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1-9-15 01:36 编辑 5 B# U- A6 }9 z U- b6 L
! N: I, Q1 N: B8 b
6 m' s i6 m S$ V* t1 T q2 N) T" `铁芯是由软磁性物质制成的,当线圈中的磁场出现时,就会磁化铁芯。因此铁芯的存在使得磁场加强了,另外铁芯是高导磁的物质——磁体,这样大部分的磁力线就被限制在铁芯中流动;
7 q6 p- E& _/ c3 r6 P铁芯的底部开有一个小的缝隙,中间填充有非磁体。这样,磁力线在这里就受到阻碍,当缝隙与磁带相接触时,磁力线就穿入磁带中。由于磁带上的磁粉是硬磁体物质构成,这时它就被磁化,形成剩磁。- }" y7 L9 }. d
磁带在不断运行,这样,时间上分布的电信号最终转化成磁带空间上分布的剩磁信号,磁记录就实现了。
. S/ |0 X) C. R& q铁芯使用软磁性物质制造,原因是在无信号时磁头不能含有磁性,若已先有磁性,那它也会磁化磁带,形成一种错误的信息.因此,铁芯要选用剩磁很小的软磁体。; `4 ~" x/ \5 l% j
2、重放(放音与放像)" w: v7 R: s5 J! {0 R7 l' t* ]
重放是记录的逆过程,它也是由环形磁头和磁带一起工作。此时的磁带上已有节目信号(剩磁),而磁头任务是要读取它,因此磁头线圈和录音时不一样,不送电信号。
! v* f6 l9 N/ z; `: m当磁带运行经过磁头的缝隙时,磁带上的剩磁磁场也进入铁芯;随着磁带的运行,剩磁磁场的变化就反映成铁芯中磁场信号的变化;处在变化磁场中的线圈会感应出电流,这样,空间分布的剩磁信号就还原成时间分布的电信号。
3 ]- d- v9 ~& ] C( l0 i从原理上看,同一个磁头既可以完成重放,也可以完成记录,所不同的是给线圈通以信号,还是接收线圈感生的信号。实际上在普通的磁记录重放设备中,记录和重放磁头也是合一的,这种磁头称为“录放磁头”。但是,记录和重放对磁头的特性要求并不相同。重放磁头要求缝隙小一点,以提高拾磁灵敏度;而记录磁头则要求缝隙大些,以增加磁化能力。这个矛盾,对录放磁头来说只能以折衷方式来解决,结果使录放效果都不理想。因此,高质量的录放设备都设了单独的录、放磁头,这就有了所谓三磁头录放系统,即:记录磁头、重放磁头和下面要讲的抹音磁头。4 g3 L o1 \8 u* V* W
3、抹音' I' g- c& Q* J. a: r. c5 L2 d
将磁带上的磁信号消除,是为重新记录做准备。它的工作器件也是磁头和磁带,但与录放不一样的地方是,抹音磁头的磁头缝隙比录音、放音磁头要宽很多。
8 a) |4 L( ]8 ? F4 P消磁的方法有两种:直流消磁和交流消磁。
* T) V; C( {, S( Y4 F直流消磁就是给磁头通以强度大的直流电。这时磁头象一个强磁铁,它可以把磁带上的磁粉全部磁化到饱和。这样,重放这种磁带时,虽有磁场,但是没有磁场的变化,也就无法使线圈产生感生电流。这种消磁方法简单实用,广泛应用于小型的或廉价的录音设备,但最大的缺点是磁带上饱和剩磁会产生较大噪音,直接影响录音效果。+ b& X! ^: M: }, W; `+ U
交流消磁是给磁头通以强度大的高频交变电流。这样,当磁带通过磁头缝隙时,会被交变磁场反复磁化到饱合、退磁、再磁化……重复磁滞回线的过程。当磁带逐渐远离磁头缝隙时,交变磁场的影响越来越弱,磁滞回线也就逐渐收回O点,结果使磁带完全失去磁性。
3 b+ \* e0 z0 ^. g! `用一个比喻:直流消磁就是用浓重的笔墨把纸完全涂黑以掩盖文字,交流消磁则是用橡皮把文字擦干净,不留痕迹。显然,交流消磁法更优秀。( f$ S( D# }$ g/ n, j# x) U8 d
4、偏磁3 Q& E& X" _" K; q! W: g9 f
在初始磁化曲线中,最前面的地方是非线性的,也就是磁头施加的磁场变化和磁带磁化的磁场变化规律不成正比,这样就会带来信号的失真。偏磁的作用就在于使记录的信号加一个偏移电压,使它避开非线性的初始磁化曲线部分,只使用1到2的线性磁化部分,这样的录制的信号才不会失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