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9988|回复: 29
收起左侧

开盘机论坛人才济济:目睹大鳄鱼、周立文维修大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6 07:3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昨天幸运,亲眼目睹我们开盘机论坛大鳄鱼版主、周立文版主维修古董乐器,电子管风琴,发些图片与大家共享{:soso_e100:}9 m/ Y w0 N- v# I 0 p- ?6 [. S; C- u $ s+ g& C: t$ j( @4 C DSC01280.jpg DSC01281.jpg DSC01282.jpg
发表于 2011-11-6 1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论人才济济{:soso_e142:}
发表于 2011-11-6 13: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1-11-6 13: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司令的图片和电钻。今天凌晨2点到家,一路上开车极度瞌睡,不过还好安全到家。。。{:soso_e120:} - s$ h/ u8 b8 {+ \7 M- i $ L. k, W1 I) ]' ^; b琴主几个月前希望我能到天津去检查维修这台琴(纯属朋友帮忙),由于最近工作繁忙,一直没抽出时间来,昨天随爱版一起去,感谢周立文版主专门跑来帮忙。: h8 `3 a8 p2 E 这琴是1970年发布的YAMAHA EX-42,算是YAMAHA早期之作,电子乐器的前身是电管风琴,代表性的产品是美国30年代以Hammond为代表的电管风琴,就像美国40年代彩色电影《出水芙蓉》里表演的那台琴。当年琴的振荡源不是纯电子的,而是机械齿轮加线圈,所以结构异常复杂,成捆的线缆,众多的机械触点、开关、继电器。日本企业(如YAMAHA KWAI ACE等)在50年代末开始用电子振荡器仿制美国的产品,使得产品的成本降低,日本的产品早年可以称作电子管风琴,后期也可以称作“双排键”(这也是至今音乐学院唯一可以授予最高博士学位的电子乐器演奏专业)。" O: n8 y: R7 N5 { 这台琴的结构反应了70年代以电子器件替代机电器件的特点,主要反应在3方面:2 o% g( [7 j2 y 1、音源是纯电子振荡器,70年代开始,使用了集成电路最为主振荡器,并且使用了IC分频器。 3 |: `/ i1 G% j. @. k* g2、弹簧混响器最为混响效果器! Z6 S3 t% K. m) H- M2 c5 A 2、带有电机皮带驱动的旋转扬声器。 8 A( }3 E5 K$ t: b2 w3 u " m0 z* c u8 v/ p; C r对比后期的琴,所以你可以在这台琴里面看到大量成捆成捆的电线,但是还是比早期美国的琴少了不少了。。。{:soso_e120:}
发表于 2011-11-6 14: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迷糊在此特别感谢大鳄鱼版主、周版,当然还有爱版特地来到天津!照顾不周,还请谅解~: q `& L2 V6 g% i. y. w/ W PS:昨天我们好热闹啊,哈哈O(∩_∩)O~,好开心~{:soso__5436541154716276493_3:}
 楼主| 发表于 2011-11-6 22: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我们用神酒庆贺神八{:soso_e120:}
发表于 2011-11-6 23: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高手!{:soso_e181:}
 楼主| 发表于 2011-11-7 07: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鳄鱼版主是这方面的专家{:soso_e179:}
发表于 2011-11-7 08: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jwu 于 2011-11-7 09:36 编辑 9 @1 s) R: i5 M/ `/ Y" ^ 8 Z6 H6 j& o+ x/ [$ n 多年前鄰居清理房子丟出一台National的電子管風琴,兩層琴鍵加腳鍵盤,木架子帶喇叭。問主人是否割愛?他們很高興有人幫他們免費清廢棄物。兩個人一起抬到家。8 ]4 k% E6 w( |6 J$ i+ J 打開看裡面電線一大捆(沒有樓主這臺複雜),但老鼠在裡面做窩,電線啃得亂七八糟。! ^; D8 z3 K' k* @: b' w 那臺電子管風琴裡面還使用鍺晶體(Germanium),雜音特別大。$ Y# z' v' D6 j* C+ C, A 後來找到輸出點,接了一臺帶唱放的擴大機,就能彈了,各種效果功能正常。有一次孩子们不小心把擴大機燒了,這臺電子管風琴才變成裝飾擺設。進了二手舊鋼琴後,更退居角落了!5 T" c( ~- q* s2 A: T( y: E( L 那時木板架子都很扎實,完全沒有彎翹的現象。
发表于 2011-11-7 09:2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藏高手也现身,利害!{:soso_e179:}{:soso_e163:}
发表于 2011-11-7 19: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线。太复杂。{:4_199:}
发表于 2011-11-8 14: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11-8 15:51:32 | 显示全部楼层
线多,那是因為琴鍵多,仔細看看仍是一組一組的。
5 U* t* c% {+ b3 d# p+ j3 K我那台比這台簡單得多,但有些線給老鼠咬斷了,要接回去。
% U/ Q3 l1 b5 H! a鍺晶體漏電大,背景雜音高,所幸鍵盤及音效部分還能用。如果鍺晶體管真的壞了,估計是買不著零件了。
+ `1 Q+ `8 V4 ?0 L1 O8 q
$ j$ `* k; u4 {1 c這琴修好後誰彈呢?去年底去了廈門鼓浪嶼鋼琴博物館,可惜都只能看。5 z# X  r/ ~5 T8 F( Q
如果博物館的琴只是放著看外觀的話,修好與否似乎沒有那麼重要了。
发表于 2011-11-8 19: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高手,佩服佩服。
发表于 2011-11-9 00:36:10 | 显示全部楼层
yjwu 发表于 2011-11-8 15:51
" x6 h2 q+ _; C& A- t. L线多,那是因為琴鍵多,仔細看看仍是一組一組的。1 _7 c  \6 [- l/ C3 Q8 @" s
我那台比這台簡單得多,但有些線給老鼠咬斷了,要接回去 ...
4 x) d. s/ P8 B( k5 b; ?( v* U
是的,模拟时代的琴的电路结构万变不离其宗。3 O. A& F6 O! \2 M

