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2783|回复: 9
收起左侧

問題解決了!A820抖晃率過高:煞車帶的些微摩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9 20: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4-6-29 23:27 编辑
2 }7 N" t- |& z
! j% `  {9 p: d0 t% y0 J9 i之前報導過救回來的A820仍有抖晃率過高的問題
+ D/ y  P# f1 J: K9 ?7 w後來發現供帶側張力臂總有週期性的角度擾動, 捲帶側則無. 用示波器也證實了這一點
. ~, X9 y0 L; t( d/ y$ V示波器的好處是有定量的數據可用, 推論是來自供帶盤的機械噪音, 擾動週期性與供帶盤的轉速同步' ]" V4 b, ?, Z; G* T0 s
先將煞車帶取下, 張力臂角度檢測器訊號都平靜無比!可見得在重裝煞車帶時, 有個角度煞車帶與煞車鼓有些微的摩擦, 累進到轉一圈時, 產生煞車帶跳動. P9 T( Y7 [! R. T' y1 j
5 _7 C$ }: e2 L! x5 |. \% V
這種問題在A810不容易被發覺- E: S9 T" q& x# n
2 u, p9 y! S6 z/ i9 i
7.5 in/s * 1.76s *2.54 cm/in = 33.53cm) j3 U* m9 K. T
; d% p2 i+ @; A7 d, W/ Q/ C; e
33.53 / 3.14 = 10.68cm ~ NAB軸心直徑   (帶尾測得週期約1.76秒); E7 c$ o6 \; V& `; [0 }9 D

) O  D$ l& s- \" Z; H8 L

1 z8 H5 A% V# O; H8 x19cm/s *3.04s /3.14 = 18.4cm (盤帶開頭磁帶直徑)& j6 X8 q, D: f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表于 2014-6-29 21:4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4-6-29 21:50 编辑 8 u$ n: Z, P- C5 h/ p% Z

6 Q; o( V5 k$ y& ^% Z" r
) s6 [1 S! L+ U' f3 a前面的帖子我就说了,问题的根源并不完全在于你前面的实验,你注意没有?A820正确的初始张力来源于供卷带电机,张力检测器和推带机构,你所遇到的抖动和诸多A820遇到的抖动一样,是在面向机器的左边张力检测器上的表现,试想:主导轴电机和压带轮以一个及其恒定的速度搓着磁带前进,只要压带轮完整,主导轴角速度恒定,这个搓力是恒定的,如果供带电机的的顺时针角速度异常,就会造成从供带盘到主导轴这段磁带的张力发生不规则变化,时而大时而小,这样就使得张力检测器检测到了抖恍,就会产生抖动。我这次在南昌一位开友的A820就是由于上带器结合部位的松动而造成的抖恍,处理好了以后非常好。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3: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4-6-29 23:30 编辑
8 x3 t* [* w7 C: E: \! Y
- R2 w! i4 M$ B5 H確實是真知灼見!!!當兩側張力臂角度差異過大時,就變成磁帶的抖動了。A80是否也有這個問題?用示波器量到的訊號,也可做為晃動大小的參考。沒有抖晃儀,這也不失為一種指標。
4 ]! X2 T+ E" y* u; X5 v* ?, ?* B+ R3 o$ `% c+ c  b: o; a3 w
關於上帶器結合部分,我記得原廠在捲帶盤與捲帶電機軸結合的過程有程序上的錯誤。照片中用一只螺絲鎖緊的圓形壓盤應該是凹面朝裏才對!!!(如最後一張照片所示) 我只更正了供帶側壓盤的朝向;捲帶側捲帶盤還上得緊,尚未修正。
$ L' @4 ~$ }3 R, ^$ ]' Q
) b* ~9 ?4 z, `2 t! q& o) W& J6 Y( N凹面朝裏時,可用這一圈來壓迫三個彈圈,壓緊電機軸心!平面朝內時,這平面會緊貼住軸心面,三只彈簧沒有發揮作用!這對14吋盤巨大的轉動慣量而言,這是帶動捲帶盤的良好機械設計。3 T! ~" o) {+ Y  W  G+ G8 d( X
8 |5 n, k/ ^: h  [; t
我在第一時間也認為凹面應朝外;等到捲帶盤無法鎖定時,才領悟其中道理。
5 N* [+ _+ @! l* h% q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3: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4-6-30 05:55 编辑
3 x0 ]3 r+ {7 R1 j* c  _: a2 I8 V3 Z0 T4 H
少了晃動,整個細節清楚了許多,雙簧管吹奏時換氣聲清晰可聞,弦樂四重奏也有綿密悠揚的韻味!可見走帶的穩定對開盤機有多重要。$ y- M# j. ?* L0 a
; f" A$ {6 J  j
我一直認為惰輪驅動的唱盤絕對沒有皮帶驅動的來得好,但是長久以來高檔的 Thorens TD-124, Garrard 301,還有許多專業的EMT唱盤都是惰輪驅動的?沒聽過,不好說。
3 L7 S" `) ]. J
  N& g( T' `) ~* z1 t* ~以前對惰輪驅動恨之入骨,是一台西德Dual早期的唱盤,78,45,33.3,16 rpm 四種轉速,使用單音的陶瓷唱頭,有78轉及33.3轉兩面唱針。無針壓調整,無抗滑調整;唱臂設計沒有考慮循軌誤差...聽到的音樂中的聲底是鼠籠式電機的運轉聲!!
发表于 2014-6-29 23:5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示波器非常有性格!
 楼主| 发表于 2014-7-5 08: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24.99美元標到的示波器,一般人不會買的。我則深具信心:破裂的只是液晶屏幕而已,當然用color sequential是這機器的特色,可以顯示紅,綠,黃三種顏色。液晶屏幕被敲碎,這個功能也毀了。9 X3 ^- j% K/ a/ L/ k
不過5D10數位擷取器還挺有看頭,雖然雙通道只有50kHz的採樣率,用在聲頻還行。時基從每刻劃0.5ms到50s,亦即水平軸最長可記錄500秒。
5 D" Z9 k8 u( Q" W當然買來也是壞的,花一些時間才弄好。主要都是開關的問題。
& B. E# d; w3 F( \2 I8 A可用游標讀時間差及電壓差,這次剛好派上用場。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0: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4-7-16 01:17 编辑 : j% q: Z2 W& [# W: D

