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7754|回复: 19
收起左侧

日本卡座手册上的“两点平直确定最佳偏磁点“的方法原理是怎样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6 19: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很多日本盒式磁带录音卡座的服务手册上都可见到用“两点平直法”来寻找最佳偏磁点的方法,通常是寻找315HZ和10KHZ两点平直即可,或者1.25KHZ和12.5KHZ平直也可。然而,从”输出电平-偏磁电流“曲线上看,不同频率信号的输出电平很不相同,寻找某两个频率点输出电平平直有什么意义呢?不知这种“两点平直法”的原理是怎样的?它和传统的“最小谐波失真法,最大输出电平差值法,6.3KHZ过峰值下降5dB法,1KHz过峰值下降1dB法”等方法所对应的最佳偏磁点一致吗?
Clipboard01.jpg
Clipboard02.jpg
Clipboard04.jpg
Clipboard03.jpg
发表于 2017-4-1 09: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够学霸的。我觉得二点法的最大好处是频响更有保证,平坦的频响对提高杜比编码的精度也更有利。但二点法的应用应该有个限制条件,就是录音EQ已固定,是带EQ的测试结果,不完全适合楼主引用的图,这也注定了这个方法不能用于卡座的最初设计。
, ?! a+ Z7 m8 \7 T4 y( u8 b4 N9 z! F4 E- v* T# i3 I
给定一个带/头系统,卡座录音部分的最初设计主要有两个变数:偏磁和录音EQ。偏磁设定的首要任务是尽量保证中、低频有最低的失真度。满足这个条件的偏磁通常是过量的,不过没关系,从这个偏磁点出发,到最终的“最佳”偏磁点,一路上需要做一系列的妥协,且基本趋势是减少偏磁电流。其中我个人理解的最大妥协是尽量抬升高频饱和区的上限,因为在饱和区以内的高频损失是可以通过录音EQ进行线性补偿的。如果再加上动态范围和信噪比的考量,整个卡座录音部分的设计工作与其说是个优化共赢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个妥协折中的过程。
% m4 Q# @! m9 J& \
' N2 m$ X9 v6 X/ I6 I和其它许多工程类问题一样,科学实验做多了自然会产生经验公式(可能不止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经验又会被写入标准手册,而原本的科学由来却逐渐被后人所忘记。我想,楼主例举的几个偏磁设定方法就属于这一类的经验标准。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我没有能力追溯科学的源头, 就姑且做这样的猜测:"最佳”偏磁的取法之间是有少许侧重点差异的,1kHz -1dB的方法是比较照顾失真度的偏磁折中设定方法;6.3kHz -5dB的方法是前一个方法的高灵敏度实用改进版;而二点法是一种更侧重于频响的偏磁折中方法,前提是录音EQ已是定数,设计能够基本保证只要通过微调偏磁把二点频响找平,其它指标就不会太离谱。9 b) S; T2 O$ q# }
4 Z) U/ Z% t! J+ l+ T
举例说明,假如录音EQ对315Hz的补偿量是0dB,对10kHz的补偿量是+9dB,那么当用二点法把10kHz的电平调到与315Hz的电平相同时,相当于把10kHz的未补偿前的电平调到-9dB, 这样就和楼主引用的曲线有印证了。( H2 j# h1 U3 g$ V  l
  K+ M0 I# i8 h6 f
不知我过去的印象对不对,好像绝大多数的收录机是用单点频(1kHz -1dB 或 6.3kHz -5dB) 法调偏磁的。而几乎所有的高档三磁头卡座都推荐使用二点频法调偏磁。二点频法的突出优点是对CAL功能的支持. 对一个普通的音响爱好者,或一个纯文艺的乐迷来说,通过把两条红杠杠与零对齐,就能把任意卡带推上至少 20~18000Hz ±3dB 的水平,这人机界面不能不说很友好。但是,事实是否真的这么完美,这背后有没有对中频失真度的过度妥协? 否则怎么会有像中道1000ZXL为代表的Bias/EQ多元CAL的奇葩卡座存在呢?期待高手解答。
 楼主| 发表于 2017-3-26 20: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lardimir 于 2017-3-26 20:31 编辑 , Q" P. M, m, l* U) {( u

