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红灯记
收起左侧

红灯记开始武汉市修机、学习、交流、会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30 11: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出诊呀  {:4_244:}
发表于 2012-7-30 22: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7-31 11:45: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市无聊 发表于 2012-7-30 22:44
- @# r2 Y: N- C) G- R# D你几号到武汉?
& k: \; P6 Q) T. Y' n
我很想上,与卢哥一起与当地烧友一聚,但目前还不能确定能否安排到时间上。到时再定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14: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4_2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0: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我已经于昨天晚上9:30抵达武汉,今天开始修机交流活动,精彩内容稍后上传让大家分享{:4_226:}1 U: J# A1 [! A0 N& z' l) L
天津之行由于邀请人另有行程安排推后。! k5 H; Y6 x- d2 u
发表于 2012-8-4 06: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4_244:}{:4_244:}{:4_244:}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7: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请允许我隆重介绍一下热情邀请我来武汉的开友---刘明坚老师  Q7 Z8 S5 I: W( [; b# q- ~6 v
刘明坚:1975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并任职于武汉乐团,1989年获得美国斯地森大学音乐学院全额奖学金,跟随世界著名小提琴家Alvaro.A.Gomez学习小提琴。他制作的小提琴曾在美国加州提琴展上获得国际评委的高度评价。帕尔曼等世界顶尖小提琴演奏家都曾演奏过刘明坚制作的小提琴。. k  O! g1 W% o, t8 G2 X

