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8572|回复: 22
收起左侧

卡座高档机的遗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7 02:4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大多日系高级卡座里机壳里装的满满的都是补品级的零件…4 u+ v" u3 W0 r9 ~8 T8 @
但很遗憾的是里面装大半的什么杜比多种降燥往往是用了更不好听基本都不用的功能!4 S2 s8 B' y, C+ e2 f0 s+ x/ R! W
可惜 可惜!
发表于 2014-8-7 22: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的卡座都有杜比功能,包括日系的和欧美的。要么就是用家的机器有某种故障不在最佳状态,要么就是卡座厂家的工程师脑子进水?卡座制造商要是搭载某种杜比是要从杜比开发者购买使用权或杜比认证的,那是要花钱的,花了钱做一些有副作用的功能?而且所有卡座无一例外都有杜比功能!杜比是有开关的,看用家的喜好,可以不用,厂家早就想到了,吃烧烤还有不用辣椒或孜然的,所以服务员往往都问问您是要五香的还是辣的,是微辣还是中辣亦或是大辣!!!!!!卡座做的还是比较人性化吧,至少比CD机要强太多,毕竟CD的功能大部分就是播放而已,音色或音质基本固化了,几乎没有调整的余地,但高级CD机还是有音色的可调之处,比如怀念的861SE等机器,欧美的原版带貌似都用杜比录音,那磁带上印着杜比字符呢。一句话,出原版带的公司对磁带的指标和各项性能了如指掌,考虑到一类磁带的频响和指标的限制,有的原版带公司甚至不惜成本用二类磁带的带基制作原版带啊。不用和不使用是两回事,但不能说那些功能是鸡肋!说起卡座我还是要表扬一下中道,中道卡座的声音独树一帜,这里自有电路工程师的心血和独到之处,但卡友们发现没有,他家的磁头设计和别家都不同(到底高明在哪我也不懂),还有一点,很多卡座制造商都是磁带类型自动识别,把磁带放进去,屏幕就显示这是普通带还是二类带还是金属带,但中道不是,他家是手动调整的,我就佩服中道这一点,因为很多玩家都用一类带模式录音,但装进去的是二类磁带的带基,这种录音模式很多卡座都实现不了,只有在磁带的识别孔上钻眼,但中道的工程师想到了,据我所知,很多原版带的录音就是用一类带模式录,但使用CRO2的带基,厂家没有说这么做的道理,我个人感觉应该是:用一类录音模式可以有较好的模拟声音,但有些音乐内容需要较大的动态,所以使用二类磁带的带基!尽管金属带的动态更大,或许是金属味道太靓所以没见过有金属磁带带基的原版带吧(当然也许是控制成本的因素),说的有点多,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14-9-20 23: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T-F900 于 2014-9-21 00:25 编辑
1 L3 A2 x; e# \: }3 p% e
2 W9 S& f0 F1 Q3 `8 @在我的印象中,1986年以前的老式卡座杜比效果还真是一般般,开杜比的同时高音和细节损耗不少,1988年以后出的新式卡座杜比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无论老式卡座还是新式卡座,如果只播放原版带,开杜比时高频细节都会损失不少,这也和原版带录制质量有关!
) R( d. o( b8 D2 N7 V4 _: ]1 e4 |4 E, @+ H& f
许多人玩卡座只是简单地播放几盘原版带,就把卡座的音质说的一钱不值,这是一个误区,是劣质的原版带拖累了卡座性能的发挥!- q0 u% u2 r5 @  N- J4 ^0 e
1 {* N" X1 t) i2 ^% c9 ?% I* {3 [
如何正确评价一台卡座的好坏,它的自录自放水平才是真正的评价点,首先说说高级的3HEAD高级卡座,均装备杜比,且有醒目的杜比B,C或S标志!: a7 {$ l8 @3 {6 K
9 P/ i4 [/ `1 ?, _1 N; b
这一级卡座如果也只是放市售的原版带,效果也好不到哪去,噪音大,声音发闷,动态小,清晰度差,再开杜比整个一个糊里糊涂的音响效果,几倍速复制的原版带也就是这个水平,拖累了3HEAD卡座应有的水平!杜比电路占据卡座电路的成本确实不小,难道它真是高级卡座的鸡肋?我不这么认为。/ G' A; L  _' c" Q- d# o1 R1 J
5 _. C9 ^$ ?6 m# I1 Y+ S6 t) U+ K
以A&D GX-Z9100系列卡座为例,调好CAL偏磁,9100我的习惯是标准偏磁多一个格,打开杜比C!最大录音信号普通带和铬带+4dB,金属带可达+6dB!只要别是太差的噪音很大的老录音,1986年以后的音像软件如CD或LP,其带前带后监听水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该机杜比C信噪比高达79dB!即使品质很好的普通带,开杜比C带前带后监听的压缩也是几乎没有的,除非录制完后放音时断开杜比C,才会感觉到高频夸张一些,但夸张的高频并不会影响整体音质,在小音量时比原信号高频延伸更强一些(听感不代表指标变化),大音量时加载杜比C,与原信号几乎是一模一样的,79dB的信噪比,几乎和其它品牌卡座压缩感更大一些杜比S相当,犹如卡座机放CD!使用SONY的顶级录音带SUPER METAL MASTER加载杜比C,动态范围和信噪比可以说是让人目瞪口呆的程度了!论模拟韵味几千元的CD机恐怕还真没戏!