4 \) |" M% J2 H1 S  i; o下图是日本卡座手册上提供的“输出电平-偏磁电流”曲线图,明显不同于楼上第一副图中的“输出电平-偏磁电流”曲线。日方手册上各频率输出电平在最佳偏磁点处相交,而楼上第一副图中,各频率点输出电平的交点各不相同。
Clipboard01.jpg
发表于 2017-3-26 22: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j& N1 d$ {: {3 M3 M% h, s' ]
您的这个非常专业,我认偏磁电流决定着磁带模拟录音的品质,我们必须要弄通表格里各种曲线的来历,才能为我们精准地理解偏磁概念并用来指导实践。7 x, c8 q5 E# y9 C2 w% G/ k
建议楼主到这 http://www.kaipanj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2895&extra=page%3D1&page=1 里购置一本书,书名叫《录放磁头的原理与应用,》这本非常专业的书105--1228页通篇讲述了这个问题
+ c7 S% @9 j0 D& r' E$ s/ h9 n9 \1 C$ O" \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8: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7-3-26 22:44
: K+ Y- E' ^$ H' m' H你好!' D8 k! f* C, _0 D8 Z/ y
您的这个非常专业,我认偏磁电流决定着磁带模拟录音的品质,我们必须要弄通表格里各种曲线的来历, ...

6 K, |2 O# d0 A: O. O谢谢红灯记老师的回复!* h  G% I6 R' M9 \( Y9 L
我1楼第一和第二幅图,就是从李传钟老师的《录放磁头原理与应用》一书的第十一章《磁头偏磁电流的选择》(具体在第112页)中截取的。1 O5 M( E) y- h1 v( h
现在令我困惑的一个问题是:确定最佳偏磁的诸多方法中,所求得的最佳偏磁点是否一致?
) |# a3 v. n$ X5 d: }日本手册上“两点平直法”的原理是什么?从李传钟老师书中的多幅“输出电平-偏磁电流”曲线上看,各频点的输出特性很不一样,各频率点两两的交点也都不对应同一个偏磁电流值,寻找两个频率点的输出一致,似乎没有什么意义。
发表于 2017-3-27 08: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vlardimir 发表于 2017-3-27 08:036 W" X0 U! ]0 c8 {' w
谢谢红灯记老师的回复!  c( X4 K6 C& U2 k) x3 {
我1楼第一和第二幅图,就是从李传钟老师的《录放磁头原理与应用》一书的第十一 ...
4 [$ U2 g1 _( j+ R/ k, p7 G
我的肤浅的理解是偏磁和频响有很紧密的关系,相互制约的
& F% r2 E2 c; }3 M. Y. E比如吧,每个机器在不同的输入和输出状态下的频响是不同:-10DB输入,0DB或者+4DB的输出的频响不一样,在这种状态通过bias的调节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改变频响...# n6 O7 W$ [1 J
发表于 2017-3-27 08:24:1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和实际的工作中的结果是一样的,不同状态的偏磁是有差异的,而不的偏磁对频响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才会对不同的磁带、不同的录制题材进行偏磁调整,让磁记录达到或者接近我们欲求效果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0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vlardimir 于 2017-3-27 09:09 编辑
  z* j# Y  H  W, [9 F2 s  Y4 H( M$ L! z6 {
按照我的理解,最佳偏磁点实际上就是磁带上磁粉的剩磁曲线线性部分的中点,由于各种磁头的材质、线圈等参数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的磁头施加不同的偏磁电流,以保证磁带磁粉的剩磁曲线工作在线性部分的中点。因此,只要磁带和磁头确定了,那么最佳偏磁点就应该是唯一确定的了。既然最佳偏磁点是唯一确定的,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确定方法呢?这种种不同的方法所对应的最佳偏磁点相同吗?8 U5 K3 K! b! f
也许我的理解不对,欢迎批评指正。
发表于 2017-3-27 11: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vlardimir 发表于 2017-3-27 09:06& r( Z, f0 Q9 F; N$ D9 r9 y
按照我的理解,最佳偏磁点实际上就是磁带上磁粉的剩磁曲线线性部分的中点,由于各种磁头的材质、线圈等参数 ...
* N3 }& N: |8 M+ H6 G- u0 w
偏磁点和您说的中点不一样,你可能把偏磁点理解成为类似有源器件甲类放大的工作点了
发表于 2017-3-27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800123 于 2017-3-27 15:47 编辑 $ V( Q2 a* n- I
+ N. m& Y/ E  c
一些传统的“最小谐波失真法:最大输出电平差值法;6.3KHZ过峰值下降5dB法:1KHz过峰值下降1dB法”; 有那么多种不同的确定方法>>确定后偏碰的综合效果,结果,是很接近的(一般在3Db以内耳朵一般辨不出)又加上名人有各的喜好、设备条件、等诸方面不同,而有一些方法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条条道路通罗马”。仅供参考。            
2 J) ^4 }7 x9 x 对日本卡座““两点平直法”的方法,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本人没有试过,不敢妄说,;这要通过实际测试后的效果与传常的方法比较后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这也许是对某产品的特定要求吧。而且输入电平的大小很关键,(般是基磁平的--20dB)这点作者vlardimir说的很对很重要,要确定后才能比较,否则无法对比。 7 o' \9 }. B/ T6 G
以上论述不成冰熟 ,仅供参考。 很高兴。群里有这么些高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完会找到各自喜欢的实用方法与技巧。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5: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7-3-27 11:14
9 X- }6 y. ~2 F- x& a偏磁点和您说的中点不一样,你可能把偏磁点理解成为类似有源器件甲类放大的工作点了

