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879|回复: 11
收起左侧

【黑胶唱片】曼托瓦尼、莫里亚、拉斯特、菲德勒、高尔维、提琴,7LP打包500元,包运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7 03: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赶快注册并登录访问我们网站,呈现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加入

x
本帖最后由 fredric 于 2015-2-7 03:07 编辑

01、卖品种类:黑胶唱片(LP)
02、卖品型号:33转
03、机身序列号:无
04、卖品来源:二手
05、卖品位置:北京
06、电压频率: 无
07、外观成色:NM-~NM+
08、内部成色:NM-~NM+
09、修摩情况:无修无摩
10、工作状况:每张有详细说明,请具体参看
11、卖品缺陷:每张有详细说明,请具体参看
12卖品价值:7张唱片,价格500元,包顺丰快递
13
、可否议价:否
14运输方式:顺丰快递
15运输费用:卖家负担
16
、运输保险:无
17
、保险费用:无
18
、包装方式:自包装
19
置换方式:淘宝、或先款后货
20
、置换保障:双方协商
21
中介与否:支持论坛中介
22
联系电话:15611394873
23
付款方式:
(1)     银行卡:工商银行,开户名—鹿放,卡号—955888 0200 003991733
(2)     淘宝链接:请确定购买后向卖家索取。
24特别说明:此唱片同时也在其它场合出售,可能随时被卖掉,请尽快出手,以免耽误。

