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2-1-24 14:09 编辑 f8 t7 R$ E8 o5 f/ }3 b
8 ?: ~' S7 x K" F7 e
雷振邦(1916-1997)是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付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16年5月,雷振邦出生于北京,满族人。由于家庭生活比较优裕的,使他很小就接触到京戏。七八岁时,便能哼唱京剧小段,还能用胡琴拉京戏以及一些歌曲。7 K6 s% U2 V' ]+ ^9 y$ P9 P' C
1928年9月,雷振邦来到沈阳奉天公立学校读小学,后入南满中学。在音乐老师的熏陶下,雷振邦学会吹得一口动听的口琴,加入学校口琴队,并成为该队的指挥。他常把一些歌曲改成口琴合奏,并指挥演出。
/ M! u# |. G% `! k% p6 T/ r2 H' l 1939年1月雷振邦去日本求学。在东京,他进了日本高等音乐学校作曲系预科。不到半年的时光,雷振邦便完成了预科专业,校长允许他跳级,转年便成为作曲系本科学生。: ?. ^- _3 l1 O5 K7 o# |
1943年雷振邦回到祖国,先后在北平女子中学和惠中女子中学做音乐教员。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在课余组织起一个五十多人的业余交响乐团。' Q* n# Y' r' z: ^& Q7 x9 S
雷振邦曾把中国古曲《悲歌》改编成管弦乐的曲子,供业余交响乐团演出,这是公开演出的雷振邦的第一部作品。9 e0 u' L3 r+ W
1949年6月雷振邦来到中国电影乐团从事专业作曲,从此踏入影坛。
8 t J, \$ u/ y Z0 L 1955年4月雷振邦被调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任作曲,此后他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0多年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一百余首。他坚持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创作了大量的形象鲜明,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扑鼻的生活芬芳的音乐作品,形成他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他为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景颇姑娘》、《芦笙恋歌》等谱写的乐曲,都具有上述音乐特点。2 v4 e, O% L. l0 V7 \3 Q: [! D
1960年在第二届百花奖中,他为影片《刘三姐》的谱曲,荣获最佳音乐奖。以后他为影片《冰山上的来客》、《吉鸿昌》和《小字辈》谱写的乐曲,也分别在1964年和198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举办的第一、二届“小百花奖”中获最佳作曲奖。
$ z5 Q5 I- a2 H 几十年来,雷振邦创作的故事影片音乐主要有:《董存瑞》、《马兰花开》、《芦笙恋歌》、《花好月圆》、《五朵金花》、《金玉姬》、《达吉和他的父亲》、《刘三姐》、《万木春》、《冰山上来客》、《景颇姑娘》、《战洪图》、《钢铁巨人》、《暗礁》、《吉鸿昌》、《小字辈》、《幽谷恋歌》、《明天回答你》、《精变》《赤橙黄绿青蓝紫》、《东方大魔王》……还有82集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等。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曾经风靡全国,广为传唱,成为人们喜爱的经典音乐作品,他不愧为是我国影坛深受观众欢迎的著名电影作曲家。! d! ]2 I0 w- Z" d" c
雷振邦的歌
/ P! `- |/ X/ Q6 r& V) q# C9 J T 在闽西大山插队生涯寂寞的长夜里,油灯如豆,雷振邦的歌是小知青开口可得的慰藉;在繁华喧嚣的都市左奔右突的旋转中,彩灯迷离,雷振邦的歌是几代人放松节奏的选曲。岁月流金,岁月留情,岁月神秘地潜藏在一首又一首的歌里……
" j/ v7 H/ e: I" t' { g 唱不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唱不完“蝴蝶泉边好风光”,唱不完“阿哥阿妹的情谊长”……旋律如季风如晨风如晚风,优美地拂过白墙绿草,摇曳着火树银花,然后沐浴着我们微微发烫的面颊。