, ~. }+ n) N7 S5 x/ M; h+ _  核心提示9 B: U& v, @4 U" t
    为做出一把好琴,刘明坚常常整夜呆在制琴室里。他说:小提琴绝对是有灵性的乐器,即使同时制出的两把琴,性格也会迥然不同,或沉稳优雅或调皮灵秀,每把小提琴都有自己的特质。# A3 |7 g0 q# J
    世界顶尖小提琴演奏家用了刘明坚制作的小提琴后,赞叹不已,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只有意大利、法国这些有几百年制琴工艺的国家,才能产生值得欣喜的好琴,可没想到刘明坚的琴也有这样的水准,而且在雕刻工艺、音色方面胜出一筹。+ z$ U+ B" T! o$ r
    慕名前来请刘明坚制琴的太多,他的订单排到了2010年。
; P2 D' S5 C7 ?7 T8 c; {4 k7 ~
8 j( b7 C: A' C/ r6 G' r$ K    午后阵雨浸出泥土的清香,伴着隐约的小提琴声在空气中弥漫开去。在汉口老街一个郁郁葱葱的庭院深处,是一幢斑驳的独栋老楼。这座老楼便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法国领事馆,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悠扬的提琴声让人不由得放慢脚步。- ^2 S* C6 G0 }/ \" W+ x2 t% t
    这是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制作老师刘明坚的家。正值周末,是他给孩子们上提琴课的时间。一楼右厅的大琴房里,一溜小家伙依次排开,俨然一只小型弦乐队,整齐协调地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同一首歌》。刘明坚脚打拍子,手挥弧线,投入地为孩子们指挥。$ F, x. {1 N; X8 W
    一曲作罢,刘明坚欣慰地笑了,孩子们则调皮地放下琴就跑,四散开去“撒鸭子”了……
4 }% {7 P& ~* e% \
# v$ u! ~7 Y* W4 I; f8 n& D" L    一再推迟寄往美国的小提琴7 T+ t, k6 Y: l
    这两天,老刘有些魂不守舍,美国顾客又在催他定制的小提琴了。这把标号为“2006.10”的小提琴倾注了老刘多年的心血,无论是做工还是音色,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老刘至今不敢告诉买家,提琴做好了。他实在舍不得,这一拖就是半年多。
& V9 z+ z6 v! E; P$ W  v% r  |% Q    拿起横放在钢琴上的宝贝小提琴,他反复摩挲着,对着琴看了又看。忍不住,他又架起琴弓,沉醉其中……“这把琴的音色太美了,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要把它寄出去,感觉像是父亲嫁女儿一样,恋恋不舍。”老刘说,琴本该半年前就寄给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却被自己拖拖拉拉,硬是挨到现在。“这位美国教授很心急,没等我把琴做好,就先将钱`(*∩_∩*)′我账户上了,想想挺对不住人家的。”老刘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下个礼拜一,一定给人寄去。”6 @" D: ~! ^1 ?# B
    周日深夜,怀抱着这把琴,刘明坚又是彻夜未眠。幽暗的灯光下,他从床上坐起,再次拿起琴弓,又拉了一晚。累了,琴就搁在枕边,迷迷糊糊地眯一会,醒了,又忍不住拿起提琴,把玩一番。如此反反复复,直到清晨7点多才入睡。
! Y' d2 E6 u% v$ u4 F    周一下午3点,记者再次登门,老刘这才睡眼惺忪地猛然惊醒:“哎呀!早上该去寄琴的,今天又晃过去了。”
) P; V. W: i, B0 w4 L3 I0 N0 r( A2 S0 N/ t" C5 ?
    抱着提琴睡觉,一个为乐痴狂的人
# V3 k4 {4 d4 D! g4 u# {    每周六晚,刘明坚的家便成了圈内朋友的私家音乐厅。常来串门的有音乐编辑、琴行老板、提琴老师等业内人士,也有与音乐毫不相干的公务员、公司老板甚至学生。每逢周六,爱乐者便自行来到二楼的客厅,点根烟、泡杯茶,东拉西扯聊天,海阔天空吹牛。当然,最不能少的还是聚在一起听琴、拉琴、玩琴。刘明坚每出品一把上等好琴,都会请朋友们来试奏,分享好琴带来的快乐。
5 `$ y0 S: J, I' V  i    为什么大家都爱往老刘家跑?朋友们笑称,一帮乐疯子围着老刘转,是因为他对小提琴的痴狂,足够感染每一个喜爱音乐的人。他不惜万元购置音响设备、录音设备,其中就有多台STUDER A80开盘机,为的是完美再现小提琴的天籁之音;他整天整夜窝在制琴室里,为的仅仅是琴身上最完美的曲线;为孩子们排练演奏会,他能一个多星期不出门,成天与孩子泡在一起,只为舞台上最绚美的几分钟。
& j1 N# x- e& b8 p    前妻怨老刘爱琴比爱自己更多,她不理解老刘为何能每天抱着提琴睡觉。事实上,老刘的生活,也的确早已被小提琴充斥得满满的。沙发上、床上、桌上、墙上、阳台上……随处可见小提琴的身影。以至于初到老刘家的人,总会觉得他的生活有些混乱。
/ A; K; b6 w* Z    琴房的纱门被顽皮的学生掏了一个大洞,方便他们钻出钻进地满屋疯跑;客厅的沙发若不自己收拾一下,是坐不得人的;茶几上的书总是堆在那儿的,想找水杯?得先刨开书堆……老刘不在乎这些,他的生活只要有琴,一切都够了。# D: ^( p/ |3 L, _5 H