第一张:曼托瓦尼演奏的最著名的探戈曲
曲目包括:
《嫉妒》探戈
        于1926年由丹麦作曲家雅科比·盖德(Jacob Gade )为一部无声影片写下了这个极富戏剧性的片段,之后就成为久演不衰的旋
    律,被大量的引用和诠释。1938年著名的波斯顿流行乐团(Boston Pops) 在亚瑟·费德勒(Arthur Fiedler )的指挥下演出该曲
    并获得巨大成功,作曲家盖德也因此而“一曲成名”。   
        乐曲从一个凛冽而纤弱的小提琴开端,与强力的电声乐构成鲜明的对比,在骤然跌落的情绪里,乐队奏出《嫉妒》主题。探戈的
    节奏刚强有力,乐曲有着冷峻的姿态和严肃的表情,然而在一段控诉似的合奏之后,情绪也迅速得到释放,优美和宽宏的乐段继之而
    来,直至结尾——情人的嫉妒的音乐造型瞬间被惟妙惟肖的刻画出来。
        音乐展现出魔幻般的迷人魅力:灯火朦胧,空气中弥漫着烟雾的舞场,男人的粗犷奔放,女人的妖冶放荡,都在男女姿意自如的
    臂与腿的缠绕中完成。舞步充满了吸引、嫉妒、怀疑、若影若现,若聚若离。
《Besame Mucho》:        是一首非常怀旧的老歌。这首歌曲的作者墨西哥作曲家维拉兹奎兹1941年在一次探视了病重的亲友后,忽然感触到人生短暂
    要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和爱人,于是创作了《Beseme Mucho 这首歌曲
        很难用中文来准确表达"Besame Mucho"的意思,在拉丁文中"Besame"的意思是"吻",而"Mucho"则是"多"的意思,有的人将它翻译
    为《热情相吻》或《吻吧,热烈的吻吧》,也有翻成《深深的吻》的,还可以找到一些其它中文名字,但似乎都不确切而都有道理。
        1944年它一跃成为美国10大流行歌曲的榜首,几经岁月的磨砺《Besamemucho》不仅成为拉丁美洲家喻户晓的经典爱情歌曲,而且
    几乎成了爱情与忠贞不逾的同名词。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被称为是拉美世界的”世纪之歌”。
        当你聆听这首歌时,哪怕是你一句歌词也听不懂,也能被这首歌曲小调式旋律本身所带来的,那种淡淡的忧伤和凄美而感染,你能
    强烈地感受到旋律中深深地眷恋和无比的惆怅的情绪。你能深深体会到它是在用最纯朴,最真挚的情感来歌唱----为爱而生的。所以,
    不论在那个国度,这首生命的赞歌都能产生巨大的共鸣。
        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歌唱家演奏家演绎过它。台湾歌手郑智化在2009年6月19日北京演唱会曲目也有此歌。电影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主题曲采用了它,钢琴家克莱德曼乔瓦尼巴尔德斯恩里克嘉.......在弹奏它,曼托瓦尼詹姆斯·拉斯特
    保罗·莫里哀等世界三大轻音乐团在演奏它,流行、爵士、拉丁、摇滚等等世界各大流派的不同时代的歌皇和歌后们在演唱它,安德烈
    波切利、多明戈和帕洛玛圣巴西利奥也在演唱它.....还曾经有100名意大利小提琴手在威尼斯圣马克广场演奏《Besame mucho》, 那是
    多么的优美而震撼人心的场景啊!
       《Besame Mucho》其中简单却撩人的旋律,每一次回旋都唱出心底对爱深深的渴望。《BesameMucho》经过岁月的打磨 ,几乎成了爱
    情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歌曲已经拥有了自己独立的生命。
《假面舞会》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探戈曲, 由罗德里格斯作于1917年,当时他只有17岁,是乌拉圭首都蒙特维多的一个建筑系学生。他将此曲以匿
   名的方式交给菲尔普管弦乐团首演。1924年《假面游行》(La Cumparsita )传到巴黎,此后该曲就在世界各地传播开来,成为了探戈的
   代名词。
还包括:《微光下》、《蓝色的月亮》、《月亮探戈》、《红裳》、《再见,少年》、《蔚蓝色的天空》、《可可树》、《玫瑰探戈》。
日本皇声公司唱片。
曼托瓦尼简介(1905~1980,Mantovani,Annuzio Paulo)
    英国通俗乐队指挥家,编曲者,小提琴演奏家。生于意大利威尼斯 。 其父曾是托斯卡尼尼乐团中的首席小提琴手。曼托瓦尼从小随父学习小提琴 , 十几岁时举家迁居英国后,考入伦敦特里尼蒂音乐学院学习。16岁时公演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受到各界好评 , 成为一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 。1935年,30岁的曼托瓦尼创建了一个以弦乐为主的庞大管弦乐团,并亲自担任指挥。在这里,他巧妙地依靠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找到了一种富有特殊色彩的音响,这种富有特色的弦乐演奏,使他的音乐流传世界各地。多年来,曼托瓦尼和他的乐队演奏录制了众多轻音乐曲 、舞曲 、民间音乐等。其中大部分都是由曼托瓦尼改编或创作的,因此人们称他们的音乐为曼托瓦尼之声。曼托瓦尼本人也被誉为情调音乐之王。
    弦乐器组成的“弦瀑”,是曼托瓦尼乐团最大的特色。这是曼托瓦尼根据多年小提琴演奏获得的经验所独创的配器和演奏技法。他通常将小提琴分成三组,从高到低逐渐增强音量,营造出一种瀑布般大量倾泻的音响效果,造就了行云流水般的美妙音色。
    曼托瓦尼的音乐是轻音乐诞生的一个标志,曼托瓦尼乐队在近半个世纪风靡了世界。曼托瓦尼乐团的音乐是美的感受、是心灵的感受。迄今为止,曼托瓦尼的唱片销量近3000万张,演奏的乐曲被录制过逾千次,举行了无数场世界巡回演出,在全球享有极高声誉。
DSC00868.JPG

