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4336|回复: 2
收起左侧

Melody Fidelily A1X 胆机的维修与升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1 22: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得到一台半拉的Melody Fidelily A1X 成品胆机。没有变压器,没有管子,没有电路资料。只有机壳和“瓤子”
  F7 `, n0 S% t" y! l9 O IMG_20160813_171804.jpg 1 v* D9 t4 v. v  s8 u* n
上网查了一下,用管应该是6N3——6N1——6N5P 。 反复搜索想直接找到原厂的电路图纸和资料,未果!知道这些已知条件求未知已经基本够用了。0 O. _6 ?/ G. F2 O: l. {
到手第一步当然是根据实物绘制电路图。3 C0 i, q1 Z) Q) O/ k% T& y8 s
! T# m7 `% {  e& z* z
费了将近三四个周六日才弄清楚电路和原件参数(为了保证无误,电阻都是挑开一头测的)
& p9 Y& @/ t6 c7 v  O: P; U: N IMG_20160723_131526.jpg
3 g3 d+ H& X/ n, m% e% z% u IMG_20160723_131526'.jpg 4 g0 j8 i$ Z- D2 W8 W4 j& w/ @
IMG_20160724_140423.jpg
1 m* }( X! ^! h* n- q* {' L) o有了电路再根据管子型号和电路结构基本确定电压和输出变压器的阻抗。这个过程是一个反反复复验算的过程,基本上是理论准备中最费神的。+ \. E, O) ~: U
最后根据管子特性曲线和以往设计电路的经验,确定参数,输出变压器P-P为3.5K,AC1 :140V,AC2:90V,AC3:10V,AC4:55V。& ~3 J9 i* d) Q, N2 e
2 n% V$ u% U  J
剩下的就是维修和改造了。  s1 H6 I, s/ b2 s
原来机壳上有个原机固定牛罩的底盘,据此来推测输出牛应该在76铁心或以下。本来一开始也想定做76的输出牛,但是反复考虑,6N5P这类的管子,内阻低电流大,决定还是用大一些的输出牛更有力度,所以就订做了一对86X40的输出牛。电源变压器考虑到两管灯丝电流达到了5A,为了充分的功率余量,用的是96X45铁心。这样,原来固定牛罩的底盘就用不了了,只能将它拆了,根据新定做的变压器底脚尺寸重新打孔
0 W) K: ]& V  ^: q, t4 y IMG_20160813_171904.jpg 7 N$ h. f7 W6 @' c2 g% Z! ?) |
测绘电路时,几乎把所有元件都测量一遍,碰见性能不良的,及时换掉。比如功率管阴极的电容,由于功率管发热大,长期炙烤已经容量降低很多了。( X, R  L' r  K' |( t4 c% R
IMG_20160820_112529.jpg ; K$ J$ c: ~) C% y/ J% h* n; H
可以看到,不仅容量降低,自身的损耗也增大了。
" n- T& ~  z+ N% i把这四个电容都换成新的,电容标称是470μ/50V,但实测还是跟标称有差距,电解电容就是这个样子。呵呵,这已经算不错的了。
( }  c; K. E; c1 E' B$ Y2 g$ k/ J: g! ^7 B( M
IMG_20160827_165939.jpg
" t8 W; e0 v( g# p1 n原机的脚垫不知咋弄的,裂了俩。
6 j3 _- M. y8 H6 C. Y

. f' {9 s9 z& h" ], }$ w9 E3 @3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H; q- N" H# q' C干脆也都换成新的吧5 c( A) _$ a; C1 W: t6 t# ^, h
0 Z9 V7 T( U7 P# A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5 G0 Y, I4 h# R修好之后,肚子里的样子。2 J' w/ D$ I  o' \4 x
_DSC2120.JPG % J; z- c# \% N8 ]
开始上仪器测试,找毛病
; V8 T. A, w! {, m 先校准信号源自身的失真
' ?5 ^3 }: @2 v8 [
9 R! s! U$ I: 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q) T( J# l6 t0 f7 V' y4 V, X- ]6 z( O+ J