, \- J9 H! W8 C1 Q  a* @    因为梦想,他17岁学做提琴) U* O  m& e0 v/ _
    刘明坚家的楼道、阳台上仍堆放着许多提琴木料,其中不少还是他18岁入行时积攒的原料。“为得到一把好琴,我曾走遍全国各地寻找木料,求教名师,为的就是能自己做一把好提琴。我曾收集中国制琴老师梁国辉、陈锦农等人的作品,潜心研究。”刘明坚说,自己痴迷小提琴制作,正是从那时开始的。" B: W' T0 Y# m% q3 o- b! _
    37岁时,刘明坚留学美国。他的老师、世界著名小提琴家Alvaro.A.Gomez借给他一把意大利古琴,刘明坚仿造这把古琴制作了一把新小提琴。新琴优美明亮的音色,令老师惊讶不已。此后,Alvaro.A.Gomez就多次拿刘明坚制作的这把琴登台表演。这给了刘明坚很大的信心。
* D: n7 N5 u9 X1 f4 b  b    1999年回国后,刘明坚决定重拾年轻时的梦想,专心做琴。那时,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小提琴制作和研究上。他借鉴中国古典弦乐的震动理论,将其与小提琴震动原理相结合,突破传统材料老化工艺,如此制作而成的小提琴,一举在2002年美国加州举行的意大利小提琴展上,赢得满场赞誉。
( S2 B& z9 ~! K: w( }    知名的演奏家拿起他的琴演奏后,都发出了啧啧之声。在这些老师级人物的心中,只有意大利、法国这些有几百年制琴工艺的国家,才能产生值得欣喜的好琴,可没想到刘明坚的琴也有这样的水准,而且在雕刻工艺、音色方面还有所超出。
" M* M% c0 ?, H! b. A/ Z    从那以后,慕名前来请刘明坚制琴的人越来越多,订单已排到了2010年。纯手工制琴虽工艺精良,却耗时耗力。为做出一把好琴,刘明坚常常整夜呆在制琴室里。“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做琴。小提琴绝对是有灵性的乐器,制作时任何一点细微的闪失,都会对琴造成很大的影响。即使同时制出的两把琴,性格也会迥然不同,或沉稳优雅或调皮灵秀,每把小提琴都有自己的特质。”他说,制作一把小提琴得上百道工序:造型、修角、镶边、上漆……每个环节都在不断雕琢小提琴的魅力。谈起对提琴制作的理解,刘明坚如数家珍。. w5 n) \! f1 n9 ]; ~

/ Y! R7 @, ^, w$ {4 L4 M" d, G  “这帮小家伙,才是我最得意的作品”
- n, P( @2 D. R8 w
6 r) W5 G: p  n0 I    8月18日晚上7点半,9岁的王子川和朱彦潮在武汉乐团音乐厅举行了自己的小提琴专场演奏会。小哥俩一曲《D大调第四小提琴奏鸣曲》震惊四座。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流畅精准地演奏如此难度的曲目,台下观众啧啧赞叹。其实,早在去年,他们就荣获过黄山国际弦乐艺术节重奏铜奖。他们手中的小提琴,正是刘老师为他们量身订做的。
6 n! u0 A! @6 h. }- o+ ^3 i    在刘明坚的20多位学生中,九成孩子拉着他制作的小提琴。按常规,从1/16、1/10到3/4、7/8,再到成人标准型号的小提琴,3、4岁开始学琴的孩子,得经历8把小提琴,几乎每年换一把。朱彦潮说:“我们的小提琴,都是刘老师做好借给我们的,等我们长大些需要换琴时,以前的琴就会交给新学的小朋友练习。”
1 e9 v; T: d  T" c6 F1 F    为了教好孩子们,老刘可没少费心。“我总记得,铭铭刚来学琴时,才3岁大,调皮得很。父母让她拉琴,她偏不学,四处捣乱。有一次,她还爬到我头上,扯我的头发。由她闹够了,又笑嘻嘻地跑来求着要学。”刘明坚欣慰地回忆说。如今,10岁的沈芳铭已成了他的得意门生,去年她以一曲高难度的巴赫《二重奏协奏曲》荣获了全国小提琴重奏比赛金奖。8 o: a6 q0 w# d
    还有11岁的李碧涵,学琴3年就以优异成绩通过小提琴十级考试。刘明坚说:“这帮小家伙,才是我最得意的作品呢!”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培养一只30多人的儿童弦乐队,从小提琴到大提琴,学生们表演的乐器都由自己制作。( E4 S; L7 Q! y% F+ `8 |; P( e

6 i' j6 E  m* t( @/ ?/ g( r
/ Q7 [! G! n: T' f4 N; S7 k( W. p4 ~$ [) S

4 {2 }2 \# P$ b3 n+ ~; u* E: s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8-4 07:32 编辑
6 |7 p9 i0 Y/ [% U; n0 ^+ A* h
* j9 Y; f" v% i1 I2 Z# l5 a30年前签订友城协议书 30年后馈赠珍贵小提琴
$ V* g) d& a, U$ a+ Z+ h  ~' N刘惠农父子演绎两代“大分情” 4 N' O4 B' o& M% f
小提琴耗时5年纯手工打造 十龄童赶超研究生" b# ^4 x! o/ y7 Y- Y+ X
5签.jpg : e' O1 x# Y: o; N9 h* P9 G  M- K
& j2 G  A3 s7 S) j, ^' {8 _' q6 {9 s3 Q

