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退烧!& E1 c! {. d$ Z6 E# z- w
; q& D/ u. }, g+ p原帖:http://www.av199.com/thread-555702-1-1.html
/ Y" {; d. s8 Z, ]" V
- r/ K. D8 h& H. _3 T' N' a3 h作者:JBL老罗
+ z4 \( K! g( M! K9 C8 \4 p7 l5 G" `) l1 Y5 o, b3 n
) _3 p1 x, @( ~( w 小弟从2010年开始接触AV、hifi,一路走过来也快4年了。目前小孩即将出生,随着最后一根喇叭线的到位,对音乐、影音器材的追求估计也将暂时告一段落,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退烧。回顾这4年来,每天都是在论坛、群里泡过。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败掉了不少银子,不过也收获了更多的喜悦。器材、听感在这几年中也不断上升,虽然是大多数烧友眼里的木耳朵,但随着家访、被家访、器材的升级等磨练,对声音的认识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至少现在可以分辨得出一些器材、线材的差异了。& ^! l. R8 E6 H, Z$ `4 u$ }
* R* {) o F# @+ J& T$ L
2010年,屌丝还不知道AV99,家电论坛、hifi023等论坛,只知道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甚至连淘宝都不会用。看了一篇太平洋的文章《它真够暴力,评创新旗舰多媒体音箱S750》后,被深深的吸引了。攒了近2个月的工资,购买了一套创新S750的多媒体音箱,堪称太平洋电脑网里的旗舰。在当时,能感受到环绕声和超越漫步者音箱的低频,着实让自己满足了一番。不过现在想来,那套系统的声音又薄又干、毫无细节,低频混做一团,已经听不下去了。8 @0 i2 D9 a- B- i3 T$ w) S+ b
% [- e' b) ~2 ?$ \
2011年,开始装修属于自己的新房。不顾全家人的反对,隔出了一个3.8*4米的独立影音室。现在想来,影音室还是小了,毕竟当时不太懂,没考虑到后环的空间。装修到最后,问题出来了。器材还没买,钱用完了。最后挤出了3万元设备钱,在山城影音定了一套L820三对和LC2,功放天龙2311,投影三菱77-11S,SVS PC12-NSD。超了一万预算,我的信用卡破处了。记得最开始用天龙2311功放推JBL的L820,在家里第一次出声的时候,全家人觉得蔡琴的歌声是那样的迷人,是电脑音箱从来不曾体会过的。当时因为装修还没彻底完工,因为还没有安装灯具等,幕布一直没有拆开。于是找来一床白色床单,用图钉定在墙上,也看了第一场电影《代号47》。虽然什么调试都不懂,连奥德赛都没走过,被SVS的瓦斯罐轰得头昏脑胀,不过确实感觉到跟多媒体不一样的感觉,AV入门了!3 b8 l, z7 g! a' |
8 c z5 _1 M) p7 ?/ D, Y/ K& r 慢慢地,通过和群友的交流,得知这个功放推这一堆喇叭很吃力,低频出不来,有点闷。经过到处打听,最后决定下手天龙4311。当然最直接的原因是发了一笔奖金。此时,2311在我家里刚好满2月。4311回来了,L系列焕然一新,配合瓦斯罐,可以做到拳拳到肉,裤管生风,本来应该刚好平衡了。可是烧友就是这样,群里人说什么信什么,就是不信自己的钱包。有人说4311好,有人说L820声音粗。这样一来自己心里又有了落差,觉得功放好了,似乎主箱又差了点,毕竟才3K多,总感觉档次差了点,越想越不舒服。
. m4 B' E4 k& h0 p) t$ x
4 b* X9 Y+ ]5 H 插入一段:有一次加入了一个重庆烧友hifi群,每天在群里都听见里面的XX今天买了一根喇叭线,用了好几千;明天谁又买了一根电源线,也是好几千;后天谁家里又拉了专线,效果又提升百分之几十;大后天谁又买了个几千元的钉,效果又立竿见影。完全不知道这群人怎么想的,功放动辄音箱价格5-10倍,线材比音响贵,或者几千元收了张绝版碟,感觉自己是火星来的。询问自己的L820和4311功放听歌如何,得到简单回答:垃圾。得到详细回答:AV和HIFI不能兼顾,必须要另外搞一套。于是,拿着2万年终奖到处寻找高人求搭配。不过群里的老烧都认为2万太少,配不出系统。因为自己当时小白一个,只认为音箱贵就行了,根本没在意功放,更不用说线材和避震之类了。
/ s6 v0 {; ^# X' c( U
n# c/ K! H5 T; @$ F4 {( N 本着少花钱的原则,自己随便在淘宝上买了套入门的hifi系统,一共才几千元,都是根据淘宝销量来选的。标准就是什么卖得最好,什么卖得便宜就选谁。配置是马兰士入门CD5004,淘宝上好评如潮的美诗X5胆机,还有后来购买的何氏LS3/5a书架箱,信号线和喇叭线都是卖家送的,标价也就100元左右,估计成本更低。 `: J8 X. M1 ?