8 W2 G2 M4 u% P9 J% q. r6 P& k 在遥远的油灯和星光里,在和暖的阳光和霓虹里,在VCD和老水车的共舞之中,雷振邦总是微笑着来又去,去又来,像一朵难以消逝的浪花在蔚蓝色的大海里开了又开……
0 \% r$ }0 _" w6 m 永远的音乐,永远的雷振邦
* E, |+ s: \0 J# W+ @* Z% F 其实什么样的音乐,我都喜欢,比如周杰伦,他的东风破从旋律到歌词,都尽显才情,“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虽然他唱歌时有人说像含了萝卜,吐词混浊而含忽,但我想每个音乐人的表达是不一样的,有时漫不经心的随意哼唱似乎更能真实体现表面酷酷的现代年轻人的内心丰富世界,各种风格,百花齐放,又有什么不好呢。再比如一些主旋律的歌曲和歌手,也是我喜欢的,《我的祖国》、《青藏高原》、《天路》等,每次听到这些音乐响起,心灵得到空前的洗涤和震荡,一种爱国主义情怀让人昂扬而激动。$ P1 f$ A! K) {3 d( \. ?' i
但有一位音乐人,从他的作品到他的为人,到他严谨的生活态度、创作态度和不变的音乐追求,值得我们服膺与尊敬,他就是雷振邦,我国著名的电影音乐大师。
_9 A5 R% c9 I, z% Z L. K 说起他的电影音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直到现在我只要听到他的歌曲,《怀念战友》,都会热泪盈眶,毫不夸张。在冰山上,当我们的战士冻死在边界时,手里仍然紧紧握着自己不能松开的步枪,凭空高潮迭起地响起那具有新疆塔吉克族风味的激情旋律,充满悲痛和心痛,充满无限怀念和追忆。“啊-----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太打动人心了。所以有人这样评论雷振邦,说如果他没有对战友浓厚的感情和那种撕心裂肺的经历是不可能写出这样直逼心灵的作品的。而对于《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另一首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在感情上音乐诠释的层次更显丰富,每个人哼唱它时都会随着自己的心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1 v) I0 w' n% @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一直在听着他写的那些经典老歌,当听到刘三姐甩开清亮的嗓子唱到“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只因那年发大水,山歌塞断那个九条河。(众人合)”心里无比的痛快和淋漓尽致,莫老爷请来的三个酸秀才贼目鼠眼的小调刚落下声音,众乡亲的合音辅天盖地而来,那种气势真是大快人心,所以中国大地在那个时候是多么需要这种音乐啊。雷振邦利用广西特有的民族曲调,经过自己艰苦的提炼加工,就这样创作出一首首如此旋律优美、生活气息浓厚的民歌。
6 U# d3 f+ q) G% H0 r" W; ]1 q 我看过他生前的流水日记,那上面一本一本地记录着他每时每刻在做的事情,其中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采风、整理、谱曲。# H- N* B M+ W% ?" G
从1955年到1980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多达一百余首,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芦笙恋歌》、《景颇姑娘》、《达吉和她的父亲》和《金玉姬》、《董存瑞》、《马兰花开》、《花好月圆》、《吉鸿昌》、《小字辈》、《赤橙黄绿青蓝紫》等40余部影片音乐作品。其中涉及白族、壮族、彝族、拉祜族、塔吉克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格,由此而诞生了大量形象鲜明,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民族地方色彩和散发着扑鼻的生活芬芳、地域风情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脍炙人口,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 l" M3 [8 v, R7 i% d* f 雷振邦出生优越、富裕,却始终坚信,音乐来源于生活,娓娓动听的民歌,使其音乐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无数个采风的日子里,他跋山涉水,历经边疆各种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从不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他去最边远的山区,找民间歌手喝酒对歌,只为把那些将日渐失传的少数民族音乐旋律记录下来。他的这种对艺术对音乐负责的态度是很多现在的音乐人无法比拟的。# h8 U8 s% I8 P2 T