6 |% D. e/ Y7 V' r( y) M/ I▲1979年9月7日,时任武汉市长刘惠农与大分市长佐藤益美签友城协议。4 V0 E: B. S& b8 m# p/ t4 s% M9 k' e
" I+ o. L6 X* h# p- d
1指挥.jpg 5 V; X# B) _3 _0 G1 G, s6 q( b, U
▲刘明坚指挥小乐团训练。
" W0 K3 Y$ [' E) x4 U6 @  |# P2 u/ V4 k2 b7 `

+ @" C  p; @. }; A- W' b4 L
6 c6 {+ Y! x* {    今年10月,武汉与大分结好30年之际,我市将向大分赠送一把纯手工制作的小提琴。这把小提琴,出自旅美小提琴演奏家、小提琴制作老师刘明坚之手。
. h" k( }& F8 y3 r7 x, [! B5 i0 e- \& V. d3 g9 I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洞庭街的刘老家门前,一阵悠扬的琴声飘然而至。推开门,20个小家伙依次排开,手中琴弓飞舞,俨然一个小型乐团。他们正在为22日晚大分友人观看的演出作准备。
: A3 t9 }. T* r9 g' [5 q0 }/ T9 r! ~4 ?+ ~* ~$ @' R
    刘明坚的父亲刘惠农,1979年时任武汉市市长。那年9月7日,刘惠农代表武汉市政府,挥动毛笔,在大分市与佐藤益美市长签署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大分成为武汉第一个国际友城,也是中日两国间第11对友城。, ~* W* ~: r7 J& J+ W2 f% o+ n3 V) {
( T1 k1 `0 ^: ^% I: \1 C& @1 m
    “父亲那一代人真的很伟大。”刘明坚说,父亲的亲人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军杀害,但他胸襟宽广,与大分结好,为武汉、为国家的外交事业做出贡献。现在,刘明坚让学生们参加演出,就是希望孩子们能正视历史,面向未来,让中日友好世代相传。% @# r0 R" r& [8 r# M
) x* b8 e: Y: Y' ~
    小提琴耗时5年纯手工打造 # J: C. ~) V) T3 d% v