2 f0 B8 g g5 v' V) V5 _4 i3 R 接前面一段:自己觉得AV主箱L820差了点,一咬牙,又在淘宝买来一对JBL4307。4系列作为JBL的监听系列,是可以hifi的,特别是中端的4429,号称AV,hifi兼顾的神箱。4307买来后,先用胆机推,基本推不动,低频根本出不来。而且当时也不知道脚架的重要性,4307一直都是直接放在电视柜上工作的。后来重庆一个烧友过来,收走了3个多月的一对L820,4307开始为AV服务。虽然看起来数字上还要大4个(4311-4307=4),可惜天龙4311也奈何不了JBL4307。特别是有一次我看钢甲铁拳的时候,最开始那一段音乐,低频完全出不来,闷在箱子里,声音好难听。当时还没有加入AV199论坛,还不知道天逸7400和声雅721等国产后级,只知道有个牌子叫ATI,有个型号叫3007,到处都卖3万多。当时也确实没那个实力去请他回家,所以一直没有加后级的念头。而且一门心思的想的是升级箱子,因为大多数朋友来了都是问箱子多少钱。。。。。。- v3 d R0 C/ v# c
" q$ {5 O7 A l S" y3 z! ~
4307比起L820,在细腻和密度上还是有很大的提身。群里的朋友一直说,中置是电影的灵魂,中置不能比主箱差。当时考虑了很久到底买个LSC还是买一只4307来当中置。由于我柜子的特殊性,4307竖着放中间要挡住功放,LSC却刚好可以嵌入到柜子里,拉上帘子就可以隐藏起来,而且听说LSC更适合影院,所以又把LSC搬回来了,同样,收走我L820的兄弟连夜赶来把4个月大的LC2带走了。
/ T3 |# [% a$ G4 ~" Z0 B& Y6 U
! l. |- {2 _! E1 @# `7 U# ^ 此时,群里又有人在说了,前三要一致,不然声音不好听。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又不舒服了,我前三不一致啊。于是,才买2个月的4307又出掉,换来一对LS60。可怜的4307,我至今都没听到它推好是什么声音。
0 A- B" W: I# i! ^
, ]/ s+ D/ g2 i: N) ~ 前三统一了,声音发闷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在此时,加入了武汉烧友群。群里有人开始推荐国产后级了。咨询多位高手,特别是参照了当时athos版主的配置,购入了声雅后级P721。
3 \- _9 C- n5 H$ j- A! z
8 c' n2 @: o! _* Y4 v$ \ 本来AV系统应该告一段落,可偏偏有一次带人去山城影音买东西,听到了SVS的PB13U,恰恰放的死神来了5断桥那一段。133寸的3D JVC3800投影,10多米长的空间,雅马哈3071带来的声场比起我家里基本上正方形的房间用4311,简直不是一个档次,虽然4311无论二手还是一手都要强过3071,可天龙声场确实没得雅马哈做的好。当断桥落入海中,那扑面而来的气浪就像水花溅到脸上,当时被毒得不得自己,回来就病了一个月,相思病。: n+ w. l4 l7 q. L6 n' y
4 b. y/ `( j I+ g: `! j! P
一个月后,为了痊愈,因为PB占地面积太大了,还是下手把他兄弟SVS-PC13U请了回来。 同样的,买走我L820和LC2的兄弟趁我PC13U还在路上的时候就来把PC12-NSD搬走了。7 @* ~1 |! e" J. n
( H, \% g/ J% d0 W% x 新炮回来后,不但连窗子,甚至连房子似乎都跟着摇晃了,那个炮的威力确实不一般。半个月后,新炮还带来了另外一个不速之客,那就是楼上的邻居大妈(楼下暂时还没住人),邻居告诉我,她老公心脏不太好。。。。以前她一直以为是他楼上在吵,去找过几次,结果里面也没发现什么东西可以让她的地板摇晃,后来才来楼下看看,从来没想到楼下还可以影响楼上。我只能怪开放商楼板修得太薄了。从那以后,我都尽量在10点以前看完电影,音量也开得很小,胡主席说和谐很重要嘛。& M M, K9 w' i0 G( ^* U% H
# U5 Y1 ~5 K: N6 i' z
AV的升级在半年内折腾太多,仍未结束,但是相对稳定得多了。至于后来4311换LX86,前后买来碧维视8078,sony BDP380\ 470 OPPO93\ PS3等蓝光机,SVS PC13U换成 SVS SB13U,升级为sony hw50es等都是后话了。
2 [4 G& r; x. S! M# x1 M2 q& x% }! Z! q. i e
现在说说hifi。+ o2 ^, d/ ?8 i9 T% ^8 u5 L5 M+ ?
