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6391|回复: 10
收起左侧

南瓜T NAGRA-T开盘机无音频输出故障的检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6 11: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一台NAGRA-T南瓜开盘机,在处理完其他故障后发现无论是做前级还是播放磁带,均有一个声道无声音输出。据机主反映:刚开始是一个声道的声音偏小,然后很小直至现在没有声音。经检查本机监听无论是内置喇叭还是耳机都能听到很好的双声道信号,输出电平指示显示左右声道信号正常。
- {& ^9 w* E# o/ A0 L* y: _播放一盘正常的开盘节目,用万用表交流毫伏档参考测试左右卡农输出端口的2-3端,有输出的声道2-3端有交流毫伏变动显示,而无声音输出的声道无任何数字显示。再用万用表的直流电阻档测量左右两路输出卡农口的直流电阻进行对比,发现有声音输出声道的卡农2-3端口的直流电阻是30欧姆,无声音输出声道的卡农2-3端口的直流电阻是0.5欧姆,处于短路状态,至此判定无声音输出声道的平衡输出的热端和冷端短路。4 a6 b5 f9 _0 n) G  o1 `
在电路板上沿着信号走向检查,发现每路输出都要经过一只保护继电器,这只保护继电器的作用是延时接通输出信号,避免一旦开机异常造成对后级的大电流冲击而损坏后级和喇叭。
' M' L9 F) D* a( k: w+ f' t0 r/ Y从电路图上分析,左右声道的平衡变压器的输出热端都接在继电器的常开接点上,常开接点的另一端接地;开机瞬间继电器动作,常开点吸合输出对地短路;系统MPU判别正常后将继电器的吸合电压切断停止给继电器供电,继电器动作常开接点恢复常开状态信号正常输出。7 m8 w  {0 o0 \
去掉继电器控制点的焊锡悬空,测试在机器开电正常的境况下,该路的常开接点没有释放依然短接,而另一路随着继电器的动作立即释放常开接点,原因就在这里了。
7 q+ y2 L3 f; _* v去除所有焊点的焊锡,取下继电器并小心地打开继电器的屏蔽罩和透明保护罩,仔细观察对比发现该路常闭接点粘连无法释放,原因不详。+ }- C5 t7 Q* l" {7 w# \
经酒精清洗并反复搏动弹力机构,触电恢复正常。装回继电器开机后继电器正常吸合,常闭接点释放自如。可是跟下来的试机发现这个声道还是鸦雀无声。
! m7 w  w6 G/ d: k: T继续检查对比,发现无声音输出的声道的卡侬口2-3依然测不到交流参考信号,用万用表测试的直流电阻是接近无穷大,天啊,问题又来了...
" D, M" _' a6 L5 i0 D顺着继电器接点往会查找,发现输出牛的输出端电阻无穷大,反复测试证明:该路的输出牛的次级无阻值,开路了。NAGRA-T是很经典的名器,价值不菲。假如是输出牛开路了,这个打击对机主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我也替机主捏了一把汗...
7 `! Q: v0 e" \" ?3 l) c) R8 m* v大家知道,无论是STUDER还是NAGRA,输出输入牛对机器的音色和价值相当的重要,牛短路或者开路的情况虽然罕见,但的确也有发生过,最常的发生的是引线断,要是牛的内部断了,后果就不用说了
3 M! J/ {5 \4 m0 v/ D, a& C# M/ E) A% |# T9 N2 m& ~* `5 t
DSC_0274_看图王.jpg
2 p0 m# C& D9 Y5 M7 H' ENAGRA-T的输出/输入板背面
9 E3 G6 P& q# V0 t2 a' Z
. j1 g4 f7 ~7 H( U( }  b" E" ] DSC_0278_看图王.jpg 0 j3 }' U3 Z* b6 f4 E& f
NAGRA-T的输出/输入板正面/ p# g/ n/ e1 g" k5 B) G1 t& s
要判断和解决问题,要先把牛拆下来,方能施展“庖丁解牛”之游刃有余的技巧,但是这个牛可真的牛啊,原来,南瓜T的输出牛,采用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分上下两个半圆杯相互罩在一起并在衔接缝隙进行焊接而成,其中罩的下半部分使用三颗穿心铆钉穿于屏蔽罩和线路板之间并注入焊锡,相当的稳固,要拆下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请看下图:
2 t& q* A' G9 M# i% u
9 v$ U# \% y7 u/ c" w: { 132522kjz9e69yeeee0pe6.jpg
: N9 ~+ E/ ~( f4 Y4 {) h% G/ {/ I/ z/ r/ p) |0 l) x
于是笔者决定先焊开输出牛的输入/输出引线,排除周围的因素,裸测一下这只牛的输入/输出线圈绕组,在剔除焊锡的过程中,发现次级绕组的热端引线掉了下来,原来是引线断了,事情出现了转机,有了希望的曙光,但是端口位于牛罩和线路板之间,根本无法触及牛的次级端子来判断次级线圈的好坏,更无法去修复引线,牛又拆不下来。还有,如果仅仅是引线断开还有希望,会不会线圈内部也断了呢,问题又来了,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 }) X1 D7 w: ^$ ?$ F于是找来大功率电烙铁试图剔除上下屏蔽罩的焊锡,试了很长时间焊锡没有溶解的迹象,原来这个屏蔽罩的面积较大散热快,并且貌似这焊锡还不是普通的低熔点焊锡,100W的直热式烙铁头点在上面10多分钟没有反应,屏蔽罩已经不可以用手接触了,这个方法只能作罢。6 K7 J5 b5 W2 g, a' R1 w
到五金店买来一把什锦锉刀,慢慢地将焊锡搓掉,真个过程用了近两个小时,终于打开了屏蔽罩,牛也跟着下来了' N+ n* d+ o5 Y