DSC00869.JPG

DSC00870.JPG

DSC00871.JPG

第二张、第三张:保罗.莫里亚的24首作品
曲目包括:
   《吉赛尔》、《耶稣基督》、《阳光普照》、《云雀》、《拉班达亚》、《塔卡舞曲》、《哦,快乐的一天》、《自由、爱情和和平》、《小木偶》、《忧郁的母亲》、《顺其自然》、《黑鹰》、《花季》、《蓝色的爱》、《为青春干杯》、《大湖》、《在微风中》、《爱情故事》、《雨中的乘客》、《奇遇》。
   《山鹰之歌》:是一首秘鲁歌曲,由作曲家罗伯茨于1913年按照安第斯山区民谣谱写而成,作为同名音乐剧的主题曲。1970年,著名音乐组合保罗.西蒙和加芬克在其专辑《忧愁河上的金桥》中演唱了这首歌曲,保罗·西蒙重新进行了填词,使之成为世界名曲。
   《关塔那摩》:
      由古巴爱国诗人何塞.马蒂(Jose Marti)作词,著名歌手霍塞伊托·费尔南德斯(Joseito Fernandez)作曲。
何塞.马蒂是古巴独立战争英雄,曾多次遭到囚禁和被放逐国外,也曾多次发动和领导武装起义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他的革命诗歌对于古巴人民有极大的鼓动力量。这首歌源自他死前所做的一首诗(VersosSencillos)的内容,这也是他的最后一首诗。
     《关塔那摩》的曲调原是一首“瓜希拉舞曲”。“瓜希拉”是一种带有浓烈的西班牙因素的古巴农民舞蹈,古巴关塔那摩省民间曲调的意思。
   副歌内容主要针对一位住在古巴关塔那摩省的姑娘。主歌与副歌的搭配就让这首歌变成了一首情歌。歌曲有极其浓烈的拉美风情。
   在1965年,由美国民谣之父PeteSeeger为这首歌制作了英语版本,当作抗议歌曲到处弹唱,渐渐传遍了全世界。

保罗.莫里亚
    二十世纪著名的轻音乐家。他以清新、明快的音乐风格,浪漫、华丽的表现手法,编写和录制了大量的作品。保罗.莫里亚乐团被人誉为情调音乐的使者,拥有包罗万象的曲目:著名电影的主题歌和主题音乐、欧美各国的流行音乐、拉丁美洲和西班牙的爱情歌曲、法国歌曲、俄罗斯名曲、夏威夷的吉他曲、古典音乐、日本风情的乐曲、圣诞歌曲乃至甲壳虫乐队的歌曲等等,简直无所不包、应有尽有。他的音乐中的每个音符都渗透着法兰西民族特有的浪漫情调,让你联想到葡萄酒,玫瑰,郁金香,地中海的阳光,情人的欢笑和眼泪。他的音乐华丽而不滟俗浪漫而不轻浮,粗旷之中带着细腻,热情之中蕴藏着宁静。他的基调的蓝色的,象地中海海水那样的兰色,沁人心脾,充满诗意。
    保罗.莫里亚十分注重旋律与和声,他的演奏风格清新明朗、朴实无华,从不过分夸张。尽管他也以弦乐为主,但他巧妙地利用弦乐器来改过乐曲的节奏,与清亮、舒适的打击乐器相配合,所产生的清晰、活泼的节奏成为其独有的特色。
DSC00891.JPG

