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有维修、打理磁带机经验的开友、卡友们,都知道用示波器借助示波器来查看两个声道的相位差,借以反应双声道磁头轨迹和磁带的走向是否平行,这是调整磁带机磁头方位必须经历的一步,当然,要想真正的调整好磁头,光调整好磁头磁迹与走带方向的平行还是不够带,还应该包括磁头的水平位置和俯仰角。大多数机器,只要使用原厂的磁头安装在原装的磁头组件的支架上,后面两项可以忽略。
7 ]1 q, d8 m. }为什么会有相位差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测试磁带方位角信号的原理,测试带里的方位角信号,使用全轨迹磁头录制的高频单音信号,确保在磁带上任何一个与磁带边缘垂直的垂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记录的磁信息的相位是一致的,如果此时有磁头以一个速度划过磁带,会有以下两种情况:
+ A, ]9 a1 h- i" |6 U# r1、磁头的磁迹和磁带的边缘平行,或者说和磁带的运动方向平行,这样两个磁头在任一时刻读取的磁带上的信号相位都是一样的,也就是相位差是0°
1 @1 ?5 T& B$ ]/ V' K' ^7 |2、 磁头的磁迹和磁带的边缘不平行,有一个夹角,或者说和磁带的运动方向不平行,存在一个倾斜,这样两个磁头在任一时刻读取的磁带上的信号相位是不一样的,就会有相位差,这个差的大小和夹角成正比
; w! k6 ^+ ?( M( [' l我们不妨以磁带的行走方向做X轴,如果夹角是正值,那么左声道就会超前右声道拾取测试带上的信号,左声道就会比右声道超前;如果夹角是负值,则右声道的磁头先于左声道的磁头拾取测试带上的信号,那右声道的相位就会超前左声道
5 M: k) m7 [- ~/ Y有人以为可以用示波器看左右两声道的正弦波形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磁头是否调准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的。因为这种比较法往往会由于磁头老化、测试磁带的衰减和准确i性、仪器的误差等造成误判,还有就是人的视觉的局限性,不可能区分出微小到一定程度的相位差,所以说这种方法,严重地讲,是忽悠自己,更是在忽悠别人带偏试听。2 m/ U2 s& }8 k% I! C0 Z
前几天,一位热心的开友通过微信转给我一个链接,这个链接是一个“高手”校准一台REVOX PR99开盘机的过程,其中就提到了用测试带通过示波器校准磁头的过程,请看下面的截图1 E4 N' g- f! R0 G# k9 y |
( n2 X. X: y2 n7 ]+ j4 Y J
$ s+ {9 a- B* i0 G
实际上,几乎所有的示波器都具备有相位比较功能,利用“李沙育”原理,把不两个不同的变量信号送至示波器的两个通道,就能以“李沙育”图形,准确地反映出两个信号的相位差了,即便是单通道,示波器,也能通过X轴的EXT触发方式,轻松地实现“李沙育”功能,绝大多数的示波器的X组件中,就有X-Y功能,这个更能就是用来比较两个函数的相位关系的- K0 w# c2 ^( m* z! x, i
7 R0 ^; l R6 X! Y j% ~: A! R+ w3 k
0 z- {& r" C- s; h9 ]* w: V$ K+ Z使用国产的单通道示波器,轻松实现李沙育功能观察两个信号的相位关系
6 Z' e4 C. o& e, L( X3 r+ R* P2 z& B& v2 N. c
4 E. ]7 G" Q+ o6 J5 D* [
% I& `" D7 c! e5 w$ R1 n$ w就事论事,任何一个观点在阐述以前,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做基础,同时要用实验手段加以证实,使其具有极强的无懈可击的说服力。
9 d9 H r( u% z; S3 y J2 l下面我们通过实验中截取的图片,来说明并支撑我的观点:. r3 X! G, p( a1 w% H. [
下面的实验,是通过三组数据的对比,来说明“高人“方法的局限性
! W8 [4 D4 T) p" t1 u我通过用计算机软件,产生三组测试信号,分别0°相位差、1°相位差和2°相位差的信号,看看用示波器”两个信号相叠“和李沙育法哪个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这微小的差异! m, y" h! m/ s5 |5 v2 Y% o9 O
+ `! g' i w6 K) L
7 {/ p: Z- H( [两个正弦变量相叠显示- d9 B* y8 g e$ G0 t+ J' H# V
: k. S: ]: J/ G6 b+ a
, t" A6 j/ x) q$ A* T8 i: D
两个正弦变量的李沙育波形
. Q& C2 Y; d* p& P% {0 |* L: Q( ?9 U7 S! }3 k
首先介绍怎样产生我们需要的正弦变量! h& `8 u1 x1 r' Z6 s9 ]3 i
- t T$ x( U6 {4 ]4 w3 r7 R
$ w4 Z( _: X3 F4 p4 K
运行AU,找到并运行”效果“菜单中的”生成基本音色“2 i3 n% D q5 c# P: N* N' i