# @7 s. M* a+ {8 j( G
4 d4 B: ?1 A! \. n# r6 d. q; z1 X这一级别的卡座比9100强的也不少,这些高级的3HEAD卡座自录放水平恐怕比一些开盘机还要强大,万元级以下开盘机自录放水平达到带前带后监听水平几乎一致的恐怕也不多。
/ a2 Z! S0 W9 U* F
1 l7 }6 T8 b+ P: R9 ]1 A7 W其实高级的3HEAD杜比,主要还是录制原信号后,放音时不开杜比,信号会比原信号高频亮一些,开杜比之后,录制的原信号加强的高频被抑制,还原原有信号,这是厂家的初衷,效果好坏,因人而异,也看机器的设计水准。当然您只听原版带加载杜比的话,那肯定是一塌糊涂!
' ^- u. c- T: ?7 C# m8 K( I; m1 m0 Q
我以前录制的CD信号源大多使用了杜比C!LP信号源有的加了杜比C,有的没加任何杜比,视LP信号源信噪比如何!翻录重要的磁带信号源不用杜比!听原版带也从来不用杜比!其实杜比功能到底用不用还是因人而异。
7 t6 d  j  G5 [# h; d% m: r6 E
发表于 2014-8-7 08: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不用杜比降噪等功能,喜欢原汁原味,那些感觉就是画蛇添足。
发表于 2014-8-7 15: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来不用杜比,哪怕是杜比S.
发表于 2014-8-7 08: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你的机器不在状态吧
发表于 2014-8-7 09: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问题的机器才有这种感觉
发表于 2014-8-7 12: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设备不可能无用,只不过用得不当罢了.
发表于 2014-8-11 11: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从来不用降噪系统
发表于 2014-8-11 18: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商业磁带80%都是带杜比B录制的,所以卡座带杜比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o# T6 R- s: m$ B
早期的卡座主要面对的是欧美市场,并不是中国。
发表于 2014-8-26 11: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台SONY  TC 2310卡座没有任何降噪功能,有一对小音频牛,声音一般.
发表于 2014-8-26 22: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jimmydjh 发表于 2014-8-7 08:092 ~" m; x% A, \5 \- {  E. w
哈哈,你的机器不在状态吧
2 W3 q7 m: y3 u; j4 q( V3 [4 ]
我同意你的观点,好的机器和再状态的机器录音、放音开杜比B是能感觉出来* i% ?" t  j# p* F# }9 `# ^6 Y
发表于 2014-8-28 22: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SC 于 2014-8-28 22:34 编辑 / }; D" U9 U' W1 n7 q* ~0 k- A* ]

$ {0 W! c. W7 J: U; [, ~4 ]+ o7 M我也同意你的观点!
发表于 2014-9-17 09: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hdeng 于 2014-9-17 09:33 编辑   }/ a6 \. Q; F& ?

" w, q( }/ z% ^杜比是显示该机的指标级别,开杜比会将好多音乐细节给杜比掉了,但音乐的背景宁静了,所以工程师都设置了一个开关,让喜欢听音乐细节的发烧友把这个杜比关掉,让喜欢听宁静的背景音乐的发烧友把这个开关打开。
发表于 2014-9-17 15: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就开,不喜欢不开!
 楼主| 发表于 2014-9-20 02: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nirvana911 发表于 2014-9-17 15:58; a- k. K; Z  |& U+ }7 J/ f" P
我的Sony 555ESJ就带有最高级的杜比S 的功能,所以我就很郁闷,这个杜比S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电路的,换句话, ...
2 g1 ?2 F4 \! l' b5 F
用了不好听啊﹗好似有些在被窝里说话般 唉可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2-23 20:04 , Processed in 0.0836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