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5011|回复: 22
收起左侧

邵 頌 雄 《 樂 樂 之 樂 》 談 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的 藝 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6 10:4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1-16 10:51 编辑 , Z( g2 H, Y4 P9 |6 i% \$ x  m
1 V- K1 c( e6 z7 G3 J7 o: C2 i
轉自:& w7 Q  e7 z- D. U  U: K' b
. `% T4 a( M3 }2 J
明報網站 - http://premium.mingpao.com/pda/palm/HotNews2.cfm?cat=ja&File=vx001a.cfm&token=b218bc260b89c0&online=0$ l8 [5 D9 v3 p  k& K

/ s0 s# i7 B1 ]) V! n上 月 , 專 欄 作 家 、 《 黑 白 溢 彩 》 作 者 邵 頌 雄 在本版發 表 一 文 , 訪 問 國 際 知 名 的 中 國 音 樂 家 朱 曉 玫 ( 〈 由 一 席 話 激 起 的 思 想 漣 漪 〉 , 10 月 14 日 ) 。 今 月 , 邵 頌 雄 出 版 專 著 《 樂 樂 之 樂 》 , 談 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的 藝 術 。 本 版 轉 載 李 歐 梵 在 書 中 的 序 文 , 以 樂 迷 身 分 為 讀 者 導 讀 。% e! N0 a4 t# Q7 Q
) t7 k1 e# c( L! e, L1 R
邵 頌 雄 先 生 的 這 本 巨 著 , 是 作 者 繼 《 黑 白 溢 彩 》 ( 專 門 研 究 鋼 琴 家 霍 洛 維 茲 ) 之 後 另 一 本 驚 天 動 地 之 作 ─ ─ 我 用 這 個 四 字 成 語 , 一 點 都 不 誇 張 。 在 我 閱 讀 的 過 程 中 , 數 次 擲 「 稿 」 ( 我 看 的 是 校 對 稿 ) 而 驚 歎 作 者 造 詣 之 高 , 在 華 人 樂 評 界 , 真 是 無 出 其 右 者 , 即 使 在 音 樂 專 業 學 者 之 中 , 邵 先 生 也 不 遑 多 讓 , 自 成 一 家 之 言 。% Y9 M- f9 x3 O/ W8 _. G

" q/ R6 r4 O) \: c6 z9 y" h( ^此 書 只 探 討 一 首 名 曲 ─ ─ 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的 藝 術 , 然 而 內 容 豐 富 , 遍 及 巴 洛 克 時 代 的 音 樂 和 文 化 背 景 , 以 及 各 種 演 奏 傳 統 和 以 演 奏 巴 赫 著 名 的 鋼 琴 家 不 下 數 十 人 , 並 詳 細 分 析 他 們 的 演 奏 方 法 和 詮 釋 , 應 有 盡 有 。 我 讀 完 這 本 書 , 頓 覺 自 己 對 巴 赫 和 古 典 音 樂 的 知 識 增 加 數 倍 , 雖 對 巴 赫 的 音 樂 尚 未 登 堂 入 室 , 但 自 覺 茅 塞 已 開 , 可 以 用 另 一 種 心 態 來 聆 聽 巴 赫 的 天 籟 之 音 了 。
; }/ ?* g) U0 ]1 ^9 T3 `4 Q) c/ B0 e1 e" U/ h
為 何 只 專 注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z0 v6 @7 U8 U" b, `; a8 T
2 O' G; D8 H( O: X/ F. O' ^5 q
