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HAUWAI
收起左侧

原汁原味指揮 - 卡爾·伯姆 (Karl Bohm)CD與故事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07:30: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13 14:07 编辑 2 |, Z! V  E- @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2 22:25# |) _( e- y; v/ p; X' W6 S" ?5 o
伯姆在1971年與維也納管弦樂團合作灌錄了貝多芬第六“田園”交響曲,錄音師是 Gunter Germans,是演錄 ...

/ S: C( L7 |! o8 y0 V7 G9 L! I0 _( V9 H
# i* L) D; r5 t
伯姆奏來圓順、流暢,音符交待得清楚琍落,音色豐滿、溫暖。伯姆作風溫文,特別要提是維也納管弦樂團弦樂和管樂的金黃色音色,及泛音豐富的堂音。整體效果是樂音舒服,令人沉醉,不知不覺間,已聽至曲終。
7 y* U9 L, h6 N* _& c- D5 w伯姆的師父Bruno Walter 在1958年錄音的貝六田園,被大多數人譽為該曲的最佳版本,日本Sony 在八十年代出版原價3500日元的早版CD, 被炒至超高價。
8 ~; b* C  D9 ^4 o
" _5 x1 y# w- |' S. q8 j7 P! b3 x% ?. s; mWalter 奏來強弱對比大一些,有力感一些,音樂具有活力和劇力,另一方面,在幼細的樂段,他精雕細琢,效果細緻而精彩。音色方面,哥倫比亞交響樂團始終是造不出維也納般黃金的音色,奈何!
IMG-20141012-WA003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1:15: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13 14:11 编辑
0 V1 y$ z+ T6 T* V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3 07:30
2 k( E3 y& Z9 x2 W7 D5 w8 H伯姆奏來很圓順、流暢,音符交待得清楚琍落,畜色豐滿、溫暖。伯姆作風溫文,特別要提是維也納管弦樂團 ...
: Z/ G9 }4 u+ T1 h% E: z
4 c6 b5 x9 @: B! D8 Z
伯姆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西德版CD, 錄於1981年的數碼錄音,比上述同孖碟的"第六"的模擬錄音遲了十年, 錄音師同是 Gunter Hermans, 。/ l, y- b* x! u" o* C
“第九”一開聲,便覺聲音乾淨了,泛音少了,現場捕捉的微弱環境聲音亦少了,應是數碼錄音之故吧!猶幸,音色依然厚潤,不乏維也納招牌黃金音色,音頻平衡而耐聽舒服,低頻與動感亦是高水平。
$ g, w' \0 `' T5 ~' X伯姆的演奏不慍不火,激情和爆棚的表現會適可而止,不像 Karajan 般沉溺和匠工。感受到伯姆的謙謙君子,懷著含蓄內斂的豐富感情。. g) ]9 F6 Y) V5 y+ w% {) |
曲中獨唱的人腳,粒粒巨星: Domingo, Jessye Norman, Fassbaender, 欣賞他們的獨唱,已值回碟價。
( j, N" B# ~, }3 ?8 f' H在下真糊塗,上周見 Amazon UK 有西德版出售,孖碟厚盒裝連郵費三百多港元,即買,還未收到。週末在家發現原來已有一套西德版,幸而好友劉博士樂於承接支持。
IMAG4600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1:5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13 14:12 编辑 # v# a' J8 F" F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3 11:159 S- w6 _' P$ i5 S% V; a
伯姆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西德版CD, 錄於1981年的數碼錄音,比上述第六的模擬錄音遲了十年, 錄音師 ...

