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11-28 14: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ouzi55 于 2019-11-28 06:45 编辑
) ]/ K( E: t; z" @& h7 Z9 L5 x- Q2 U
关于常规带基原版带(俗称一类带)这类是延续了磁带的最初始的设计和配方,甚至卡座都还没有普及的时候就以这个为主,毕竟这个是磁带的基础。从技术上和工艺上都是轻车熟路,所以很正常,设备也是根据这样的条件延续下来设计的,存世量,发行量以及流通性都是第一这个都是可以预见的。成本上也是最合适量产的。到中后期卡带普及的时候也就是磁粉的配方有了创新,提升了录音的质量,降低了噪音,表面也更光亮,到后期加了石墨的黑色常规带基甚至能跟铬带在音质上较量一番。一类带基缺点也比较明显,受潮和氧化是最大的问题,前者会导致走带不顺以及掉粉甚至发霉,后者会导致走带不顺以及变音或者啸叫等(表面粗糙有附着物)。% y2 p6 r# d/ A {
7 O# m- F$ ?/ v) G关于铬带+ w( `$ ]% {0 t0 ^- t% d- f, [7 l& t0 s
120μs一类孔(铬带)和70μs二类孔(标准二类带),这是原版带特有的一种,宝丽金发行的基本都是120μs,这种即保证了足够德电平又通过带基的性能有效的降低了低噪,并且在通透性以及音域上都有提高。70μs的录音电平偏低但是细节丰富,大动态居多,通常一些比较讲究的小发烧厂牌都会选择70μs。铬带在八十年代后就已经不再是稀罕物了,欧洲有巴斯夫等,美国也有自己的制造厂,亚洲的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太拉克(TDK),喇叭花(TDK,SONY),MFSL(BASF)等,总之铬带又比常规带基的卡带在商业上更进了一步,当然发行量跟常规带比却是没法比的,但是对于发烧友来说,这必然是首先。铬带的性能比常规带基更稳定,不存在掉粉,可能会有表面氧化附着物但是可以处理掉,发霉似乎对这类带基的影响也没有常规带那么无可救药。唯一的缺点就是一旦出现带基脱落(对没错铬带的带基只会成片脱落)那就是非常的头疼,而且基本就报废。当然这种几率非常低。大可不用担心。一些早期的录音会在后期重置发行铬带版本,比如宝丽金的拉斯特以及DG的大花系列。
- F" R2 f) z8 E* a9 @) h. b) Y7 d$ C1 q" _+ K5 B! u* N
关于三类铁带
1 M& H% }, U! x铁带商业发行的磁带我只见过索尼的DUAD系列,如果说别家有(试音带非卖品除外),估计也不是一般人能有幸看见的。
9 [& c% y" s1 E虽然飞利浦等欧美厂牌的空白带都有自己的三类铁带产品,但是要作为商业带的载体发行,恐怕都没有这个底气,看看市面上的行情,当初量少就决定了价格不会低,如果作为载体发行商业带,没有一定的家底估计也还是不会冒这个险,我接触的带子也不少,能负责任的说,只有索尼一家做了大规模的三类带商业发行。这个DADU系列102盘磁带也是集大成了。还发行了周边的一系列独立发行的小作品比如古典流行爵士等等更稀少。价格定的也不高,赚多少也不是我们去操心的,从索尼发行的普通商业带来说只能算中等价格。可以想见当初索尼是多磨急切的想让铁带在市场上普及开来。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三类带就是这样了。/ \4 n; l( ?, l; j$ h3 }
三类官方说明就是可以用一类或者三类的指标去录制,而且能够识别三类的设备也不普及,所以这个产品到后来变得稀有。可以作为收藏。它的存在就像他的编号一样2-4的过渡。三类铁带侧面看是有点褐色正面看带基是黑色。
# l$ b$ G6 S; E+ |
/ N* ^1 K' x3 ]关于四类金属带
4 j" E$ K1 B! P, [- \- |6 ?这应该是商业带的顶级了,能发行到金属带的,而且一些稀罕的录音专辑到四类发行就好像开盘带一样稀少。怎么说呢,MJ的颤栗常规带很常见,铬带相对少见,金属带恐怕不少人都没听说过。还有ABBA乐队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粉丝的追求也莫过于此了,最高追求。, x% c( A( v; U) P0 }, \- D% T
发行金属原版带的,基本是两类,一类是专注发烧录音和发行的小公司,以及实力雄厚有能力大批量发行的大公司。目前来说即使是非日本唱片公司发行金属原版带夜基本是在日本代工制作完成,一个是成本,一个是制造工艺,要么是设备贵到无法承受,要么就是日本人根本就不外售。个人猜测。从价格上来说日版的金属原版带3000-4000日元居多,也有超过4000的但是极少见。这也是成本问题。小公司制作这种类型的载体要么就是填补自己的发行空白,要么就是满足少量发烧友的需求。日本有能力发行金属带的,TDK,JVC,SONY等 厂牌就不细数了,基本就都是找这几个厂牌制作。金属带的声音就是高保真,好不好听取决于母带,当然听音喜好也不是录音师能改变的。总结一句话,原版金属商业带是最接近母带的卡式磁带形式。比起商业拷贝发行的商业2轨开盘带还是便宜的不知道哪里去了。金属带的稳定性就不用多说了只要不是毁灭性的损伤到带基,就基本没问题。
: G9 A/ \/ G8 ~5 ?: Z3 M; Q$ e1 }& I; L! ^" J% }! V
大家继续讨论。个人见解。: S# _- m- m" y
1 ]) Y3 q8 b0 S# g发一些个人收藏 分享一下: a3 h! d" q: N8 x
飞利浦官方示范
) K# x. P" r0 @/ B1 `% y. [
9 i: d/ _6 L8 x t% @
! }% p) B4 u" b+ f: I2 }- B0 ?
# h; b }' l1 o
% g* u3 H; n u, D' z1 p; e5 B8 t/ V1 ]- z! ^6 P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