. D  m9 u' f. O" Z" A* s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b4 H1 \: h0 _0 B6 P6 U
上图可见,信号源本底失真小于等于万分之二,调试音频设备,可以忽略。
8 Y/ m1 z0 j% \) w- v1 j2 T5 S- V# q/ e; s2 u$ Q6 Z; O6 {
输出1W时的失真时0.4~0.5%左右,见下图。
) ]6 z2 h8 N4 f
4 m6 I  D7 E1 n2 k( e' c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8 u1 c; p! Y0 n. j. O; d' t
此时的波形
- O' Z, F, _6 Q IMG_20160827_145718.jpg
) |6 z* ]' k  g: |5 k) v1W输出时的频谱
" k- w3 |$ @4 D* ?( ]  J 1W.jpg , r; r/ N' ?; M9 q
可以看出,当输出1W功率时,二次谐波比1K的基波小了40分贝,高于三次的谐波可以忽略,这就是三极管特点,到三次谐波之后就很小了。9 t1 G- t# U0 f, e1 g5 \
& y3 q1 H1 S9 X3 c1 j
失真3%时,大约输出5.4W
4 s7 G0 P  U9 s! g" N
, N* Y* O$ W& E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0 d, {& C7 L9 u; ?
再增加输入,功率提高不大但是失真增加的很快,失真5%时,输出大于6.6W左右# v; L3 p8 K6 M1 J
1 G! d8 D1 e+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2 A  O( U, ^- n" `' f; O, L" G& C
本机由于电路和管子限制,最大输出也就是在失真5%时的6.6W了。因为此时推动管6N1已经输出近70V的摆幅,达到极限了。如果再一味提高屏压和降低栅负压,由于推动信号不能再高,所以对功率增加的影响不大。不知道原机标称的输出功率时多大,假如原机标注没有水分的话(成品机一般来说功率都虚标 )最大功率也就这个意思了。
8 x: _& ]( @; U+ P4 P 输出6.6W,失真5%时的波形
: W! i  `7 e$ A; t1 Y9 r IMG_20160827_145959.jpg + H6 J7 x! T: h) a: z
此时的频谱
) [) D( ~8 D) p( c 5%.jpg
, p$ H% t) N$ l  _; ~8 a: u频谱中可以看出,与1W输出时不同,此时的失真奇次谐波大于了偶次谐波,很容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音质会有些许下降。& M! d  |# E0 B8 \! F) R7 K

% t8 ]% R" z2 ~3 g# d再看一下1K赫兹的方波波形
" P' v$ Z  F: P3 b 1K.jpg ; Q$ ^5 F" k$ c6 E, E+ I" x, q) Z) a
输出的方波上下沿基本完整,没有明显过冲和变形,说明高低频来说比较均衡,扫频结果基本印证了方波波形的推断。
/ k. J- c# I8 ~, I3 t% p1 H  G PX.jpg   D8 _5 x5 `0 x* Q% t( K
频响在50HZ~20K来说比较平直,变化小于0.5分贝,只不过在20赫兹有个上翘,可能是软件的原因,也可能在这一点存在一个谐振点,不必理会它,因为正好弥补了胆机低频不会的短板。 ) P, i4 u; F! p6 \5 O

, ]" D( J: Z+ ]+ x! e' t$ U7 h- {3 q前后左右亮个相吧:0 w+ a# z. K- L3 [8 \
原机用的6N5P个体太高,不好看也太平常,一狠心弄了一堆比较罕见的6N22P,也就是6080的中国兄弟. _: m0 F- T5 x: o# ]- C4 F
_DSC2129.JPG
# `' y& q$ |' p& h/ i( T0 C6 P' M _DSC2131.JPG 3 N: O# G* e8 e; V) ]" B+ l- f
IMG_20160908_205210.jpg
8 `! W7 L. v- Q- A8 {% z& u IMG_20160908_205143.jpg + v5 L5 P' d' Q( T
这机器原厂就有两种,一种是早期的,带USB解码,可以直接当电脑的“外置声卡使用”。中后期同时生成不带USB的。我这台就是后者。
0 r$ Y- l' |7 g6 J$ \1 D% B& N 由于机内已经没有位置,而且不知道电路,再者实在是麻烦,所以就尊重了原来的配置,没有额外增加USB。但是我估计这机壳是通用的,都为USB预留了方孔# S& z0 ~5 G6 S- G" A
_DSC2138.JPG . j9 [4 B/ c/ }; |: S7 h6 H
机器内部有个衰减电路,可以直接当耳放用,面板上有个6.3mm耳机插口,插上耳机就行。但是这也注定了机器对于信噪比要求是极高的,因为耳机灵敏度本身就比喇叭高,而且紧贴喇叭,所以有明显噪音,就当不了耳放。我用毫伏表测量机器的底噪,根本就不起表。耳机实际听,只有一个声道有很小的低频亨声,还是再晚上才能听见。
% m) d8 s$ V! g5 N _DSC2133.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200 收起 理由
开盘机论坛 + 200 感谢分享心得!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18 20: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9 22: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好手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5-11-6 01:14 , Processed in 0.1077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