( W$ l/ l" w7 c7 y3 g, x DSC_0284_看图王.jpg
" a. g& K$ V2 @6 Q. d屏蔽罩的下半部分被空心铆钉牢牢地铆在电路板上
" _+ z' a+ @$ j1 r' h6 Z, r& f5 u0 J8 S8 [

. D. M. @; Q( ^7 ^3 D DSC_0283_看图王.jpg
" K4 k5 w1 v% a: r- H- m: C" `牛出来了
6 V/ P+ p7 L+ h& C  }: K0 z7 h: F取出牛,真的是次级的一段断了一节,用万用表测试,阻值正常牛市好的,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在敷接过程中发现NAGRA T的这款机器的输出牛的铁芯是环形,非高纯度无氧铜线而采用的是合金线很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好声牛不一定用EI铁芯和N个9的无氧纯铜线来绕制呢
* x( _! I6 W, K7 w  b# C  \" p2 @4 {8 ^# c
DSC_0286.jpg $ D: {- t8 o; L/ F5 `# R- v" B$ C, r* H

% K3 g, J% X# s2 f. d7 N  b  z% r! }; X+ Y1 o( A% d. D

9 h( q  A- |) `! z4 M1 \; M
& b4 l6 v+ F, ~" r# d4 u3 K- \+ |1 m1 x
未完待续...
( A! G' \& U1 o% K! }3 l
发表于 2014-1-6 11: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灯版主的描述;我感觉是输出线路受到高电压的冲击引起的触点粘连;并且引起输出变压器内部烧断;如果把变压器打开时可以重新绕制!
发表于 2014-1-6 12: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3: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hbqxcb 发表于 2014-1-6 11:55
; {; @; n& ?1 u5 O% |' w听灯版主的描述;我感觉是输出线路受到高电压的冲击引起的触点粘连;并且引起输出变压器内部烧断;如果把变 ...

9 q- b1 h! e9 E! F# {1 _这样的话机器就变废品了
发表于 2014-1-6 13: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领悟中……
发表于 2014-1-6 16: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aweiputi 于 2014-1-6 16:53 编辑
) z9 ^, ]5 `$ e, I, v) B! V1 F% W5 b+ b) O
支持版主+ K+ S6 t" V/ ?
 楼主| 发表于 2014-1-6 17: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daweiputi 发表于 2014-1-6 16:44* |& m6 O# F9 }6 A$ |9 P
支持版主
, E- s- `; ]% ^% S5 ^
您看得那么仔细,谢谢呀; l% ], i% S# b% ]
错字已经更正
发表于 2014-1-6 19:45:2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灯记 发表于 2014-1-6 17:12
9 p6 Y2 n  D8 B0 S2 l0 i% r) m5 U您看得那么仔细,谢谢呀
5 [- ~, X/ t4 @/ I* R( N错字已经更正

9 D# e5 B! B3 h: ^版主对电路分析的很透彻而且毫无保留的提供给大家学习我很敬佩您。
发表于 2014-1-7 14: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路清晰,先易后难,符合临床诊断程序。
发表于 2014-1-7 19: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手能力超强,技术精湛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只牛的四根引线如何准确的穿进线路板四个小孔又是一个大难题,是能给点儿注意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0-3 12:49 , Processed in 0.08233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