. e: d8 \5 K$ ]" p' ~那么您理解的偏磁点是怎样的呢?烦劳赐教,不胜感激!
发表于 2017-3-27 17: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vlardimir 发表于 2017-3-27 15:54
$ c; _& c0 T$ `# H那么您理解的偏磁点是怎样的呢?烦劳赐教,不胜感激!

  x5 i% O6 x% J& h3 @& O只能说是类似吧,我没有时间码字,过几日我有时间我会做一个关于偏磁的视频,具体说说我的付钱认识,解释我给您链接,再进行探讨。。。
发表于 2017-3-27 1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本书的作者年事已高,况且书中的内容系翻译日文资料所得,有的内容作者本身也没有进行实践。但是书中的分析是有科学根据的。值得我们更深层的探究。
发表于 2017-3-27 18: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800123 于 2017-3-27 18:19 编辑 5 g3 _  G/ G* t  g* ^9 F/ z" I
vlardimir 发表于 2017-3-27 15:546 D# j' f4 p# x" X- {" T
那么您理解的偏磁点是怎样的呢?烦劳赐教,不胜感激!

3 n3 p! n6 r0 [8 H3 T4 J日本卡座““两点平直法”的方法,实际上和《最大输出电平差值法;6.3KHZ过峰值下降5dB法》一样的道理。只不过将此6.3KHZ改为了更敏感的10kHz而己。以显示该产品的优秀而己5 d5 p4 \, G  @- `7 B5 K
欢迎诸位群友,发表自己的,高见。* r. f( @" p- F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12: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386DX40 发表于 2017-4-1 09:00
7 J0 T9 d$ w1 a' p& q( H! J这个话题够学霸的。我觉得二点法的最大好处是频响更有保证,平坦的频响对提高杜比编码的精度也更有利。但二 ...
% G9 G7 x4 G9 q5 N9 i. N1 D% D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4-1 17: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386DX40 发表于 2017-4-1 09:000 `- a# x: P+ m1 O1 z
这个话题够学霸的。我觉得二点法的最大好处是频响更有保证,平坦的频响对提高杜比编码的精度也更有利。但二 ...
& ]; P* E! m( Y& H+ J2 V5 v
还有个疑问。  }- {& b, U: a% @! k
“偏磁设定的首要任务是尽量保证中、低频有最低的失真度”,关于这一点,有的资料上说,专业录音机最佳偏磁就是保证315HZ最大输出时,三次谐波失真最小,而有的则说是保证1KHZ失真最小,这又是两种不同的判定方法,不知这两种方法对应的所谓“最佳偏磁”点是否又一致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9-7 20:50 , Processed in 0.0770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