我 只 不 過 是 一 個 樂 迷 , 並 非 專 業 音 樂 學 者 , 但 邵 先 生 堅 持 要 我 為 此 書 作 序 , 我 自 認 不 夠 資 格 , 但 卻 之 又 不 恭 , 只 好 硬 覑 頭 皮 寫 點 個 人 的 讀 後 感 。3 j, z! N9 O9 H: @. A+ W+ d

) a  K; t. M& D% _, V為 什 麼 這 本 書 只 專 注 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 而 不 選 巴 赫 的 其 他 名 作 如 《 平 均 律 鍵 盤 曲 集 》 (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 二 者 的 音 樂 分 量 相 當 , 皆 是 登 峰 造 極 之 作 , 甚 至 後 者 ─ ─ 至 少 對 我 而 言 ─ ─ 更 有 聽 頭 , 而 且 名 唱 片 如 雲 , 供 人 選 擇 。 我 想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就 是 顧 爾 德 ( Glenn Gould ) 1955 年 時 那 張 驚 天 動 地 的 名 唱 片 , 不 少 人 就 是 因 為 這 張 名 盤 才 對 巴 赫 開 始 感 興 趣 。 我 個 人 更 偏 愛 巴 赫 的 《 小 提 琴 奏 鳴 曲 和 帕 提 他 》 ( 因 為 幼 時 學 過 小 提 琴 ) 和 6 首 《 無 伴 奏 大 提 琴 曲 》 ( 當 然 是 受 了 卡 薩 而 斯 的 感 召 ) , 直 到 最 近 才 開 始 接 受 《 平 均 律 》 和 《 郭 德 堡 》 , 但 讀 了 此 書 之 後 , 對 這 首 《 郭 德 堡 》 另 眼 相 看 。
% J. E4 o, S8 z6 I$ l% C0 ~6 ]% k# v, B
從 這 本 書 中 , 我 才 知 道 《 郭 德 堡 》 的 32 段 樂 曲 ( 主 題 兩 次 外 加 30 段 變 奏 ) 非 但 在 演 奏 技 巧 上 千 變 萬 化 , 而 且 內 藏 玄 機 , 其 極 複 雜 的 結 構 本 身 就 基 於 兩 個 數 字 的 互 動 : 2 和 3 ( 細 節 請 讀 本 書 ) , 難 怪 不 少 科 學 家 ( 愛 因 斯 坦 是 最 著 名 的 例 子 ) 特 別 喜 歡 巴 赫 的 作 品 ; 二 者 所 探 討 的 抽 象 結 構 是 相 通 的 。 這 不 禁 令 我 想 到 多 年 前 看 過 的 一 本 書 , 名 叫 Go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 非 常 流 行 , 作 者 Douglas Hofstadter 把 一 位 數 學 家 、 一 位 畫 家 和 一 位 作 曲 家 合 在 一 起 , 認 為 不 但 互 相 有 相 通 之 處 , 而 且 暗 含 與 人 類 智 慧 基 層 結 構 有 關 的 「 密 碼 」 , 我 讀 時 不 懂 , 驚 為 天 書 , 不 料 去 年 一 位 專 研 電 腦 的 科 學 家 朋 友 又 把 此 書 的 中 譯 本 借 給 我 看 , 我 依 然 一 知 半 解 , 但 卻 領 悟 到 邵 頌 雄 所 談 的 「 天 籟 」 的 深 意 , 甚 至 領 悟 到 巴 赫 的 宗 教 情 操 背 後 也 有 深 意 , 因 為 他 在 不 知 不 覺 間 , 為 了 榮 耀 上 帝 而 開 創 了 ( 或 繼 往 開 來 ) 西 方 音 樂 的 不 少 形 式 ; 沒 有 形 式 , 就 沒 有 藝 術 。
% r* H- T, }  u- `+ H: S
6 j6 Q- u2 E: y4 i3 F, K原 來 低 音 部 是 玄 機
: F. X% m! Y+ r4 ^; x4 z5 m/ ]/ F$ d, l: h' j  i, {) P