3 g8 E( w& n( g9 q5 K$ }    刘明坚做琴属于半路出家。1975年,他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后任职于武汉乐团,后到中央音乐学院学习,并赴美深造。回国经商受挫后,想起18岁买不起小提琴时曾攒下一堆木料,刘明坚便埋头做起琴来。
( J, D4 u, }4 j$ A7 w: B- w$ F7 H# o! @8 X) ^8 K$ Q9 x/ U* n: \
    没想到,汉口小巷里出产的小提琴却引起了世界轰动。帕尔曼等世界顶级小提琴演奏家用过刘明坚的琴后,赞叹不已。他们原以为,只有意大利、法国这些有数百年制琴工艺的国家,才能产出顶级好琴,可没想到刘明坚的琴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准,而且在稳定性上更胜一筹。
3 P2 j+ C4 P" }( |" D: z  o) x% s" |3 _% `' W( e  U! C; C  }
    此后,找刘明坚订琴的人越来越多。但他做琴,更多为研究,做出一把好琴,常常舍不得出手。“我经常把卖琴的钱花完了,还没有交货,真不好。”
2 \. W$ A8 e/ l. }6 {
4 g9 p+ b+ ]/ V3 D    刘明坚做琴,全部用手工一点点雕刻、打磨。尤其是油漆,要耗时一年半刷上70遍,再花上半年到一年干燥。一把琴做下来,得5年。产量最多时,一次才做10把。: R7 Y, g: k. l+ I
. O- j  a3 H% X; x: y
    十龄童赶超研究生 " A9 X$ P  y3 U" Z5 h2 h
" M8 k0 T: w& T) K
    “喏,这就是要送给日本友人的那把琴。”刘明坚指了指得意弟子朱佳宇手中的那把小提琴。4 l8 T) P4 v2 m+ a! i8 u9 v) n
% H( I; n( [6 T! B. R/ h0 x5 M7 P/ G" K
    12岁的朱佳宇是刘明坚学生中年龄最大的,学琴已有7年半,她和搭档曾夺得黄山国际弦乐艺术节重奏金奖。得知琴要被送走,朱佳宇颇有些舍不得,因为这把琴已经跟了她一年多。“但刘老师说,使用过一段时间的琴,音色最好。”
6 b* }, y. N3 D. L0 R0 E) p0 Z, i  {; ^2 `0 X+ P) n
    “这帮小家伙,是我最得意的作品。”刘明坚的学生中,大多数已通过专业8级考试,有8个通过了专业10级。“很多音乐学院研究生拉不了的曲子他们能拉,只是在精度、控制力和表现力上稍逊。”
1 y# }, m! R. N9 Z$ ^' n
. h: W: A$ M  O  P- M6 P5 @    看到记者拍照,刘明坚特意换了一身衣服,刮掉胡子。推门进来,孩子们一片惊呼、大笑——他们很少见到刘老师打扮得如此正式。“怎么啦怎么啦,唔喽喽喽,弓子拉歪了我揍你们屁股!”刘明坚扯开嗓子喊起来。孩子们又是一片大笑。在课堂上,他更像一位开心的老爷爷。
# G0 X8 x7 r" T$ }( H
% ^. J( A' s0 t! h$ N" N: I( |" C    大分市政府先遣团来汉拜访刘明坚时,看到孩子们的表演十分惊叹,邀请他们演出。22日晚,他们将演奏《茉莉花》、《莫扎特嬉游弦乐曲》和日本民歌《荒城之月》。刘明坚说,孩子们的乐团还没有名字,希望日本友人能取一个。
! G2 V) M- E1 V% N; |- _! M3 G9 L  R2 X  B! r- l