; h8 c7 @5 V, m) h m5 G4 p 刚开始提到的一套系统,马兰士5004 美诗X5、随着何氏LS3/5的最后加入,这套入门系统终于完成。线材都是一些赠送的,换来换去也听不出个差别来。8 V% r1 t9 y* Y% z n
最先升级的是箱子。在多方咨询后,并且利用去香港的时候到香港也实物听了一下,最终选择了英国贵族的D1。因为我喜欢听人声,女声。都说贵族的声音带有一种妖艳,听女声特别舒服,所以选择了D1。
, Q6 A! b# N% y- U! h
; X r, h0 q# T2 p4 ^ D1买来后,本来把何氏控制得完美无缺的美诗X5推起来吃力了。仅仅4.5寸的低频单元,再加上是新箱的原因,虽然声场好些了,但是低频跟何氏LS3/5a也好不了哪儿去。倒是有一次把D1搬到影音室用声雅721这个AV后级来推,低频还可以震动沙发。! g7 K/ c6 L3 E8 X# k' k* |
箱子买了,下一步就是功放。最后收了群里的昌业版主alan用过的一套美国一号前后级。% J( _& {+ r& _1 Q4 r1 O
% |3 C( R5 x1 H6 n5 c# V, e
三大件是必须要完成的。最后CD机在一台2手英国之宝808和音乐之旅1up里选择。按道理说808跟1up不是一个档次的。当时把808带到家里来试用的时候,竟然感觉相比5004没得多大的提升。而且有几张正版碟子读不出来。要知道,808二手都是接近4万的价格,马兰士5004还不到2K呀。后来总结原因,当时我确实没得线材,前后级的链接还是用的CD机自带的红白线,市场价格大约5元一根,所有的线材加起来不到200元。委屈了808这台神器。音乐之旅的1up,虽然我从来没听过,当看到那么多好评,那么多人求2手后,最终入手神机1up。3 H+ e+ j, g& ~4 X, E f4 _" _4 b9 M
% i9 p6 b( Q& N) G
三大件定了,然后就是线材了。对于线材,不知道买什么好,耳朵也不是很灵敏,线材的差异也分辨不太清楚,于是到处求教。看到淘宝上铜彩的线材销量不错。那些一两百的线材,买家都说效果神奇。本人一直对线材是比较怀疑的,认为一根电源线只是给器材供电,怎么还能改变声音,所以三大件虽然价值不菲,却一直用的机线或者卖家送的线材,效果可想而知。' B( k2 n" C( V. p/ ?- j
# n' H9 j! u6 m! ~
喇叭线是价值108的老西电花皮喇叭线,信号线是88的,都是卖家手工做的,前后级连接线是联盟音箱那里打折时买的信号线,价值138一对,也是我当时最贵的线材。
6 w) g R* D- Z% W这样的线材用在这些器材上,可能很多hifi老烧都要笑我,不过我当时确实分辨不出来线材的差别。
$ C/ U4 i" c1 C6 w2 B. u" k( V' r Z
最先升级的是一对麦迪逊的信号线。E3E1 ,4K多元。这对线首先连接了CD和前级。此线号称解析力高,两端延伸好。低频不是他的强项。在我的系统使用起来,确实如此,细节似乎丰富了一些,低频还是不够给力,毕竟喇叭单元太小。这副线虽然买了,对系统的提升不如我想象那么大,还是有些怀疑。觉得不值那么多钱。卖线的给我说,那是你其他线材太差了,整个系统有瓶颈。我想说的是如果全部线材都买那么昂贵的,万一效果仍不理想,那岂不是亏大了,你能退货吗?