然 而 形 式 並 非 枯 燥 無 味 的 , 巴 赫 的 音 樂 之 所 以 能 感 動 人 的 心 靈 , 恰 是 因 為 其 複 雜 的 形 式 背 後 流 露 出 深 沉 而 收 斂 的 感 情 。 對 我 這 個 巴 赫 外 行 的 樂 迷 而 言 , 這 股 感 情 猶 如 一 池 清 水 , 清 澈 可 見 池 底 ; 但 卻 不 時 潺 潺 而 流 動 , 引 起 陣 陣 漣 漪 , 又 復 歸 平 靜 。 或 者 說 , 它 似 乎 在 一 個 固 定 的 空 間 中 活 動 , 從 平 面 轉 入 深 淵 , 時 而 又 冒 出 湖 面 , 而 不 像 一 條 小 溪 或 大 河 , 流 水 有 一 定 的 方 向 。 一 般 的 浪 漫 音 樂 好 像 有 故 事 可 講 , 像 一 種 敘 事 ( narrative ) , 所 以 一 般 初 入 門 的 聽 者 會 喜 歡 , 往 往 會 先 從 磘 事 入 耳 , 在 腦 海 中 編 織 一 個 美 麗 的 故 事 , 最 好 還 帶 點 激 情 , 例 如 柴 可 夫 斯 基 的 交 響 樂 。 換 言 之 , 一 般 人 先 聽 旋 律 , 旋 律 凌 駕 一 切 , 如 此 才 動 聽 。 巴 赫 的 音 樂 照 樣 有 旋 律 , 但 不 重 要 , 例 如 《 郭 德 堡 》 開 頭 的 那 段 詠 嘆 調 , 旋 律 優 美 , 但 更 重 要 的 是 往 後 如 何 演 變 , 這 才 是 《 郭 德 堡 》 最 精 彩 之 處 。 記 得 初 聽 此 曲 時 , 我 巴 不 得 再 次 聽 到 這 首 詠 嘆 調 , 但 似 乎 聽 不 見 了 , 直 到 最 後 才 回 來 。 讀 了 此 書 , 才 知 道 其 變 化 的 玄 機 在 低 音 部 。 本 書 引 了 顧 爾 德 的 一 句 話 : 「 正 正 是 這 樣 最 平 凡 的 低 音 部 , 成 就 出 最 不 平 凡 的 變 奏 。 」 ( 213 頁 ) 猶 如 從 池 面 探 望 池 底 , 原 來 幾 顆 清 石 的 排 列 組 合 可 以 決 定 水 紋 流 動 的 花 樣 和 形 式 。 如 果 說 這 30 段 變 奏 中 依 然 蘊 含 了 不 少 小 「 故 事 」 , 像 是 一 組 「 極 短 篇 」 小 說 , 那 麼 這 些 故 事 卻 是 循 環 式 的 , 從 一 個 轉 到 另 外 一 個 , 一 路 輪 轉 下 去 , 又 轉 了 回 來 。 對 我 而 言 , 它 恰 是 巴 赫 的 音 樂 聽 多 了 引 人 入 勝 之 處 。
( _) `) Z0 G  _" G& v" ]) A; l
2 k1 @8 P9 \9 @( X6 C- |9 N$ v我 又 從 聆 聽 少 數 的 此 曲 唱 片 中 聽 到 不 同 的 細 節 , 愈 聽 愈 覑 迷 。 但 因 不 識 鋼 琴 譜 , 所 以 不 知 其 真 正 結 構 形 式 如 何 , 只 能 從 各 段 之 間 的 銜 接 來 推 測 。 我 讀 了 本 書 才 恍 然 大 悟 , 原 來 是 各 種 2 和 3 的 組 合 , 環 環 相 扣 , 嚴 謹 之 至 。 對 於 音 樂 專 業 人 士 和 學 習 鋼 琴 的 人 , 邵 先 生 特 別 在 書 尾 複 印 了 此 曲 的 原 譜 , 可 以 參 照 。 邵 先 生 本 人 也 熱 愛 鋼 琴 , 雖 然 他 的 教 學 專 業 是 哲 學 和 宗 教 。. ^% y2 D, G$ a) U" s$ ]4 N