DSC00892.JPG

DSC00893.JPG

DSC00894.JPG

DSC00895.JPG

DSC00896.JPG

DSC00897.JPG

第四张:詹姆斯.拉斯特的金曲
    曲目包括:《梦幻曲》(舒曼)、《兴致勃勃》、《哥萨克骑兵进行曲》、《朵莲妮之歌》、《享受生活圆舞曲》+《森林之歌》、《体育宫波尔卡》、《酒、女、歌》圆舞曲等其它作品。
詹姆斯·拉斯特,1929年4月17日出生于德国不莱梅市,詹姆斯·拉斯特的音乐生涯开始于1939年,他在那年上了有生以来第一堂钢琴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打响时,詹姆斯-拉斯特不愿像他两个兄长一样去军工厂工作,而是选择了从事音乐事业,于1943年进入布克博格(Bueckeburg)的希尔斯音乐学校(Heeresmusikschule)学习,当时他的目标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指挥世界著名交响乐团。
进入乐队
    在战后流行于德国的爵士和摇摆乐热潮的影响下,詹姆斯-拉斯特和他的兄长一起于1946年参加了新成立的不来梅广播歌舞团。自那时起,他成为该乐团一位优秀的爵士贝斯手。两年后,他组建了Recker-last合唱团。自1950年到1952年,他被连续提名为德国年度最佳爵士贝斯手。1955年加入宝丽金旗下的宝丽多唱片公司,并以詹姆斯·拉斯特为乐团名称。1965年发表了《不停地跳舞》(Non-Stop-Dancing),把人们熟悉的歌曲,以轻快的跳舞节奏加以演奏,结果深受欢迎。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首张唱片《永不停歇的舞步》一经推出便迅速席卷德国各大排行榜。
才华显露
    在以后几年里,詹姆斯-拉斯特在作曲和编曲方面显露出他独特的才华。1967年,他的四张唱片同时出现在英国排行榜前列。他的乐队在1969-1971连续三年被评选为德国年度最受欢迎乐队。詹姆斯-拉斯特带领他的乐队在欧洲、亚洲、非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均举办过巡演,所到之处都大受欢迎。在巡演的间隙,詹姆斯-拉斯特利用一点一滴的空余时间来完成他的乐曲编排和作曲。詹姆斯-拉斯特乐团平均每年录制12张唱片!
舞会音乐之王
    1968年德国詹姆斯-拉斯特乐团被评为当年最佳的流行乐团。从此,这位身材修长的"舞会音乐之王"成为誉满全球的流行音乐乐坛的杰出人物。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音乐常透露出欢乐、愉快和乐观主义的情感,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一般人认为,古典音乐比较高深难懂,但他以现代手法加以改编后,古典乐曲便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而且以使人亲近和了解的方式演奏出来,使从未听过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人,也能享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
星光之路
    詹姆斯-拉斯特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对音乐力求完美的精神得到了相应回报,不计其数的奖项蜂拥而至:1978年,詹姆斯-拉斯特从当时的德国联邦总统瓦尔特-希尔手中接过了授予其乐队的荣誉奖项;1979年,德国最著名的周刊《听》("H?rZu")授予詹姆斯-拉斯特乐团"金摄影机奖"。詹姆斯-拉斯特成了全国乃至全球音乐界最闪亮的明星,他的音乐已经是无处不在了。
吸引观众
    詹姆斯-拉斯特为人谦虚,对于已经取得的成就,他是这么解释的:"我创作的是自己喜欢的音乐;幸运的是,很多人和我喜欢的是同样的音乐。";"如果非要说我有什么特殊才能的话,那就是我能抓住听众的心。"