8 h& x9 x2 G: E4 L- b( u0 Q8 R) u5 I# m: Q% k
此时加入了武汉AV烧友群,认识了土豪tinza,杭州自由。在询问性价比线材时,此人只推荐铜彩CC的思铂。说他自己也在用,千元价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百度了几篇关于思铂的文章,也许是枪文,看得一夜未眠,决定试试,要买就买一个品牌的旗舰,只有旗舰才能代表厂家的水平。
) I4 j3 l4 G$ `$ O2 ]2 x0 ~& y* S% T& Z K. W9 `
我这人做事比较冲动,一决定就下手。可惜当时没做好功课,在买思铂喇叭线的时候,本来想买思铂se,结果给商家说买思铂二代,淘宝商家也不是很懂,发来的还是思铂三代,最新款,然而却不是我要的思铂se。因为思铂不管三代还是二代,都不是铜彩的旗舰,我要买的是旗舰。于是经过沟通,铜彩厂家同意发回思铂三代,更换了思铂se。一周内陆续买来的有1副思铂se喇叭线,2根思铂电源线,1根铜彩夜神电源线,一对思铂平衡线,后来还购买了一副思铂se跳线,待会儿再说。简直就是用铜彩武装到了牙齿。两根思铂电源线接的CD和前级,夜神电源线接的后级,思铂平衡线接的前后级。3 `' i, F" p7 v2 W% v5 N; W) e3 L
当全部线材换上去的时候,整个系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连老婆都说,声音是不一样了,你是不是又升级了什么器材。我对天发誓,只有线材的变化,没有器材的升级。换线后的系统,声场明显更宽,密度更大,低频有弹性了,细节丰富了,两端延伸好了,声音也更厚实。听蔡琴的月光小乐曲,蛐蛐声越来越明显。由于我是一个懒人,不会去一样一样的替换来比较,所以这些带来的正面效果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个的作用,应该是铜彩集体的力量吧。后来从床底下翻出来一对以前收的2手喇叭线,国产品牌银叶王(YYW),很粗,比大拇指还粗,既可以Y插,也可以香蕉插,重量在3公斤左右。当时好像300左右收的,想和思铂se比比效果,结果插上去之后,声音干,低频没有弹性,没有厚度,完全听不下去。虽然此线价格不如思铂se,但差距真的可以用成倍来形容,完全是被秒杀。估计银叶王也就生产视频线看闭路合适,从此也更认可思铂se这副喇叭线。从此也得出结论,当线材升级时也许不那么明显,但降级时差距更突显。
: A9 M% t7 l0 i3 f$ G; D+ Q4 p: f! Q b4 H3 v* T
这些线材在我的系统里大约经历了1年,通过1年的时间,线材经过煲了之后,在低频的弹性和细节上比刚买时也有了一定的提升。1年里,来了很多朋友,大多都对这套系统持肯定态度,因为不是发烧友,很少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当然也有不懂的朋友,直接说系统不行,还不如某某迪吧,里面的喇叭低频如何生猛,心脏都可以震出来。天啊,那也叫音乐吗?也叫hifi?遇到这样的人呢,我果断把他叫到影音室,让PC13U给他捶胸捶背顶PP!