2 }7 M% @9 H7 M8 X" d$ Y1 L) W邵 先 生 解 釋 比 我 的 譬 喻 高 明 得 多 。 他 認 為 : 巴 赫 的 音 樂 是 一 個 大 宇 宙 之 中 包 藏 了 各 種 小 宇 宙 , 它 既 有 崇 高 的 一 面 , 也 有 世 俗 的 一 面 。 全 書 第 一 章 對 於 巴 赫 的 身 世 、 性 格 和 家 庭 的 描 寫 細 緻 入 微 ; 有 關 此 曲 手 稿 的 發 現 , 引 人 入 勝 。 巴 赫 對 於 家 庭 的 眷 顧 , 並 不 稀 奇 , 但 邵 先 生 卻 從 中 推 斷 出 《 郭 德 堡 》 並 非 流 傳 的 說 法 是 為 一 位 伯 爵 所 作 , 而 是 獻 給 他 的 長 子 30 歲 生 日 的 賀 禮 ( 見 本 書 第 一 章 第 十 二 節 ) , 可 謂 獨 排 眾 議 , 獨 樹 一 幟 , 令 我 信 服 。
; K1 n0 C  I% U' f  d2 f! Q0 e: s" p: |# _& j
讀 完 第 一 章 , 我 已 經 佩 服 得 五 體 投 地 , 特 別 是 第 七 至 九 節 的 「 解 密 」 , 剛 好 印 證 了 我 以 前 看 過 的 那 本 「 天 書 」 , 又 令 我 想 到 與 此 書 毫 不 相 關 的 一 本 中 國 古 典 小 說 : 《 三 國 演 義 》 , 內 中 孔 明 借 東 風 時 所 搭 的 祭 台 , 就 是 2 和 3 的 組 合 , 由 此 而 與 天 通 , 得 以 「 天 人 感 應 」 。 但 邵 先 生 比 我 更 上 一 層 樓 , 從 俗 文 學 進 入 詩 意 之 境 , 直 到 最 後 一 節 , 才 道 出 與 老 莊 和 王 國 維 的 《 人 間 詞 話 》 所 追 求 的 「 無 我 之 境 」 , 這 才 是 天 籟 。 原 來 中 西 的 藝 術 的 終 極 是 相 通 的 。
+ k5 h$ V6 a  ~, ?% b( l  {! t6 i, F+ Q- L9 Y) w: K3 [
32 之 數- z3 E; N$ e* Q2 m0 K
0 w% J  g) T0 \5 R
至 此 我 也 終 於 感 到 , 此 書 不 是 一 般 的 樂 曲 介 紹 的 入 門 書 , 而 是 一 本 由 淺 入 深 的 學 術 專 著 。 然 而 讀 來 毫 不 枯 燥 , 作 者 行 文 流 暢 , 用 這 首 名 曲 的 基 本 架 構 ─ ─ 三 章 各 32 節 ─ ─ 娓 娓 道 出 與 此 曲 相 關 的 資 料 和 學 術 辯 論 , 而 邵 先 生 在 仔 細 評 點 各 家 之 言 後 才 作 出 他 自 己 的 闡 釋 和 判 斷 。 第 二 章 較 為 專 門 , 但 所 佔 篇 幅 不 大 , 未 入 門 者 或 可 直 接 跳 進 第 三 章 「 細 說 錄 音 」 , 這 似 乎 是 專 門 為 我 等 樂 迷 及 「 發 燒 友 」 而 寫 的 , 列 出 各 家 演 奏 的 版 本 , 剛 好 湊 夠 32 之 數 , 內 中 列 了 顧 爾 德 的 版 本 兩 次 ─ ─ 第 一 ( 1955 年 的 錄 音 ) 和 最 後 ( 1981 ) , 顯 然 是 此 版 本 錄 ( discography ) 的 「 主 旋 律 」 。 其 實 邵 先 生 為 寫 此 書 , 找 了 不 下 一 百 多 種 版 本 , 最 後 才 篩 選 出 這 32 種 。 此 外 , 書 尾 還 列 有 數 十 種 英 文 和 德 文 的 參 考 書 目 , 作 者 用 心 之 勤 , 不 亞 任 何 專 業 學 者 。 所 以 這 本 書 不 只 是 為 我 等 樂 迷 造 福 不 淺 , 而 且 應 該 是 鋼 琴 家 、 鋼 琴 教 師 和 學 生 的 「 必 讀 作 業 」 。 即 使 此 書 譯 成 英 文 出 版 , 在 學 術 上 的 國 際 地 位 也 不 亞 於 其 他 第 一 流 學 者 的 專 著 。 然 而 , 西 方 不 諳 中 文 的 學 者 和 讀 者 , 卻 無 法 品 味 邵 先 生 流 暢 而 典 雅 的 中 文 文 筆 , 這 種 人 文 修 養 , 必 定 是 讀 了 萬 卷 書 之 後 才 能 達 到 的 。
