信号放大的做用。
8 I  b8 X5 Y" [& \也就是说,一台前级,加上频率补偿,就成了一台唱放,实际上也是这样来实现的,不过再加一些输入阻抗容抗的匹配而已。唱放又分为衰减补偿型与反馈补偿型。
3 ^9 _5 k' M) \5 U% n3 F其实升压牛不止可以用在唱头上,只要阻抗匹配、承受功率足够大,升压牛就可以担当无缘前级的角色,老一些的电子管前级也会用升压牛来做为信号的第一级或者输出级的放大。
& F" q5 {) M3 ^' m/ g% }' \# o其实简单一点,唱放要进行频率补偿与电压放大的,升压牛只进行电压放大

* W/ m+ n$ I# w" F; Y9 B
3 p- d( c# |  C
- X( H4 v7 W6 K9 m* f& h
; R7 B( n' E4 K* _4 N; ^

+ V  a* E# d0 G1 S/ l. L, Z8 G7 V0 X1:20的升压牛次级电感量250H(测试条件40HZ,0.0011T)才可以做到20HZ(0db) ,这个时候导磁率还处于初始区域,但坡莫合金铁心的导磁率变化不大。
8 r, y2 i0 [6 y7 g* o! G
% f& N& g2 R5 s  o2 b' B  r
- s" D4 W! P$ p) t
说到黑胶唱机一定离不开唱头,说到唱头一定要玩精品的动圈唱头。因为这种唱头的声音相对真实活跃,好声音一定要付出代价。代价首先就是动圈头的造价比较高,另一点就是输出电压幅度极小一般在1MV以下需要高增益低噪声的放大才能给功率放大器推动扬声器。一般对付MC头的低输出,低阻抗特性无非两种 1 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做低噪声放大,优点电路相对难度低。幅频特性好。缺点还是不够活跃缺少古老模拟技术的温纯,中频表现相对平淡。2 升压变压直接大变比升压20DB(升压比1:10)以上,这种方式如果变压器设计精良中频饱满,高频活跃既有韵味又不失细节的表现。缺点只有一个变压器要设计大变比并兼顾极佳的幅频特性不是件容易的事成本和难度都比设计场效应管放大要难很多,这也是MC变压器价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3 K9 M/ }9 {" N* a: p' I
谈到制作升压牛首先就要了解MC牛的输出阻抗,一般MC头的阻抗各厂家都有独自的风格特点。越高端的阻抗越低。一般3欧-50欧 高输出的100欧 极低阻抗的甚至1欧,但升压后到MM唱头放大器的阻抗也就是MM唱放的输入阻抗习惯都设计在50K左右。这里首先就有一个误区比如要是按阻抗计算公式电压比等于阻抗比的开平方计算3欧的阻抗升到47K要放大100多倍那对于变压是难以实现的,所以说动圈头的阻抗匹配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本身选择采用升压牛方式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阻抗平衡。但有一个参数更具实际意义那就是升压比既增益,咱们可以认定一点阻抗越低输出电压越低,越低的阻抗需要的升压比越大。好那市场上普遍的MC变压升压比都在1:10-20 极低阻抗的有的厂家做到1比30 ,这些厂家的变压器对于阻抗的匹配也是一样描述的极不确切只是给你一个很宽的使用范围。这说明用升压比来确定或设计变压器更有价值,那升压比越大越好吗,理论和反复的实验结果证明盲目选择大升压比是错误的。原因有两点 一 升压比与幅频特性是反比升压越大频响两端衰减越大 二 大升压比的变压器主要为极低阻抗3欧-1欧唱头设计它的初级电感会很低因为匝数很少否则次级就要相应更大的线圈来达到1比20-30的匝数比,这个大线圈的电感是惊人的要达到200H(100HZ)以上,大电感一定会产生吃高频的两个帮凶漏感和分布电容结果高频严重跌落。这样又回到大升压比初级小电感的设计原则,如果把这个变压器去匹配40欧的MC唱头会怎样,大阻抗输出幅度高不需要这么大的升压比但需要大的初级电感否则低频会严重不足低频的不足表现在声音上首先是失去速度其次是干涩中频少细节这种声音如同少了下半身只有胸部没有屁股。通过这个例子我的感受如果您的唱头放大器增益足够建议电压比选小不选大。个人观点10-40欧选用1:10足以 10-3欧 选择   1:13-20 极低阻抗的1欧唱头可选择1:25 以上。这种搭配只是个人观点最好的办法还是选择不同电压比的唱头来实际搭配你的唱头和唱放系统毕竟这两件东西的指标离散性太大了。* n  ^0 X/ @8 G
   如何制作MC变压器那,首先就是材料。首选材料就是性能极佳并热处理过的坡莫合金,为什么要选这种贵金属用硅钢片会怎样?其实不用问肯定不行,1 MC输出只有1MV以下这就需要有极大的初始导磁率普通硅钢片做不到 2  10倍以上的变比次级必定需要大电感来支持普通硅钢片一样做不到因为导磁率不够,要是用硅钢片来达到这个电感体积一定要EI50左右这样大的变压器它自身的铁损和铜损1MV的信号还不够损耗,更不要说本身的分布电容对高频的衰减。4 K8 m0 w& Q  E# j
先大概介绍一下这种贵金属 (坡莫合金 )其实他就是镍铁片,按镍的含量不同进口标准分为PC和PB,分别是含量80%左右和50%左右,对应中国标准为IJ85-75 和IJ50 其实就是代表含量。但没有听说过含量低于10%的镍铁更不要说大尺寸的坡莫合金片,如果谁告你传统EI铁芯含有10%左右的镍只有两个字回答----扯蛋。再说说含镍的比例的重要意义,在70-90%的含镍片价格最贵,主要用于小信号的拾取。正是利用了高初始导磁率,极低铁损,极佳的频率特性这些优点,但它也有缺点饱和磁感应强度低很容易磁饱和所以这种高含镍片不能用在直流场合,用在MC变压器或前级牛正合适。那含镍50%的材质主要特点兼顾高导磁率和高饱和磁感应强度。这样用作有直流的推动牛或输出一定是最合适的选择缺点大尺寸的片难寻价格巨高。
3 P+ j) Q! j9 u. F核心材料介绍过了,剩下的就是漆包线了。用在这种合金牛的线经一定会比你的头发还要细,因为设计者都知道大铁心会带来大漏感和大分布电容,MC并不需要大电流这些特点决定了选用相对小的铁心,用细线实现几千的匝数。这种细线一般叫做双零线0.0X 一定要用QA规格这种线不用脱漆可直接焊接,且漆膜介质损耗小对高频有力。对与是否是纯铜不要太受广告渲染有一点不是高等级的纯铜是没法拉出这种细线的,所以线越细越不用担心纯度,越粗越要小心奸商。
6 |$ C7 P: K; \6 Q1 \0 m: l