. D, t0 e3 d2 l( X0 f& A1 u, U! Q; v" @
一年后,卖我CD机的土豪又来家访。他卖线材跟别人有些不同,喜欢把东西先给你试用,然后你再付款,不满意他再收回去。到我家来的时候,他带了2条天仙配的电源线,漂亮妹妹和参考,一条卡玛的GR-1B电源线,俗称狗日一逼,天仙配示范musicwaveultra喇叭线。这一套线材换上去,傻子都知道有提升,并且是全方位的,高中低频、密度声场、宽松度等等,能想到的都有提升,不能想到的也提升了,毕竟总价值4万多了。当时喇叭感觉都大了一圈,低频能量感更足,感觉D1好像也可听摇滚了。这也成了我后来升级的目标。# d" Z- s* I4 B" a! A
& E' `# v$ E, a3 t 但由于实力有限,当时只留下了卡玛GR1B电源线给CD机,天仙配参考电源线给前级用。替换了2条思铂的电源线。又逢恰好一个朋友升级麦迪逊E3E1的平衡线,赶快收过来替换思铂的平衡线,心想毕竟麦迪逊前后级和CD机之间用西装一套更巴适。但是当接近5千元的麦迪逊旗舰平衡线替换思铂平衡线后,并没有带给我惊喜,觉得好像有点变化,似乎细节提升了点,但又确实听不出差距。其实可能都是心理作用。从这里看,思铂的平衡线基本上是不输麦迪逊旗舰的,只是样子上要难看些。但人有时候花了贵价钱,就不愿意承认失败。所以留下了麦迪逊组成一套,闲置了思铂平衡线。. e( L4 [# A: f8 E: V, M5 a |5 j/ z
, t8 }: R" d7 `0 K0 F' O( A
两根思铂电源线和思铂平衡线一起打包,在淘宝上挂起卖。第二天就被一个玩耳机的烧友买走了。他本身只是想买一副平衡线,但看我电源线价格便宜,就一起收走了。我给他包了顺丰,他也耿直,收到当天就付款了,因为他觉得这个线太超值了,让他的耳机系统有了大幅的提升。8 R2 J) G1 {0 e# T
, ^6 v2 y- n' n& R7 A 本来当时考虑到底用思铂的电源线给后级还是用夜神电源线,最后经过比较,还是留下的夜神,虽然思铂是旗舰,价格更贵,但夜神的力量感好像比思铂更强一点,更适合后级吧,而思铂电源线更注重三段均衡,两端延伸和细节,在低频能量上还略输给夜神电源线,不过也是很细微的差别。
. X M6 M7 c) b' S3 D
$ t6 W) O/ L' H% [ 又过了几个月,小有积蓄后,入手了天仙配plmm 2X电源线,俗称漂亮妹妹,替代了夜神电源线。这次的提升也很有限,特别是低频方面,也许是D1的喇叭单元太小吧,先天不足,赶落地箱还差一截。至此,思铂系列在我系统上还剩一副喇叭线。! u. s. d5 W( t* T) ~7 t
0 p2 E" _2 K! N- B
这中间穿插一个故事:一个朋友来家访,刚好思铂se跳线买回来才2,3天。我们把思铂se的跳线和D1原装的银棒跳线相比较,朋友觉得这个思铂se跳线很好,问了多少钱,要原价买走,叫我另外再买一副。我欲哭无泪,我给他说的价格不包含运费啊。然后当我叫店家再卖一副跳线给我,店家说,那个价格不行了,他是因为我买了2根电源线赚了点钱,所以才低于成本价卖给我的。现在那个价格低于成本,要买得多加20,还不包括运费。我觉得亏大了,所以也没有再下手,一直用原配的银棒。半年后找朋友在广州典雅买了一副音乐丝带的入门跳线,价格贵了好几倍,但是对声音也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后来用音乐丝带的跳线跟朋友买走的思铂se的跳线来了一次PK,结果是思铂se的跳线低频更好,我觉得至少比音乐丝带的更好,声音很自然,基本上不改变声音的原貌,细节丰富,三段比较均衡,跟天仙配的特点比较相似。音乐丝带的跳线低频略弱于思铂se的跳线,但声音非常华丽、高贵,细节也更丰富,最大的特点是带有很深刻的情感表现,让声音产生一种贵气、很精致。这2者之间的选择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喜欢华丽、高贵,选择丝带没错;如果追求自然平衡,思铂se更合适。我觉得如果听人声、女声,那么丝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如果是古典、交响等动态大的音乐,那么可能思铂se更合适。
% ^$ l2 }- b) S# C# e
$ {% q" q1 L" v1 l" Y' k+ V( F6 t! _, \+ ?) x