! ]3 b9 l% U3 B  _4 d
0 I3 N9 G" C2 c6 y相 形 之 下 , 我 的 這 篇 拉 雜 粗 糙 的 序 , 實 在 不 登 大 雅 之 堂 , 也 對 兩 位 作 者 ─ ─ 巴 赫 和 邵 頌 雄 ─ ─ 不 成 敬 意 。) P0 q8 T+ F$ d

( s; Z! u' F% r6 v2013 年 8 月 25 日 於 九 龍 塘
, ?+ n; U) ~. C4 P( q0 H: [
0 E) {: j& l1 X( ^& j0 y( 標 題 為 編 輯 所 擬 )
7 s+ B7 a5 g7 i; ]  m  m2 u% Y4 o3 u: @; C" w2 ^" G( ]8 p
世 紀 . info . 關 於 《 樂 樂 之 樂 》 作 者. w0 V7 a. S' i0 {5 @
7 D( F" k; ^* G& `: C  J
邵 頌 雄 , 祖 籍 廣 東 番 禺 , 出 生 於 香 港 。 自 高 主 教 書 院 完 成 中 學 課 程 後 , 即 負 笈 加 拿 大 , 其 後 獲 多 倫 多 大 學 哲 學 博 士 學 位 。 現 任 教 於 多 倫 多 大 學 新 學 院 及 士 嘉 堡 校 區 歷 史 與 文 化 研 究 學 系 , 並 為 多 份 學 術 期 刊 及 叢 書 的 編 輯 委 員 。 研 究 範 圍 , 主 要 為 漢 藏 佛 學 思 想 、 東 方 哲 學 與 宗 教 文 化 。 至 於 古 典 音 樂 , 雖 非 作 者 學 術 工 作 上 的 研 究 科 目 , 卻 為 他 醉 心 的 藝 術 之 一 , 於 課 餘 不 斷 學 習 與 研 究 , 著 有 《 黑 白 溢 彩 : 荷 洛 維 茲 的 藝 術 》 。
/ x0 X% @. c; V: a: A/ ~3 w/ r. d# a- o; F! Z, H* e- z; A# g
[ 文 . 李 歐 梵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1:08: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圖是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CD, 是 顧 爾 德 ( Glenn Gould ) 1955 年 時 那 張 驚 天 動 地 的 名 唱 片。/ `; F5 B! b# J( J4 t
在下於本年6月4日在香港現場聽奧地利鋼琴家 Jorg Demus 的獨奏會,其中有奏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當我在現場聽 Demus, 憑記憶只覺 Gould 是明快、俐落,沒有 Demus 表現到的內涵和感情。4 g% ?: ]- j) S6 o4 Y) p
平時聽此曲似覺練習曲,在 Demus 的指下,變成了一首充滿音樂感,起伏多變,故事性強,內容豐富,高潮迭起的浪漫樂曲,甚至有些樂段像在唱歌仔、講故事!在1955年,二十三歲的 Gould 做不到。Bach 作此曲時,三十多歲,他未必料得到三百年後由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加上現代鋼琴的音效,把此曲昇華成一首多姿多彩的樂曲。
IMAG4985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1:17: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16 11:084 e  L1 Q2 N2 L. Z* I4 I! V
下圖是巴 赫 的 《 郭 德 堡 變 奏 曲 》  CD, 是 顧 爾 德 ( Glenn Gould ) 1955 年 時 那 張 驚 天 動 ...