  b7 L# u4 I' P最后再说说这种升压牛的设计吧,要有几点经验与爱好者一起研究分享。

; l& D, s" S9 h! i) Q3 s; j" U" }& {1 确定铁芯适合的升压比,一般升压比越大铁芯要越小性能要越高这点或许有的人会觉得说反了,有兴趣实验几次就知道了。
- F0 l+ d" f2 Y( p& k- m6 d* j1 `& B2 不要忽视漏感,漏感是细节的杀手高漏感不只是衰减高频还杀中频的细节。
2 C' h3 q8 F/ S7 y5 h; q% D8 I3 时刻不要忽视降低损耗的重要性 8 m5 b4 w- J( D; v7 l7 f
4 浸渍材料要考虑介质损耗小的,如高频蜡。不建议无浸渍处理因为产品首先就是要可靠,线太细在南方一定会烂掉。即使真空浸蜡也要用树脂隔离空气。对于浸油同样不建议前端的音源输出器件要力求真实声场宽阔,一但前端用了香水即使不穿衣服都有味香水多了有时还会腻。
  |+ J$ c' ]& @, H2 Z& f5 升压不能只考虑匝数比首先要考虑初级的电压能否成功激励到次级真正实现升压。$ [8 O( f3 I. k; Q" ^
6 这种变压器与前级牛很接近,首先就是材料没有好材料还是别费眼睛了,机械绕制一定要有高精密的电子或电磁张力控制器。
8 q) [, l# `) [! p! s5 _, Y/ @# _. x/ P

8 ^! f8 Q, [& |6 ^$ Z
% c; ^3 `/ l, \* N1 M+ R
发表于 2013-1-24 23: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3-1-24 21:48
0 E' l1 _5 Q6 e2 v" X1 L7 S! i关于MC/MM黑胶唱头和升压牛  
5 A6 u* {  C! V  k; B
{:4_213:}
发表于 2013-1-24 23: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看了一遍,好课文{:4_213:}
发表于 2013-1-24 2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4_2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1-25 00:15 , Processed in 0.07790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