这周,下定决心订购了天仙配示范喇叭线,让整个系统回到当时的目标。顺丰也第一次走了5天才到!心情可想而知。终于替换下了思铂se喇叭线。其实思铂se喇叭线听了近1年,还是有一定的感情。平时觉得系统除了低频差点,其他什么都不缺了。要弹性有弹性,要细节有细节,高频上得去,中频也饱满。但人如果满足了就不是发烧友了。这次换成价格10多倍于思铂se的喇叭线,从目前的情况看,提升应该仅仅在10-15%左右,也许是新线还需要煲一段时间才能发挥实力。但是已经煲熟的思铂se对10倍身价的对手,本身是一个不公平的挑战。经过对比,思铂se虽然拜了,仍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0 G7 k, o3 n2 O- C- c
6 w$ J, y% W3 z2 X; P 首先在细节上,这是思铂se的强项,毕竟含银的。从目前的情况看,2者相差不到5%。我用sony蓝光机+美诗X5胆机+AKG q702 65周年纪念版耳机,听穆特的小提琴流浪者之歌,很轻松的听到了琴弦摩擦的声音和穆特的呼吸声。用思铂se的喇叭线在音响系统时,我很尽力的去听,还是听不到。这次换成示范喇叭线,也很尽力的去听了一下,好像听到了那么一点儿,很弱很弱的声音,也许当时思铂se的时候也有,只是自己没注意到。而且用示范的时候耳朵都贴在喇叭上了才感觉到好像有那么一点,而耳机系统不到一万元,可见在音箱和耳机上在细节方面的差异有多么巨大。
( }3 I' W; z8 g, u* B在低频上,换上示范后,低频强了一些,不过受限于D1本身的) h- @' Q& N7 Z7 D0 @' ^! {
喇叭尺寸,提升也只在15%左右。但是由于D1本身低频的量就小,15%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在高频上,示范延伸更到位,让人听起来更舒服,大约提升了20%左右。在声音结像上,示范更好,感觉声音的脱箱感更好,更靠前,更集中,声音定位更好。
: h; W: q l( j9 Y7 h3 _- j1 e1 X) E$ @2 F9 r+ f2 X
外观上,示范完胜,完全是霸气外露。就算是不懂音乐的人来看了都觉得那一定是好东西,中间那么大一个盒子,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不过我是没得勇气拆开看一下的,据说是天仙配的技术结晶。万一搞坏了,屌丝伤不起。思铂se则十分小巧,线身比较柔软,插拔更方便。
, b& m0 g$ x! n# P! k
]) U) O' g# I4 S" _ 中频上,两者差不多,似乎在我的系统上都还欠缺了一点厚度,都没有弥补起来。也许是前端麦迪逊的信号线造成的也说不一定。因为当时我拿麦迪逊的信号线RCA的跟一个朋友买成1000多的信号线比较,麦迪逊在三段均衡上占了点优势,但在中低频上输得有点惨,特别是低频,完败。
! T% X' o% P/ Q# Q) \. s" u5 u' o
8 L5 B1 T% l c 音色上,感觉思铂se没有对声音造成什么修正,原滋原味的展现声音本来的面目,遇上丝带的跳线,声音就产生丝带的味道。但是示范却对音乐丝带的跳线声音的贵气起了一定的调节作用,相比思铂se喇叭线和音乐丝带跳线搭配,少了一些那种精致、贵气的声音,更多一种自然和宽松。
0 d3 k; l9 N6 g1 k$ _9 o( c1 V1 [. R
示范才用2天,可能煲开后还会有更多的变化。( L, v$ \: |2 i8 @, \8 k
|' V, n) h/ p# g; A6 K 以上这些都是我这1,2年玩线材所得出的体会,如有不当,请谅解。里面有很多关于铜彩的介绍,都是我亲自经历过的。如果认为我是枪手,我也不做任何辩解。论坛里还是有很多人都认识我的。如果当枪手能这样玩器材,那我也愿意去当一个枪手。& T9 A# o6 [0 ^5 g* C8 h: t9 C
% M7 w, X) c# P" f% U/ j4 i
准备再收一对思铂se喇叭线当中置,淘汰给AV系统使用,到时候跟自己做的加奈美4F6S比较一下,是否有较大提升,到时候再分享给大家。个人觉得思铂se应该像思铂那样,还是2根不要分开。那么多国际名线,很少看到像思铂se那样每个香蕉头一股的,一副就是4根。$ d2 F- L2 Q5 I; t0 `
. i. P2 `9 Z1 y; y: Z
全文完,插图慢慢上,有点乱,大家随便看看就是了。5 r! ]7 T" [" V5 }0 Z8 G
: y$ O0 |2 y, }& A( M2 _
: M* D, t8 r, U( {. q$ c; N% \* d6 j8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