5 r8 Z9 X- c  h+ b( K
Jorg Demus 月前來港的音樂會宣傳單張
jorg_2014_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16:07: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16 11:17
; u) {7 O4 r5 b1 L4 m; Q: e: X1 F" OJorg Demus 月前來港的音樂會宣傳單張
$ d; z3 ~, z+ f
感謝邵頌雄教授提供如此好書,在悠適的下午閱讀佳作,喫茶,懶洋洋,人生樂事也!
IMAG499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6 21:39: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書中末章講述三十一位鋼琴家演奏 Goldberg variations 的錄音,Jorg Demus 是其中一位。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8:28: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n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1-25 09:26 编辑 / m; t: `9 w- y# }) n7 I
HAUWAI 发表于 2014-11-16 21:39
4 @. Z+ P2 G. [( Z- l書中末章講述三十一位鋼琴家演奏 Goldberg variations 的錄音,Jorg Demus 是其中一位。
" ~5 X+ Q# i0 X' N, G" q6 p
$ ], J  }- {4 F6 S9 w8 P2 z2 W# q
顧爾德 (Glenn Gould) 覺得現場音樂會的觀眾與環境影響了他演出,寧取錄音,不但專注,還可重錄到完美為止。因此,在1964年他決定從此離開舞台,只演出製作錄音。
IMAG504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08:42: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5 08:28. r3 n1 P2 k! c" D+ K
顧爾德 (Glen Gould) 覺得現場音樂會的觀眾與環境影響他演出,寧取錄音,不但專注,還可重錄到完美為止。 ...
' a& R# s0 G% A5 b
上下兩圖是顧爾德在 1974年錄影彈奏巴赫 partita 之前的照片。2 q3 q1 G3 x+ r# ^! t
他在 1955年灌錄一舉成名的郭德堡變奏曲之前,在 1954年音樂會演奏同曲目有錄音,表現差得多,因為在翌年錄音之前,他逐個音符、指法、造句反覆研究,痛下苦功,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 Y1 {) {6 A$ i3 g# u+ l3 Z0 J由於他停止演出音樂會,在1955至1964年間的現場錄音成為可貴文獻,陸續有唱片公司出版CD, 水平參差,但是不乏精彩之作。
IMAG5039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17:5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書最有趣味是第三章,介紹三十一位鋼琴的家的 郭德堡變奏曲錄音。 邵教授聽過數十或過百郭德堡變奏曲的不同錄音,只選其中三十一位介紹,小弟喜愛下列的鋼琴家不在他的名單之內:
: j7 s* E: E. N& L# _* t9 W, @% d( e5 q' t% C, L
Michelangeli( r& J& E3 @4 S' d7 b6 ?" e! `
Horowitz& Q  a" Z- V6 P$ y& y- [
Richter9 E8 f; M3 \4 {( j9 B
Argerich
6 a$ T: [6 q! R0 N  C1 q' lGilels
3 K- U4 N+ W0 Y. }* A) r8 e/ f4 c2 b# s; ?; T9 o
除了主角顧爾德,他介紹的最有印象是以下幾位:
/ e" P. S0 @7 B. S% q1 ]
/ d% S4 @0 {, |$ v- E5 mWilhelm Kempff( m) E" K2 ~& H9 d$ c7 ?. ~
朱曉玫' e" `4 Z1 b( Q: ]4 _) d9 L
Daniel Barenboim
3 u# E) T' a/ y& K& q( mAndras Schiff
! }, f+ E( t% U& h5 L$ L4 kMurray Perahia
  R" ^# |  |; w# i$ O2 P+ T$ [. x3 Q& j% _& J( q8 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8:35: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1-28 19:06 编辑 0 [! O& z, q) z0 X" {  i4 t( w! K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7 17:58+ g5 @3 n& q. |1 {8 C  J9 O% x+ X
此書最有趣味是第三章,介紹三十一位鋼琴的家的 郭德堡變奏曲錄音。 邵教授聽過數十或過百郭德堡變奏曲的不 ...