( ~+ W8 L, b7 f( X/ H由振荡源产生一组12平均律音高频率信号,然后通过不断的2分频可以得到所有键盘组音高的频率。考虑到键盘应该有复音功能(即多个键同时演奏),所以,振荡器数量往往是一组音高的N倍。
5 b0 i0 L3 W. a- k( n2 O" c6 |8 I/ m! M$ m, o' r; G
振荡器输出的信号通过一组关联的滤波器,比如LPF\HPF\BPF,滤去振荡器里不需要的谐波,可以得到近似音乐音色的波形,这就是常用的所谓的减法音色合成。当然,也可以用一组具有倍频的正弦波相加来合成需要的音色。这部分电路是决定了音色的逼真度和特点。
% }+ F$ I2 ^  ], `: Z7 M8 \
9 Y( F: V2 t) X7 Y* \之后便是波形的包络处理,比如小提琴音色,从发生到衰减,其包络是规律变化的,钢琴更是如此,所以一般还要进行ADSR包络处理。经过处理后,乐器音色更像真实乐器演奏。
. ]7 W2 W6 Z3 d0 H, C% N, M8 w- P! \8 s( Q
之后还要经过效果器处理,早期模拟技术,用的比较多的是弹簧混响器,也有用磁带混响器的。* a+ F+ @8 v' l

; u7 D6 c/ D, A5 S再之后就是音频放大处理了,包括旋转扬声器。& u* r" ]$ E0 g7 }$ f3 l
! S! Y7 i+ ^4 @7 _9 M0 O) {  X9 x
由于具有上述各个模块,还有琴有复音,还要受每个琴键控制,加上音色选择、滤波器控制等等,所以电路模块众多,由于是纯模拟技术,信号直接通过各个开关、触点、所以造成线缆众多。7 B8 k0 t; w/ ^9 a) k) r
0 B% B/ ]8 W/ ?$ }  f' f" J) v
这台琴已经开始使用IC。
0 F, a/ m) t/ o: U
4 t: o* U3 a: F) M2 Z松下当时也出了很多产品。
5 {2 M: {. w/ m! l& E
$ _2 @+ M6 j! m3 @/ C70年代后期,数字技术开始应用,结构和上述差异很大。# I  i0 h- F1 K

# g2 a3 z, f" Q% _/ a  C$ s4 a这样的琴在目前的价值何在:
0 k( d. I% k9 |( v6 d4 A4 n7 s" P& T
由于采用了纯模拟技术,所以和现代合成器相比,传统音色的逼真度肯定无法和现代琴相提并论,音色很少,以风琴类得音色为主,加上类似长笛、单簧管之类的音色。与现在的双排键功能上有巨大差别。大部分型号的琴键盘无力度控制。8 S9 |# K) u4 m: a; l

! e6 n  X$ ]5 @但是,音色也是蕴藏了那个时代的风格,60年代起,电子音乐变开始成了音乐家的工具,现代的合成器仍然保留有那个时代的音色。' K+ h$ A1 G% O
. J& u3 q1 a1 P4 c0 w
另外,从电子管风琴音色的角度考虑,价值就更大一些,电子管风琴实际上开始是模拟了机电式的电管风琴,机电式的乐器,比如哈蒙德的电管风琴、Fender Rhodes,虽然现代合成器也模拟了这些乐器音色,但是还是不如过去这些真是乐器来的正宗。
+ F5 ^6 u* ?5 @" }8 n2 z
" F1 C. c& g1 p0 @0 a所以,这样的琴,在现在,肯定不能当成一个功能完备的乐器工具,但是仍然适合表现一些温暖的、奇异的声音和效果。
  f0 j" Y" F3 k' K4 D
 楼主| 发表于 2011-11-9 04: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美文,解渴呀{:4_2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8-12 07:48 , Processed in 0.09852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