" X$ U9 m" K# K8 A& G玩A820的痛苦,也是樂趣之一是:資料極少,自我探索的成分居多。還好一路從ReVox B77, A77, C270, STUDER A807, A810到現在這台A820,可算是循序漸進,累積的經驗都用得到。* B6 I: Q3 W+ w
A820強迫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張力伺服-煞車-走帶系統,環環相扣。這部分問題多半是機械性質的,光是懂電子電路還不夠。這個環節沒搞好,A820遠不如A77是極有可能的!(或許有許多A820的用家正被這個問題纏住,花了大筆鈔票,也不願被貼上凱子的標籤,只好悄悄地封存A820,或者趁價格還行,趕緊脫手!)( b3 O" B( a0 s" R
A820難搞,但搞好後就晉級到更高階的張力伺服。在A810不是問題的,A820上可能很重要。
  Y# i5 k( @4 S9 O& }' A/ z- b5 N6 B; o8 {; Q% q+ J
貼一個連結供參考' t2 ~% h' G9 j; m% C
http://www.theaudioarchive.com/TAA_Tape_Studer_A820.htm
% _8 p% C  x* \' yhttp://repforums.prosoundweb.com/index.php?topic=28504.07 i3 }" a6 L# S( N9 L3 D
http://www.analogrules.com/a820.html. o; P; l. p5 C. Y7 W& T6 d
http://www.analogrules.com/Studerindex.html
, ]7 P9 [+ d7 G, ?: ^- g# p" uhttp://www.analogrules.com; S0 g; `3 @+ ?0 C8 Y- J
http://www.whatsbestforum.com/sh ... Ludwig-s-Sound-Page# r% S$ }* K5 z+ S  r9 j1 Z
http://www.sonicscoop.com/2013/0 ... dnight-bob-shuster/0 a& a4 n/ _3 Q  O
/ M9 G7 i9 o6 G2 p
等搞不定A820的用家脫手,或許可以撿到便宜的A820,直上天堂。(不要像魔戒的故事一樣,得到A820這只魔戒就是詛咒的開始; ref: Der Ring des Nibelungen)7 x6 k: q0 P; E9 `
我的體悟是:用食指輕輕碰觸左右側張力感測滾輪,應該只有些微的顫動,抖晃率才合格。在這個前題之下,微調煞車帶位置,直到煞車功能回復為止。(我甚至認為:關鍵性的錄音可以先取消煞車功能,以求得最小的抖晃干擾。); W6 _! j' e  B0 v6 C$ n
! I4 U3 g. r4 j+ \( G
沒有儀器量抖晃率沒關係,用純粹鋼琴或管風琴錄音和你的耳朵就夠了,這些樂器有能力發出較少泛音的長音。
; i0 e% l  i, g+ w: s5 Q& T如果不確定煞車系統是否造成過高的抖晃率,先將煞車帶移除,看看抖晃情況是否大幅改善。5 o! q3 I1 a$ K5 b% k