0 }; ~2 d6 Y) Z6 c( B  q# Q2 E* i( Q3 n, {: [1 t, H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有多重要?在CD出世前,設計CD的容量,設計者便是從這樂曲的長度來決定CD的下載量,避免如黑膠唱片般,要分兩張裝載一首樂曲。在1982年,供應第一張試聽CD,內載的便是 Karajan 指揮的貝九。& k' R$ m" @! D/ I7 L: w4 v
錄音經過了這麼多年歷史,貝九的錄音無數,很多資深樂評家都認為 Furtwangler 指揮的是最好。他在1937至1954年間傳世的錄音至少有九輯,其中以在1942年3月於柏林的音樂會現場錄音被認為最好。該段錄音部分有拍下錄像,因此可証實演出者的身份無異。
0 G! Z% O# k- A  Y在下擁有的是Music & Arts1990年美國版:
IMAG460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1:57: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3 11:51
) m/ Q- k( e  i: V1 Q. L5 b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有多重要?在CD出世前,設計CD的容量,設計者便是從這樂曲的長度決定CD的下載量,避免如 ...
5 Q7 W" {& n: [" M
封套說明音源是德國電台系統的 Magnetophon tapes made by RRG,技術如何?有待紅燈記兄說明。
IMAG4602_1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3 12:38: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13 14:16 编辑
$ D% X' R* w/ b1 {% ]! A! h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3 11:57
5 }+ p/ ^$ |( ~' \封套說明音源是德國電台系統的 Magnetophon tapes made by RRG,技術如何?有待紅燈記兄說明。

4 K1 Q- e  c- j
1 f8 `6 P# c( S很多發燒友喜歡以貝九第四樂章試音,因為低頻、爆棚、人聲 、合唱頻頻出場。正如聽貝多芬皇帝,我聽多了,更喜歡聽貝九的慢板樂章(第三樂章)。Furtwangler 在此錄音演出中,猶如 Heifetz 拉奏的蘇格蘭狂想曲,千言萬言盡在弦聲之中。Furtwangler 抒發的音樂是有血有肉的,賺人熱淚,感人至深。在第四樂章,愚見以為男高音 Peter Anders 演出比 Domingo 好。需知道該年柏林每天在盟軍轟炸之中,樂師、觀眾們踏過頹垣敗瓦才得到達音樂廳,後來亦被炸毀了。每一場音樂會可能是人生最後的一場。怎會不盡情投入呢!  n# n0 C' X4 q
同年四月,Furtwangler 在希特拉五十三歲生日同場地再演貝九,曾被人誤作三月那兩場,後來有錄像澄清,此是後話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1:29: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3 12:38: @7 y" p3 J( E2 \( r
很多發燒友喜歡以貝九第四樂章試音,因為低頻、爆棚、人聲 、合唱頻頻出場。正如聽貝多芬皇帝,我聽多 ...
  K  H. q( J  E6 @$ f2 f
話。/ \4 X; R9 y1 n8 c. G2 d3 U& V
伯姆在1966年與柏林管弦樂團灌錄了莫扎特第三十六“Linz"交響曲,Linz 是奧地利一 地方名,莫扎特為該地的伯爵作此曲,因而得名。6 h4 o& l1 |! |& Q3 W% \/ i
DG 在八十年代出的西德版CD:
IMAG4605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1:47: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4 11:29
7 P$ z# V, r6 W6 j7 b話。8 V" c8 J- A7 t3 }: ]/ t# U0 q7 k
伯姆在1966年與柏林管弦樂團灌錄了莫扎特第三十六“Linz"交響曲,Linz 是奧地利一 地方名,莫 ...

9 a9 `5 v3 w0 J7 S- U該曲的錄音音色溫暖豐滿,泛音豐富,有類似維也納的黃金音色,低頻充足。伯姆奏來是一貫的順暢和富有音樂感。特別是第二樂章行板,聽者會覺得優哉悠哉,載浮載沉在音樂水波之中,是很“嘆世界”的,享受音樂音響,莫過於此。
' O$ q* s2 P$ c( ]同碟的第三十五和三十八交響曲,在1960年錄音,音頻平衡的低頻少了,是頗影響享受音樂的。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4:2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4 11:47
1 ~3 G' E( _( C' Z3 x3 u該曲的錄音音色溫暖豐滿,泛音豐富,有類似維也納的黃金音色,低頻充足。伯姆奏來是一貫的順暢和富有音樂 ...