正如詹姆斯-拉斯特所说的那样,他的音乐能抓住不同国家听众的心。由他本人作曲的《情人的游戏》("GamesThat Lovers Play")在全世界有100多个版本,并相继被科尼-弗朗西丝和雷-科尼佛等人改编过。经他改编的《阿根廷,别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被该曲原创者、经典音乐剧《猫》、《歌剧院的幽灵》的作者、世界音乐剧之王韦伯盛赞为最好的改编版本。
音乐风格
    詹姆斯·拉斯特擅于吸收各种音乐风格,涉及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拉丁音乐甚至爵士音乐范畴并以不同形式来加以演奏,他的乐队以多元化和浓郁的乐观主义气氛的音乐深受世界各地听众的喜爱。"清新华丽,浪漫迷人"是人们对詹姆斯-拉斯特音乐风格的精确评价。同时又致力于各国民族音乐的发掘。他曾制作了俄罗斯、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美国等音乐专辑。因此,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音乐深受世界各地听众的欢迎,到80年代末,他已发表了50余个专辑唱片,总销量达5千万张。这使他成为了80年代中期全欧洲最著名的音乐明星之一。
乐观与古典
    詹姆斯·拉斯特乐团的音乐常透露出乐观主义的气氛,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动人心弦的感染力。一般人认为,古典音乐比较艰深难懂,但他以现代手法加以改编后,古典乐曲便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力,而且以使人亲近和了解的方式演奏出来,使从未听过欧洲古典音乐作品的人,也能享受到古典音乐的美妙。
常青之树
    詹姆斯·拉斯特总觉得上天对他特别眷顾,因为他能以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为事业。不少音乐家都曾红极一时,但很快就悄无声息了,而詹姆斯·拉斯特却从60年代开始,在整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始终站在成功的最前端。在他庆祝七十寿辰的1998年,他在德国英国北欧举办了50多场音乐会,现场观众达30万人并且获得了空前的巨大成功。2002年的4月,詹姆斯·拉斯特和他的乐队在27天之内举行了24场演出,15万张门票一售而空,现场气氛感人泪下。
乐团领袖
    至今,詹姆斯·拉斯特的音乐已风扉了世界乐坛近40年,遍及150个国家,他荣获的奖项不计其数。詹姆斯·拉斯特与曼托瓦尼、保罗·莫里亚并称为世界三大轻音乐团,三个乐团的演奏风格各有千秋。但其17张白金唱片和206张金唱片和全球范围内销售唱片逾八千万张的骄人佳绩使之排行世界乐坛之巅。其作品总量和销量都远远超过了与之齐名的曼托瓦尼乐队和保罗·莫里亚乐队,成为世界乐坛历史上唱片销售最多的乐团。詹姆斯·拉斯特本人作为作曲和编曲家亦可谓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乐团领袖。
    尽管詹姆斯·拉斯特已年过七旬,他却仍然把全部精力投入在他的音乐舞台事业中。在保持其固有风格的同时,他也在积极探索新的音乐道路。在其音乐创作过程中工作中,充分运用现代技术。2001年推出了两张DVD -《音乐绅士》("Gentleman of Music")和《大海航行》("Ocean Drive")。在创作过程中,他用计算机替代了钢琴和乐谱纸。詹姆斯·拉斯特走在时代尖端,时刻把握流行脉搏,经他改编的曲目不仅有经典的歌剧片断,更有不少著名流行乐曲,例如:美国著名流行音乐歌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的代表作、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的泰坦尼克主题曲《我心永恒》等。直至今天,詹姆斯·拉斯特仍然坚持亲自为每场演出作曲或编曲。
DSC00880.JPG