' @1 @: I& V1 p, l9 D+ |玩硬件,要有能耐將機器分解,進行一級保養,再裝回去,才夠澈底。* s2 B1 t  j' R# q; S. F- \
: }+ Z9 [) L" o" M- T

: ]& N# {$ t/ w: H- o1 `5 G* I3 j& o/ `0 e1 g5 }5 u+ l

, e) g$ F8 e( K) Q. C9 X8 U8 y5 ]' ?9 i& B$ U0 G; r/ i

4 F, G2 G- r% P3 W: {' y# F6 @" u4 n" a) b8 {1 c
发表于 2014-7-6 15: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践出真知,yjwu版主不愧为专家,佩服$ b/ Y8 Z# |! K. C
没有抖晃率测试仪器,难不倒我们,咱们探讨一下可不可以这样来参考性甄别一下自己的爱机是否抖晃严重吧
( S! ^5 d* v" U) I8 [7 k9 s1、用爱机录制来自信号发生器的几个标准频率,分布在高中低频里,然后重放,输出端接频率计,看看重放后的响应频率是多少8 }, h& x# h1 e
2、用双踪示波器,一路看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另一路看开盘机录制后重放的频率进行比对,然后即可用示波器的功能进行分析,也能人工进行计算
9 V+ m- Z2 X% v. X& b3、如果把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兵分两路送给双踪示波器CH1&CH2,利用双踪示波器的X-Y功能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以此类推,把录制后的双声道(或者立体声)录自信号发生器的信号分别送入双踪示波器的CH1&CH2,在X-Y模式下低抖晃和高抖晃会看到什么波形?" E7 O2 h- j. S4 B$ A' [% w$ T
一目了然!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5: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4-7-6 15:107 [0 i9 p9 Q, r; q0 d
实践出真知,yjwu版主不愧为专家,佩服6 S3 L0 A% P: x. z; m" ^
没有抖晃率测试仪器,难不倒我们,咱们探讨一下可不可以 ...
7 q9 U- m9 j0 {2 R6 g
我不想這樣做的原因是:結果通常很難看,會嚴重打擊你對機器的信心,而且有些麻煩。如果連聽都聽得出抖晃,就不用搬儀器再去證實它了。
发表于 2014-7-6 15: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红灯记 于 2014-7-6 15:43 编辑
- [6 R1 i3 @9 b' \
yjwu 发表于 2014-7-6 15:20* x9 M8 m1 ?/ w' T8 s$ N" g
我不想這樣做的原因是:結果通常很難看,會嚴重打擊你對機器的信心,而且有些麻煩。如果連聽都聽得出抖晃 ...
) t& Q1 M: P7 m' B5 p7 J  G/ R

6 a$ w4 \" E" c/ L9 e' C有道理,不过玩家要有一个顽强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现实,否则的你的机器永远发挥不了最佳的水平,抖晃率达不到机器的最佳值,说明机器有病,病有大小之分,如不医治,小病会酿成大病,大病绝对不会变小病。搞专业音乐的从业者会听出一般烧友听不到的抖晃;而有的烧友,机器已经在抖晃中播放着磁带,而他因不知而踌躇满志为之四顾并沾沾自喜,其实有点类似自欺欺人、自己把自己蒙在鼓里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8-13 22:22 , Processed in 0.06974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