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的声音上的明显区别是高/低八度嗎? 錄音機是過帶速度固定的裝置,與黑膠固定角速度不同
$ ~, \9 {; n- k6 F& E* g. G
0 z3 F! n/ X7 }/ d錄音機的兩個盘只在供帶及收帶:盘帶愈多,盘帶半徑愈大,轉得愈慢. 所以盘帶量(或錄音時間)也不是均勻分布在不同半徑的部位8 k; o) v( j) m: A7 d
在盘帶計時器還未普及前(如ReVox A77, B77),只有機械式的計數器,但它也可提供錄音時間的參考3 X# [4 T3 D- ~7 l
Nagra IV, IV-S利用精巧的機械(齒輪減速)把計時器結合在傳動輪上,可讀出30分鐘內(7.5ips/19cm/s)的盘帶計時! G- h% O$ @8 T( @( H4 a8 F
沒有計時/計數器的盘帶機錄音時要用磁帶半徑估計剩餘時間,當磁帶快用完時,通常讓人血壓上升" {8 E5 t4 _# k" r6 c/ H9 }: j; Z& ^
卡匣錄音機亦同
6 N; N; H! K g+ c
' P- J4 c+ Z9 \! e0 v7 a) S黑膠唱片角速度固定,所以外圈響應比內圈好 西洋古典樂交響曲結束的高潮,剛好是唱片響應最差的部分+ |1 l+ |9 m1 o" V9 e3 l2 L; T
% j+ ~2 ~+ w7 `6 n+ i! Y5 bCD轉盤不像黑膠唱片,CD的角速度內圈大,漸漸變慢,可以維持一定的資訊傳輸率
" ~2 n4 b7 C( {4 Y( X U3 ~/ o# r( M0 x2 c: T2 R2 B
其實黑膠唱片響應內外圈的差異的問題,不是當時的人未察覺,只是科技未進化到市場可接受的馬達轉速伺服機構,IC及直驅流行後,轉速伺服並不增加太多成本,CD轉盤就克服了這個問題,這也是IC電子產業Moore's law的結果/ W' t( i8 d) l
7 |) [& ~; c, ~- v9 G T3 @0 | u7 ^當然高燒的黑膠擁護者還是喜歡定角速度,極巨大轉動慣量的超級轉盤,直驅的電子脈衝則是敬謝不敏
8 u2 X& b2 c, o; t* d8 k' I惰輪驅動也有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