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红灯记
收起左侧

2寸24轨开盘机母带究竟值得一玩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5 17: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工艺上,24轨的磁头要比2轨磁头难做,运带机构难度也大,克服抖晃,而且每轨要一致。
发表于 2012-7-15 20: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我没有把意思说明白。24轨当然要配合其专业的24路以上配套调音台才能发挥其作用的。而我所要说的立体声就是通过这专业调音台出来的立体声比直接四轨或者两轨机出来的声音要好
发表于 2012-7-16 05: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2-7-16 06:32 编辑
2 m+ v6 [/ u2 r% p9 Z9 F% h/ }. d5 f( {$ D6 w* q# p8 ?8 }
24軌2吋帶相粼磁跡/磁頭間的串音可能較大,純猜測而已。
. H+ r, Z* e! n& Y- U  @多軌錄音機的出現是配合了分軌錄音的技術。用多點話筒取音樂訊息,通過調音臺進入多軌機。後製作裡可能由各分軌再經調音臺,由錄音工程師調整音軌的平衡,最後輸出二軌母帶。( m# |9 W+ X2 m. a' u0 i* E2 x
錄音工程師的判斷直接影響了混音後的整體表現;如果24軌帶子還在,各軌記錄的訊息可以重新混音成為新的製作。' V# R8 B. M6 Y4 U
在數字錄音沒有普及前,多軌錄音機是錄音室的重要工具。
* z8 b( ?' O) I數碼化了後,多用硬碟記錄分軌資料了。其實數碼化的精神就在:記錄媒體是什麼不重要,有耐心用手寫,回到石器時代都沒關係,只要AD/DA過程能保真就行。所以數碼開盤機,數碼卡帶,光盤,磁光盤,及現在固態硬盤,就記錄數碼資料的工作內容,差異並不大。 STUDER D827會成為數碼開盤的第一代,也是最後一代,是可以預期的:因為技術再好,也無法突破磁帶為循序讀取的限制。同樣是磁記錄科技,用飛躍在磁盤表面的磁頭來突破循序讀取的限制,再用巨磁阻效應及貼近磁盤的技術,硬盤容量及讀寫速度都遠優於數字開盤機。; c2 w$ v& d$ H( V8 f
現在數碼錄音有各類軟件插件,用來製造各種模擬錄音機的效果,STUDER A800就是其中ㄧ個,由此可見STUDER A800在模擬開盤機中的地位!
, M3 A& X/ X- h, `: T我不是這個專業,以上純屬個人推測。
发表于 2012-7-16 07:53:54 | 显示全部楼层
yjwu 发表于 2012-7-16 05:56
! j& _: m: v/ e- J3 S) k# ~24軌2吋帶相粼磁跡/磁頭間的串音可能較大,純猜測而已。. K1 S6 Y& z6 l0 i9 V9 v4 }
多軌錄音機的出現是配合了分軌錄音的技術。用多點 ...
* R) L7 U& |, H7 C! k9 C
y版见解独到,本人补充解析一下“24軌2吋帶相粼磁跡/磁頭間的串音可能較大,純猜測而已”这句话,我认为当出现有串音的时候,那时候证明机器不在状态了,再说如果是先天性的串音,那么这个“串音”也是非常和谐的{:4_233:}
发表于 2012-7-16 09: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波仔 发表于 2012-7-15 20:41 7 {- P! o  L3 r8 {# d- b0 n
呵呵,是我没有把意思说明白。24轨当然要配合其专业的24路以上配套调音台才能发挥其作用的。而我所要说的立 ...
$ b6 W2 g$ }7 X8 h) h
如果用专业的24路以上的调音台把24路的信号调制合成立体声后直接用1/4带2轨机录音,效果如何?
发表于 2012-7-16 09: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头猪 发表于 2012-7-16 09:24
5 O! `3 e$ z/ S/ f; V( M$ l如果用专业的24路以上的调音台把24路的信号调制合成立体声后直接用1/4带2轨机录音,效果如何?
4 t& o( y/ x" J4 t1 q3 F
这样出来就是正宗的两轨母带了,效果当然是好的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1: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仅从24轨2寸磁头、磁带跟1/4寸2轨的简单几何参数比,24轨2寸确实没有1/4寸2轨有说服力,但是,2寸磁带的性能参数就不是1/4寸的磁带能比拟的,同样,24轨磁头的每一轨磁头的录放性能也不是1/4寸2轨磁头的任何一轨的录放性可以能比拟的。
发表于 2012-7-18 23: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大家都来玩两寸机器啊{:soso_e10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23: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有机会,不妨可以简单的做一下这个实验:把24轨中的任意两轨与一个1/4寸2轨的机器进行录制后重放比较,我想定能收获不小。待我整理出他们具体参数的差异之所在,大家就会一目了然了{:4_214:}
发表于 2012-7-19 08: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2-7-18 23:42
! _. e+ O2 @" k% w& n2 S$ i5 c如果有机会,不妨可以简单的做一下这个实验:把24轨中的任意两轨与一个1/4寸2轨的机器进行录制后重放比较, ...

9 s# E1 w* x/ v; ?二四轨比二轨串音难处理好多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08: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恰恰相反{:4_214:}
发表于 2012-7-19 09: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担着折櫈来学习
发表于 2014-1-11 2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题目一年多没人讨论了,仅从听音乐的角度,不是用于现场录音,多轨机有必要吗?有经历的朋友可分享经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5-14 22:45 , Processed in 0.0619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