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2807|回复: 13
收起左侧

一次大胆的尝试-------雨果新专辑<<红英-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6 15:4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雨果公司这几年为黄红英推出的个人专辑不少,从<<初次尝到寂寞>>开始到现在记不清有多少张了,但听音印象中已将这个客家妹子的嗓音风格定格在适合表现小鸟伊人般的岭南民歌之类型了。不过这次推出的新专辑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曲目来看应归属于红歌一类,而且对于五十岁以上的老歌迷们来说,这些当年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潜意识里都已树立了一道难以逾越的标准线。& H5 s' ]* g7 ]5 p& K7 `
       像<<马儿啊,你慢些走>>,这首歌的原唱是当年北京战友文工团的马玉涛,而在我看来马玉涛的原唱就是此歌的标准,后人是很难跨越和突破的。还有<<老房东查铺>>,那根本可以说就是马玉涛的专利,或者说这首歌原本就是为马玉涛而作,非她莫属。而且,不说别的,就连当年为这些歌曲专门伴奏的北京战友文工团民乐小班子,现在全国恐怕都很难找到旗鼓相当或风格雷同的了。. j8 |+ x8 k$ H( Z+ ~7 P
DSCN0124.JPG
DSCN0126.JPG
发表于 2013-12-26 16: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当代人,根本就唱不出当年的那种气势,找不到那种感觉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5: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首曲的<<那就是我>>,由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作曲,词∶陈晓光。此曲在谷建芬所创作歌曲之中排名并不太靠前,留给我的印象依稀还记得当年是朱蓬搏或是殷秀梅演唱。《那就是我》,有人说它是通俗歌曲,有人说它是艺术歌曲,我则觉得这更像是一首思乡曲,人一旦离开故乡,对故乡的感情反而就会凸显出来。平心而论,黄红英的嗓音倒是比较适合表现这一类情调歌曲的,一份细腻的情感得以体现而令人释怀,此曲中的竖琴即兴伴奏很出彩,不受指挥约束的串串音符反而来得更为自如。
DSCN0129.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5:5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3-12-26 15:51 编辑
& X' o- [2 `% [; Q5 T$ Q; n: c) U9 b3 q+ g) J0 s
选自电影<<地道战>>插曲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原唱为邓玉华。邓玉华不简单,曾为几十部电影、电视剧配唱插曲和主题歌并录制唱片和盒带多集。邓玉华原唱的一系列歌曲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影响了中国至少两代人,如六十年代初她灌制唱片《毛主席来到咱农庄》、《毛主席是咱社里人》、<<映山红>>等,其中一九六四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所扮演彝族姑娘演唱的《情深谊长》最具有名气。& z5 b" k# \4 y6 {2 c
   比较邓玉华和黄红英的此曲演唱,明显能感受到前者质朴而富于穿透力,有种向上扬的感觉,后者则柔顺而多了一份修饰性。值得肯定的是,管弦乐的伴奏音效要比当年的电影单声道配乐来得更大气恢宏些。
2 L- X( z1 Z3 G+ |4 e! `( f9 {; C9 W( i* }( _  `: k1 a
a.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5:51:45 | 显示全部楼层
!!!
DSCN01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6 15: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3-12-26 16:15 编辑
4 v3 C& [5 \0 {- B6 m2 g
+ D. o% k* g2 F众所周知,诸如郭兰英、马玉涛老一代歌唱家所演唱的成名歌曲均蕴含有地方戏曲的元素而地域性特征很强,原本晋剧艺术表演出身的郭兰英所演唱的“清粼粼的水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便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同样出生于山西的马玉涛其代表作“老房东查铺”与“马儿啊你慢些走”、“看见你们格外亲”亦融入了浓郁的地方戏曲唱腔叙事风格,而这种独特风格的表现对于年轻一代歌唱家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及不可模仿性。5 {+ \% n: c8 G9 `
       听黄红英演唱的这两首歌曲,能感受到她在向这种个性特征努力地去靠拢、去韵味、去尝试,由此表现出演唱风格跨南北地域的、较宽的歌路子和不拘一格的潜质,而这是不易和十分难得的。# Q) B  }4 @/ `& h9 V, w
DSCN0131.JPG
DSCN0137.JPG
发表于 2013-12-26 16: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现在很多电视剧,现代的美女去表演五六十年代的,一点感觉也没有,真的太假了,恶心!我连看也不看
发表于 2013-12-26 16:43:26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饭的 发表于 2013-12-26 16:19
/ q2 L2 L. E: \$ V& \不是当代人,根本就唱不出当年的那种气势,找不到那种感觉

- y) b- }* c3 K; \4 x说得对
发表于 2013-12-28 18: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饭的 发表于 2013-12-26 16:19/ T# e7 Y* t6 [
不是当代人,根本就唱不出当年的那种气势,找不到那种感觉
! D' G' Z3 }- C  A' @) c
当年的录音设备比不得今天,可录音水平比现今并不差,有气势,有情感,出色的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心声,拿这个做标准,现今翻唱很难对味。
1 Z( O$ C0 Z& D    老一辈歌唱家现已少了气力,很难唱出那个味来了。2 A' f! E( J2 f- w9 F+ G
        没有办法的办法,凑乎地听吧,但愿后者能唱出接近前者的神韵。
发表于 2013-12-28 1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现在的女声和男声,向从嗓子里硬挤出来的一样,比念经难听N倍,真的无奈,时代造就了人啊!
发表于 2013-12-28 20: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不同,审美观不同,不好比~
发表于 2013-12-29 17: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典的就是经典的,经典的永不会因时而异。: T; Z6 k- D  I1 V+ L* k) l5 K
     郭兰英,郭颂,才旦卓玛,马玉涛,马国光,张振富,耿莲凤,吕文科,何纪光,蒋大为等等诸多歌者演唱的歌,当代歌者无人可比。为什么会是这样子,请大家分析研究。
! c* ?$ E# L# T6 }6 |     如今,翻唱成了风,一来说明那些歌曲在当今时代人们依然爱听,二来歌者也想沾沾老歌者的光,添点喜庆。
5 S/ u5 V1 k% c, B. y* ]3 z- F      
- {9 ]0 Q, n8 J# r( Q     如果真有本事拿出几首经久不衰,人听人爱的好歌,让人们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他的歌。
! F! @3 S$ N; ^( m3 _9 l/ p. _9 ]     黄红英的黑胶与cd我也有两张,不敢讲有多么让人感动或喜欢,也不过当成娱乐,听听而已。
5 h+ Y! I. W$ U" ?' A    【红英-红】怕是红不起来,还不如【黄孩子】却是红了一阵子。
发表于 2013-12-29 18:3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还得谢谢易有伍先生。8 O) y% X4 m) ^+ }- C
      雨果录制了大量的传统民族音乐,而且制作精良,录音效果上乘,称作发烧名碟,名副其实,毫不逊色。
3 `; X4 Z) O( c# H/ s9 b( @4 i( ~5 E
把我国经典的民族乐曲,甚至不少的地区性民歌及器乐曲,较系统,较全面的收集到了一起,传播开来,继承下去,真是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善事,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少不了在我国音乐音响史上需要大书一笔   。5 W; {) q" z3 ]) x. k
    易有伍先生,舍你其谁,倾全心身之力而为之,辛苦功劳实在不可没。
发表于 2014-7-24 12:0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雨果易有伍的心血之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2-25 15:34 , Processed in 0.08237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