9 X" \/ E7 J0 N' u* Z3 G; K) ]$ Z5 [Bruno Walter 指揮的莫扎特第三十六 Linz 交響曲的雙聲道錄音製作於 1960年,CBS-Sony 在CD上市頭一年1983,便在日本出版 Walter 的CD,可見Walter 在日本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IMAG4606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4:23: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14 14:34 编辑 2 L! J) g6 h# T% Y3 [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4 14:21% t" x$ `% ?% d7 F& X1 v) o7 \/ L
Bruno Walter 指揮的莫扎特第三十六 Linz 交響曲的雙聲道錄音製作於 1960年,CBS-Sony 在CD上市頭一 ...

" j( T! s3 n& T7 P' I
: R) N, W) q) Q- ]頭版是原價3500yen的中圈有膠凸字版本:
IMAG4608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4 14:48: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4 14:23: h, a4 Z1 D" m' V( S. u$ W
頭版是原價3500yen的中圈有膠凸字版本:
* l+ C$ ?8 ~* b5 M" ~
相比於伯姆,Walter 的演奏抑揚頓挫的對比大一些,起伏大一些,節奏感和力感強一些。Walter 是一貫地在幼細的樂段包括有獨奏的,精雕細琢,把樂聲造得細緻玲瓏,可是在第二樂章則沒有伯姆那種效果。Walter 的第三樂章小步舞曲的節奏感好,令人聞歌起舞,伯姆的則比較平鋪直敘啊!
发表于 2014-10-14 18: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0:18: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OTL 发表于 2014-10-14 18:13
6 d: q( c" [+ Z- G1 t% g

; x5 h6 H+ L0 U0 V伯姆另一名盤是莫扎特郵務號夜曲 KV320, 此曲是夜曲與嬉戲曲系列的最後一首,如其他多樂章的薩爾斯堡夜曲,此曲有七樂章,包括兩章小步舞曲,第六的小步舞曲採用郵務號樂器,因而得曲名。! S3 M+ `' S2 ^
在十八、九世紀,歐洲郵遞員會吹郵務號,提醒馬車或途人讓路給郵務傳遞優先,但是很少用於奏樂。
- {4 ?6 u# J' r2 J3 {  g郵務號:
330px-Posthorn-echt.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0:5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5 10:18! ]- N2 L/ c* T/ x
伯姆另一名盤是莫扎特郵務號夜曲 KV320, 此曲是夜曲與嬉戲曲系列的最後一首,如其他多樂章的薩爾斯堡夜曲 ...

' V1 Y$ o$ S# y& S該曲在1971年錄音,夥拍柏林管弦樂團,DG 在1986年連同小小小夜曲出版 CD, 近日在 Amazon UK 網站以百多港元買了西德版:
IMAG4612_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2:33:4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HAUWAI 发表于 2014-10-15 10:57& p' }+ n4 o* }- ^' Z* ]
該曲在1971年錄音,夥拍柏林管弦樂團,DG 在1986年連同小小小夜曲出版 CD, 近日在 Amazon UK 網 ...

3 m! `3 [3 ^$ I& [* w3 x  ]該曲有很多木管樂獨奏或小組奏包括長笛 、單簧管、巴松管等等,當然還有主角郵務號,配樂的弦樂、定音鼓在伯姆棒下,水乳交融,恰到好處。樂曲去得流、圓順,有一股黃金音色。此曲相比上述的交響曲,多了一份佻皮,為莫扎特的本色!
$ f0 ~- ]" l1 S; L音效方面,音色溫暖豐滿,細節豐富,泛音滿堂,低頻充足。音頻平衡自然,耐聽、舒服,同碟的小小小夜曲KV525 則低頻不足,形成聽感的中高頻偏多,破壞了自然的音色。
( d* z7 j9 o, }: [郵務號夜曲不瑰伯姆名盤!
发表于 2014-10-16 08: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1 13:02: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AUWAI 于 2014-10-21 14:29 编辑
- u1 ]8 B) `; ~$ o1 K! j
OTL 发表于 2014-10-16 08:14
9 S/ b& Q2 \3 p* v2 J: {
) D0 l8 {8 Q# n: Z
; ^" J/ D# |* {
另一張伯姆- 莫扎特名盤: 單簧管協奏曲 KV622 及巴松管協奏曲 KV191,與維也納管弦樂團在1974年錄音,CD 頭版是西德版,黃色的外盒頗漂亮:
IMAG4703_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5-16 20:56 , Processed in 0.0832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