9 ~  G3 K0 S! z) }% O- }  ]- b8 i! [2 g* a0 Z' F4 C+ U
讀邵教授對 Kempff 的聽感,是很合我心意的演奏,過去比較少注意 Kempff 的 CD, 可能由於他的含蓄、內歛,不適用於發揮音效剌激,少發燒友提及。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8:53: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1-28 19:05 编辑 . h& l2 D# }& |9 e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7 17:58, {& Y* `$ L5 R9 Y% \& B
此書最有趣味是第三章,介紹三十一位鋼琴的家的 郭德堡變奏曲錄音。 邵教授聽過數十或過百郭德堡變奏曲的不 ...

( o% i. T7 x4 M5 s( _$ h3 R& w" v, ~/ g2 [3 j
下圖邵教授對 Kempff 的聽感
IMAG5077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9:0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8 18:53
3 Z0 f2 Y4 Y6 v2 k7 Z! c5 k" L5 D. \下圖邵教授對 Kempff 的聽感
9 Y; S1 X' [+ ~0 A
坐言起行,立即在亞馬遜買了一套 Wilhelm Kempff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六十年代錄音,9CD
4140W80HKWL._SY400_.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9:33: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8 19:076 y7 S+ [3 T: a; B6 w& N
坐言起行,立即在亞馬遜買了一套 Wilhelm Kempff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六十年代錄音,9CD

# b" r, U% m! d" N朱曉玫 在中國大陸經歷了文革,從北京下放到張家口,損失了近十年,到西方深造琴藝後,四十歲才開第一次音樂會。
p798747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19:4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8 19:33
4 T1 P* |2 P: t% M朱曉玫 在中國大陸經歷了文革,從北京下放到張家口,損失了近十年,到西方深造琴藝後,四十歲才開第一次 ...
  ^3 f( h- Q3 |1 u$ Z
  D; y* B7 n. k7 P; `9 |, }
朱曉玫在本月二日於香港大學個人音樂會演奏巴赫作品,可惜錯過了。邵教授對她評價很高,視她為世界一級巴赫演奏家:
IMAG5078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8 21:04: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8 19:47
/ @; U) K4 p0 q朱曉玫在本月二日於香港大學個人音樂會演奏巴赫作品,可惜錯過了。邵教授對她評價很高,視她為世界一級 ...
- r$ L- a/ N9 C) K! L
想不到巴倫邦彈巴赫會在邵教授的名單之內,上文提及他彈貝多芬幻想合唱曲那種震撼、沖擊、力量,想也沒想到他彈巴赫也行。5 U, ?* ^! U3 z9 j1 }
是別開生面的演譯,把鋼琴管弦化,音效可能很對發燒友胃口喔!
IMAG508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10:04: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8 21:04
) p7 A) [; }8 [5 `! J$ r' J想不到巴倫邦彈巴赫會在邵教授的名單之內,上文提及他彈貝多芬幻想合唱曲那種震撼、沖擊、力量,想也沒想 ...
$ A% Q) ?- C$ e) n
在OTL 的 M9濾波電容大產底版面,分享了本月初 Murray Perahia 在香港的音樂會演出,他亦在名單內。邵教授形容他是注意每一音符、細節,不會出錯,可是沒有驚喜。
IMAG5083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9 10:30: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1-29 10:04
" q/ H5 J* J" ^& ^' ]在OTL 的 M9濾波電容大產底版面,分享了本月初 Murray Perahia 在香港的音樂會演出,他亦在名單內。邵教 ...
) H: x5 j8 e# v/ }2 M; j: X
在馬蘭士九與何、鄭二前輩之緣的版面,分享了十八年前用 Andras Schiff 的巴赫平均十二律 CD 試聽 Westlake TM3 揚聲器,該碟是在 1982年錄音,由於音效好,受發燒友歡迎。
3 T: ]& P6 u+ K+ c1 G邵教授比較上述錄音與 Schiff 近年重錄的,後者可聽到 Schiff 的水平提升了,可是仍未達至邵教授的嚴格要求。
IMAG5085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5-12 09:03 , Processed in 0.0703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