5 q7 G! ^: e. T4 C+ D+ u: N2 K
' i' ?3 C8 Z& ^$ O3 W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07:4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2-8-4 07:49 编辑
& F7 H" C4 y: `# h+ `/ V' X' _& P) _$ J. P+ e" U  t
法国驻汉口(总)领事馆1862年(同治元年)设立,地址在汉口洞庭街105号,195012月闭馆。(汉口租界志)8 u6 o3 i' Y7 B/ e
法国领事馆设立于186211月,1864年在今洞庭街10号地基建造法式二层砖墙青瓦房两栋,1891年被大水冲毁。1895年由法籍工程师韩贝设计,在法租界吕钦使街(今洞庭街98)建成呈四方形十分别致的领事馆大楼。(武汉通史)
  Z9 l! o2 n& q3 D. `$ J- N这是两个记载法国驻汉口(总)领事馆的史料,其中有两个不同数字:一说法国领事馆(旧址)在今汉口洞庭街105号;一说在今汉口洞庭街98号。跟王老师指引,我们拍摄的正确地址是:汉口洞庭街81号。! G  R5 V6 P3 q5 n2 x
法国领事馆躲在稠密树丛中年数不少,仿佛因对汉口的殖民统治而羞于见人。9 B' D4 s9 x' J8 E
1指挥.jpg 3 C9 s5 V2 h" u9 n8 U: l9 N7 W  T
法国领事馆简介:
0 I+ K: m* [% {& s根据1896年签订的《汉口租界租约》,法国领事直接掌握租界的行政权。领事负责租界内维持秩序和公共安全。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由负责行政工作的领事处理,违反巡捕房制度的则由负责司法工作的领事处理。: I5 @9 y. L* T. ^6 W+ \* A- N
法国1865年从中国政府那里得到了上起合作路下至一元路城墙内土地的让与权。
7 w$ x7 G4 s4 ?7 c% r19世纪七八十年代,法国主要侵略安南(今越南),并在我国东南沿海发展自己的势力,难于北顾,所租的这片土地未予立约。法国虽然据有了这快领土,但是有名无实。1865年~1896年这里除了人兴建的两处砖茶厂以及英、俄、比等国少数侨民零星的居住点外,基本是一片荒郊。法国在这里唯一一幢建筑物就是他的领事馆。0 o# V5 a' ~4 |" D
后来法租界最终形成的地盘界限是:北起中山大道,沿黄兴路上首穿越胜利街,经黎黄陂路(下首),洞庭街至车站路(上首)直达江边。
( C; f+ j  v5 [, K! q; L法租界的特点为:虽然在汉口五国租界中面积不大,由于它接近大智门车站,粤汉铁路兴建后,粤汉码头又作为平汉线与粤汉线的隔岸衔接点,从而使法租界成为南北交通的过道,占地利之先。
9 R* C9 ~1 _1 Y8 j6 ~8 H
* w  L4 V+ c  Z$ }不同一般的建筑,会有不同一般的住户:
8 G, L( v& }% [- T0 l: C相当一段时期内,刘惠农市长和谢滋群副市长曾住在这栋建筑物的主楼的房间里,刘老住楼上,谢老住楼下,后来谢老搬走了。
2 g: R9 g+ ^4 ~7 h6 g# D靠东的侧门内的配楼中,楼上住的是邓垦副市长,楼下住的是魏庭槐副市长。
. x7 O9 Z2 g* Z* \) h1 I1 Y3 m在这一个著名的历史旧居里,住在这里的房客都有一段颇为不寻常的传奇经历。。。。。。。。! Z+ R1 Z7 U2 f- h; n2 R! o
刘惠农、魏庭槐、谢滋群、都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干部,而邓垦同志也是一个老革命,因他是小平同志的胞弟,一些工作人员私下里称他为邓亲王,他目前已经是百岁老人了,前不久还曾为重庆写过两副书法相赠,他曾任过重庆市副市长,对重庆也很有感情,刘老师和我说,他家和邓垦家事“亲家”关系。
0 @: i8 B- P' N- C: w6 _2 w刘惠农的夫人张林苏和谢滋群的夫人黄平都是延安时期的老红军、老革命,张林苏同志还健在,也已经九十高龄了,去年国庆前我曾探视过她,张老思路很清晰,对武汉许多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记得还很清楚,应该说这种老同志是鲜活的历史见证人,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宝贵财富。& ^  i/ v( y5 _5 m8 T( V7 M+ R
我这次来武汉,刘老师一定要我住在这座极具历史意义的幽静的深庭之中,并热情的把我安排在二楼主人的卧室,而刘老师本人则拖着一张毛巾被,在别墅里“流浪”{:4_211:}& h3 O' j$ k' n) V& b

3 e  q: e) U: [! E' u, Q
发表于 2012-8-4 10:54: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彩了,期待下文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12: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刘老师做的小提琴,他的助手告诉我,一把好的琴要3年以上的时间$ B2 M1 z( O% s5 r( u
1指挥.jpg
. x2 g4 ]  ^$ m( k, d$ y- Q' _; ]1 s" y$ Q
刘老师和他的少儿弦乐队,曲目都是高难度的
2 B) s% S3 g! b- Q7 R& T 5签.jpg
1 J; t7 [4 B- S2 M  p4 P2 T5 A. t
发表于 2012-8-4 1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我们期待着下篇
发表于 2012-8-4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请卢老师继续.........{:4_213:}
发表于 2012-8-4 2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4_213:}
/ l5 w, e; w4 _# N. O: h; p; N, h( O/ C3 Z& h2 _9 Q7 T, g
very nice!
发表于 2012-8-4 20: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4_213:}% S! e+ {/ @  \2 ~1 s1 a: h

- K0 p3 \- p- D- [very nice!
 楼主| 发表于 2012-8-4 20:58:4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215.jpg ! L# a4 _- W5 \0 `+ L
) V' `( r9 J* ?
5签.jpg
9 f5 o3 k( P% }" Q, v7 j$ o) ^: N- R( D7 e" _- F
1指挥.jpg
" b: V- O! t8 {/ k3 @. ]4 `: ]' e" |5 K2 U7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9-9 21:53 , Processed in 0.0693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