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 o" Y O% w/ I* v. Z' p; L
- u3 F7 a$ E4 t, M4 n8 l与巴赫同岁的巴洛克时代意大利作曲家多米尼克·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年10月26日生于那不勒斯。: x3 f7 B* n. @) `7 x; t
4 E+ P" ^/ P3 q* A7 | J斯卡拉蒂是知名作曲家亚历山德罗·斯卡拉蒂(Alessandro Scarlatti)的第六个孩子。16岁即任那不勒斯宫廷礼拜堂的管风琴师和乐师。他也曾受教于其父,后到威尼斯师从帕斯奎尼和加斯帕里尼。在那里认识了亨德尔并与之举行了一场羽管键琴比赛,结果虽不分胜负但却名动乐坛,由此也可推知斯卡拉蒂也是位羽管键琴演奏高手。18岁时随父亲移居罗马,曾以乐师的身份服务于波兰女王玛利亚·卡西米、丰特斯侯爵(Marquis de Fontes)和圣彼得大教堂。1719年移居葡萄牙,担任里斯本贵族教堂的乐师,以及国王约翰五世(King John V)的公主玛利亚·巴尔巴拉(Maria Barbara)的教师。1729年公主嫁给西班牙皇太子,斯卡拉蒂随之前往马德里,担任宫廷乐师,并在那里度过了一生最后的28年。6 f8 q) h- W; {/ j) b3 s) ^4 ]: V
% P$ m4 O5 Z+ ?3 a4 C
. b4 r; x/ w* {" f, ~* s$ B% u/ `
# m% w: V! k/ Z) s
0 ?* H) l9 J) ^7 J4 m, b8 e
0 ] w9 U9 m3 W8 {( J. \
! G5 E* v0 L1 a+ [9 y" b! n- R* K斯卡拉蒂是造诣很深的拨弦古钢琴家,但受父亲影响,前半生的作品主要是歌剧和宗教歌曲,16岁开始创作歌剧。后期开始大量创作大键琴作品。他一生写作了500余首钢琴奏鸣曲,大多数是单乐章,以单一的演奏技巧为中心构成,有的采用巴洛克式的二部曲式(AB),有的与巴赫的创意曲写法相同。斯卡拉蒂生前出版时称之为“练习曲”。这些作品反映了西班牙宫廷和民间的生活面貌,并融进了意大利的精神,丰富了音乐的风格,同时发展了键盘乐器的技巧和表现手段。 斯卡拉蒂的作品分别由意大利钢琴家朗戈(Alessandro Longo)、美国古钢琴家柯克帕特里克(Ralph Kirkpatrick)和意大利音乐家佩斯特利(Giorggio Pestelli)编目,分别使用三人姓氏第一个字母 L. K. P. 为标记。
( `8 m! J) b5 {
0 A3 }) p3 P& {' F) W
" `9 T. K1 G) v. ^" n
斯卡拉蒂的名字或许远不如巴赫、维瓦尔蒂、亨德尔等人响亮,但在钢琴音乐爱好者心目中却能占有不轻的份量。这是因为斯卡拉蒂的奏鸣曲虽然大多也以练习曲为目的,但比起后来以纯技术示人的车尔尼则可听性要高得多。因此今天的学琴者几乎都弹过车尔尼,而音乐会上却让斯卡拉蒂抢尽风头。 和大多数巴洛克作曲家一样,斯卡拉蒂也是位多产作曲家,作品有康塔塔、大协奏曲各十多部。但最有价值的是那500多首单乐章的键盘奏鸣曲。这些奏鸣曲带有典型的巴洛克时代特征:细腻、典雅,与巴赫的键盘音乐相比同样具有声部明晰、交响和谐的特点。结构上虽不如巴赫的音乐那么紧密、精巧,但旋律性强、富于歌唱性,在抒情上略胜一筹,听觉上更接近现代欣赏习惯。
1 K7 B! c+ [- Y, I; {& |9 w* N: e9 O
6 v" ]7 S% S7 j X
0 ?2 ]0 X; y6 M8 L
斯卡拉蒂的奏鸣曲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它们大多是演奏时间只有一两分钟至五六分钟的三段式,内容或清雅或灿烂或抒情可谓姿态万千,如一把撒在阳光下的珍珠烁烁生辉、色彩斑斓。在曲式上有的似巴赫的创意曲、有的像赋格,其中有几首还是包含了两个主题的古典奏鸣曲式。此外,他还引入了快速重复、双手交叉以及双音经过句的新技法,拓展了键盘音乐的表现力。虽然斯卡拉蒂还没有完全摆脱巴洛克音乐的时代特征和风格,不过从他带有新倾向的作品来看,说他是海顿和莫扎特等古典主义乐派的先驱应是当之无愧。 斯卡拉蒂1757年7月23日逝世于马德里,享年71岁。
* K. i; e B5 _# g3 K V; s+ Q
節目欣賞,請點擊以下鏈接: Ivo Pogorelich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G小调) T- E( j. A2 E
4 t, J! l# }3 ]3 K
" @4 F) I: l" I% C/ J5 f, ?* R; U6 ]; J7 r7 s# @% `0 B
i-lp.taobao.com8 R1 ]4 h8 ^5 j
4 e) n/ _( E: v7 a
+ x; f) |2 e+ w+ ~) R) F$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