只有在听他的作品时,才会有一种音乐大餐大快朵颐的感觉;只有他众多音乐作品从几十年前就开始流传至今,仍然经久不衰;只有他为电影注入音乐的灵魂,让鲜活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只有他穷尽一生的精力只为把中国各民族音乐艺术中的精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传承下去。- x4 W+ ?/ |( ]$ N1 y
虽然他已离开我们,但他和他的的音乐将永远在老百姓心中鲜活下去。
, e! F) F3 Y- J& Z& Y$ V5 V( @ 作品集:
6 R! x3 U9 \9 C, T; c 爱珠 (1985) .... 作曲3 Q; g( c7 t$ n y9 a/ T
东方大魔王 (1985) .... 作曲
( }0 C, B) l! @ _5 }8 G0 F4 g j 赤橙黄绿青蓝紫 (1982) .... 作曲
3 v$ w0 V4 y1 r0 S; z+ X# u 精变 (1983) .... 作曲7 i9 x/ x% p7 h/ o. z( K! J7 L
明天回答你 (1981) .... 作曲: A0 M3 f8 s5 E8 e: c
幽谷恋歌 (1981) .... 作曲( r+ N$ W- V$ X4 A; t. I
吉鸿昌 (1979) .... 作曲9 L, G4 P, O) N) b6 d$ ?9 Q/ l8 x' V) [
小字辈 (1979) .... 作曲
7 E: `3 `# B2 D9 f3 O 暗礁 (1977) .... 作曲/ r! y, F, ~. u3 u9 D2 ?" M
钢铁巨人 (1974) .... 作曲
; s2 X2 G" n6 Q 平原游击队 (1974) .... 作曲
- M# A& u! H3 C! U$ F 战洪图 (1973) .... 作曲 r5 X1 [/ S4 V$ E0 k
站洪图 (1973) .... 作曲. S! G( B( i( d- C5 u4 y: y# C( O
景颇姑娘 (1965) .... 作曲
( A& K' O( d" e 冰山上的来客 (1963) .... 作曲
. P2 b- o7 A% x 两家人 (1963) .... 作曲
! j* c+ Y+ p0 t+ q/ Z( z9 ] 达吉和她的父亲 (1961) .... 作曲- ?. w5 Q$ L- O m" b' b" C" {; b
万木春 (1961) .... 作曲1 Y% t. D4 M8 ?$ z- n# s X
鸿雁 (1960) .... 作曲
- S4 r5 S# A! ]" ?6 _4 Q/ x# Y$ a 刘三姐 (1960) .... 作曲
, [4 {' H. |( S) u1 e( @( | 墙头马上 (1963) .... 作曲
0 a, f* g' N, V+ e) S) S **青年进行曲 (1950) .... 作曲& ]3 B1 ]- I2 L: Y5 i7 w! I% p
金玉姬 (1959) .... 作曲
/ Z. K G* y1 f2 O$ z9 ] 五朵金花 (1959) .... 作曲- I/ e5 Y$ }' L' J: N) E
锡城的故事 (1959) .... 作曲2 m4 ?! Y* x$ N* l4 [. Q4 q
笑逐颜开 (1959) .... 作曲 g1 Z$ L5 _" r' L: J$ w
花好月圆 (1958) .... 作曲8 j: i9 } C0 f7 G5 \( `- \
女社长 (1958) .... 作曲
7 s# \; F4 S U! b: t3 E 水库上的歌声 (1958) .... 作曲
1 l8 X C& U: M7 z 徐秋影案件 (1958) .... 作曲% r, V& }/ j$ a5 U) O$ l
国庆十点钟 (1956) .... 作曲7 j: X/ ]( ]3 N' ^! }
马兰花开 (1956) .... 作曲
2 L: ^* a6 Q% X+ g; Z 芦笙恋歌 (1957) .... 作曲
9 ^) y8 B" u$ E. g4 I 董存瑞 (1955) .... 作曲$ ~/ O" S& V* u. v5 m( }
悲歌 (1943) .... 编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