1 z- k1 K' i: T/ `
2 w4 o! P x: h& j& F设置信号的频率,在这里我们且选择15000HZ的正弦波,然后打开高级设置
1 a& B0 Z5 |' F1 i) @- M8 x0 U0 T9 t6 P# f8 ~3 }8 l3 t
' y7 u0 X/ |( S$ ^3 g根据需要输入相位差值,然后按”确定“即可
2 q1 V5 @; ^' ^7 e' o# }* {; ?3 ^7 C: u+ h% w% x* C
% S% N! J6 ? b# H生成了我们需要的信号,随时可以播放
0 p5 t- y1 `1 f' D' T# ?) H6 W- u, z/ N1 V1 T
* }7 g" ~! ^5 Z# L4 V! j
1 P! G* w1 ]4 y$ j; d9 J& n# u
0 H: p9 Y. N7 v* Q* v2 v \: A! D
示波器显示了我们需要的波形
% [/ V; a* K6 c8 S6 b7 E# M5 @2 [- R% H# s
下面先看相位差是0°时,两种方式的显示结果
* R( j5 }6 O `0 I$ }; V1 {7 m6 K$ c
- s% }6 `5 T: j( S4 U- i% j没有相位差的两根线,超级一一致,可以说是“全等于”; ]# W$ o- `, L
' ^# X0 f2 p5 `/ X9 H
3 f+ W$ q- k! k) H4 ]
两根线叠在一起,非常吻合
+ e, w; Z* Y; P1 K% o$ d9 ?0 K9 r, e5 Y7 e0 U) z1 n
9 N$ {. R- l- o s2 @) x
用李沙育波形看,是一条均匀的45°角的直线,请注意这跟直线的中部,粗细均匀
5 {0 o5 h5 I6 Y2 t
h X% A' g H1 }. S下面再看看1°相位差的情况
! S; t! O9 g/ _1 W- n
0 J+ L3 v1 U; C+ s# z! P, N" U
4 [% J0 r5 X) @! f, s
1 i; b; O. J/ R6 }2 G相位差1°的两根线,看不出有差别,也可以说是“全等于”7 C: d& A- O9 a3 X# S! i" U4 D
; M5 N2 s1 m U [4 t/ x% M& p
) f4 v4 l- L' ~6 Q0 ]相位差是1°的两根线叠在一起,也非常吻合,肉眼看不出有啥不同
4 l9 \- y* [2 N+ |0 _
/ ~' {- g4 _- F! I
- C3 @5 n: W1 ?李沙育的这条直线,似乎中间的位置有了变化,大家可以仔细的对比一下前面那张没有相位差的那张李沙育图片
U8 t5 @$ P# j e/ M! C; a$ W) H. E! l
接下来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们看看相位差为2°的情况
- K; N9 W. J$ d; |9 |
- U- `( b: \% K6 y7 a9 {/ q S. U
& q' C% O5 G. }4 q; y: L2 D8 e8 _
相位差是2°的两根曲线,你能告诉他们有明显的差别吗?! i, D5 O% R- R$ V, E, V, {! h
# {9 w, \$ T! f8 D& E$ j3 @: O
; n" e6 {) ~# }, v* u7 d) g把两根线叠加在一起,变成了严丝合缝的一根线,试问这2°的相位差怎么没表现出来呢?
' Z0 t' S. D9 o- e: L% v' d
& z. a, k8 t7 m; u& b
" _5 L3 } u1 c g& g" [6 T/ a还是看看李沙育的表现吧,和前面两张李沙育的图片相比,您的肉眼应该感觉不同之处了吧
' D) B( [3 a, i6 O9 y* W4 {% \6 ?: o4 o6 ]
下面让我们放大一下看看,2°相位差的李沙育图形吧,是不是变成了两根线呢8 A$ U+ |! x/ T! a3 h- p
3 S- y4 W' }1 x& k* H3 L" E7 B4 P0 b, \/ ^: m
结论:用李沙育图形法观测两个正弦变量的相位差,来精确调整开盘机、卡座的磁头方位角是科学、准确的方法;其它方法尤其是上文提到的所谓“两个信号相叠”的方法缺乏严谨性,不够科学,除了自欺欺人,还欺骗世人,让我们一起去伪存真,正本清源!) `+ i- ~# V* z' A( z: K+ w
# f- S/ F) ^5 E! e+ f. p) ^: @以上内容的相关视频,已经上传到本人的新浪微博,微博网址:http://weibo.com/u/6457820379 欢迎访问!" c V! z! i% r f/ p/ _
% X4 O' ]2 ^4 k/ G以上文字尚未整理,难免有错漏字. ]( p* |9 k4 N( }' T
! @1 I( N' o" |( A1 u b
6 y. |1 v Y2 L* u6 W# [
5 D3 N" X# D8 {+ C, z9 I; q' N( E
$ h. d$ R3 e9 V% H2 a7 `/ c4 l( i4 f8 b
5 V: g: Z5 s/ Q
3 r+ F# d3 s5 `' m/ j$ q: T- ^! G3 D) C; L
# A4 C8 j4 Y3 m0 Y8 H
3 l1 J% } h# J. T* Q0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