DSC00882.JPG

DSC00884.JPG

DSC00885.JPG

DSC00886.JPG

DSC00888.JPG

DSC00889.JPG

DSC00890.JPG

第五张:“为安妮演唱的歌”——高尔维献给妻子的音乐专辑
        高尔维共有52部专集,总销量超过三千万张,这是非常著名的一部。这部专集中有一首约翰.丹佛的《安妮之歌》,因此,高尔维将这部专辑献给了自己的妻子-安妮。曲目还有:维拉-洛博思的《巴西的巴赫第五首》、克莱斯勒的《爱之欢乐》、福雷的《船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比才《卡门幻想曲》,以及德彪西、哈斯等人的作品和传统歌曲的改编曲。格哈特指挥国家爱乐乐团伴奏。唱片的品相和质量都很好。
    要介绍詹姆斯·高尔维,真不知从何入手。在古典领域,他是无愧为当今世界
“第一”长笛演奏大师;要说跨界,他又是比今天任何一位红得发紫的跨界音乐家都要超凡脱俗。爱尔兰民歌、爵士、拉丁、亚洲、电影、古典改编曲……还有谁比他更广泛。他多次录制爱尔兰民歌《丹尼男孩》,这个曲子已经成为了他的标志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家喻户晓的明星级公众人物。一位年轻漂亮的长笛演奏家妻子又给他增添了一个让人品头论足的“油头”。
    高尔维出生于贝尔法斯特,在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和基尔德霍尔音乐戏剧学校学习,并赴巴黎音乐学院深造。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塞德勒威尔士歌剧院,先后在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BBC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和皇家爱乐乐团任长笛、短笛以及长笛首席的职位。1969年开始担任由卡拉扬领军的柏林爱乐乐团的长笛首席。1975年,开始他的独奏家生涯,并很快在一年之中演出了120场音乐会。
    除了十分精通的古典曲目之外,詹姆斯还演奏了大量由他委约或为他创作的长笛作品。1993年,他与爱乐乐团在皇家节日大厅首演了大卫·希思的协奏曲,与圣路易斯交响乐团演出了洛维尔·利伯曼的长笛协奏曲.1994年10月在苏黎世与市政音乐厅乐团上演乔治·尼科尔森的长笛协奏曲和金德里奇的长笛、钢琴与管乐队协奏曲。近期的世界首演曲目还包括洛维尔·利伯曼的长笛与竖琴协奏曲以及马泽尔的长笛与管弦乐队的作品。1997年2月,在作曲家本人的指挥下,他还与巴伐利亚州广播交响乐团为马泽尔的作品录制唱片。2002年9月,高尔维与路易斯安娜爱乐乐团首演了大卫·阿姆拉姆的长笛协奏曲《夜之巨人》。
    詹姆斯·高尔维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露面,其中有1991年7月在白金汉宫英国女王、皇室成员以及七国首脑组织在伦敦峰会的文娱活动;在柏林向全世界直播的“城墙”演出以及1996年2月在瑞士达沃斯为世界经济论坛的演出。还有几次应美国总统的邀请在白宫演出。1998年12月,在诺贝尔颁奖仪式上演出。1999年5月,为庆祝自己60周岁生日,詹姆斯·高尔维在英国举办独奏音乐会巡演,入场券销售一空。2001年6月他被授予爵士称号。詹姆斯·高尔维还频繁出现在电视节目中,这一切都极大地提高了他的国际知名度。
    不仅如此,詹姆斯·高尔维爵士还是一位不错的指挥家,1997年,高尔维任伦敦莫扎特乐团的首席客座指挥,2000/2001年音乐季他率符腾堡室内乐团在德国巡演,并率波兰室内乐团在亚洲巡演。最近的演出还包括与苏黎世室内乐团、阿尔斯特管弦乐团、圣保罗室内乐团以及华盛顿国家交响乐团的音乐会。詹姆斯·高尔维爵士还在欧洲和美国举办义演音乐会。
    詹姆斯·高尔维的唱片包括许多不同风格的音乐精品。与伦敦莫扎特演奏团一起发行了一张专辑,与其夫人共同演奏的奇玛罗萨的为两支长笛而作的协奏曲。他录制的莫扎特协奏曲全集获唱片大奖、唱片排行榜年度奖等奖项。长笛与管弦乐队的协奏曲“冬日的交汇”、与菲尔·库尔特合作的洛维尔·利伯曼的长笛与管弦乐队的音乐,与菲利浦·莫尔和珍妮·高尔维合作的“献给我朋友的音乐”、与迈克·莫厄尔合作的爵士乐“激情探戈”;与东京四重奏合作的“莫扎特长笛四重奏”、”电影中的詹姆斯·高尔维”、由福雷、维多尔和德彪西的作品构成的“法国作品独奏会”以及与菲尔,库尔特合作的“传奇”。
    师生恋来形容长笛大师高尔维和他的夫人当年的恋情是再合适不过了,当年高尔维在自己的学生中发现了安妮,两个人不仅从师生关系转化为夫妻关系,而且一个致力于演出,另一个致力于教学,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后来,两个人夫唱妇随,在舞台上演起了夫妻档,在音乐表现上自然是珠联璧合。1999年,高尔维夫妇一同在英国巡演,在白金汉宫音乐室演出时爱德华王子亦出席;两人共同录制的《献给我的朋友们》唱片获得高度赞誉。丈夫詹姆斯对妻子的教育事业也是全力支持,夫妻二人还频繁地举办儿童音乐会。有专家认为,两个人形式上的亲情和音乐上的亲和力结合在一起有着无穷的魅力。
DSC02073.JPG

DSC02074.JPG

DSC02075.JPG

DSC02076.JPG
第六张:《举世欢腾》——阿瑟.菲德勒指挥的通俗管弦乐
    曲目包括:第一面是《四季的伟大歌曲》,共13曲。第二面是《圣诞节的伟大歌曲》,共19曲。唱片由美国FLEETWOOD唱片公司出品,品相和质量都很好,唱片的外包装膜还保存很好。
阿瑟·菲德勒
    阿瑟·菲德勒是美国音乐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指挥家之一,他对于通俗管弦乐作品的普及和推广功不可没。波士顿交响乐团成立之后,1885年7月,乐团的发起人亨利·李·希金斯大胆地实现了他的一个梦想——受到维也纳公园音乐会的影响,组建了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在20世纪30年代,35岁的阿瑟·菲德勒接任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的指挥,开创了乐团历史上一位指挥任职49年的传奇。在阿瑟·菲德勒的带领下,乐团成为一所培养年轻人的学校,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成为了世界上录音最多的管弦乐团。
简介
    阿瑟·菲德勒 (Arthur Fideler,1894-1979),美国指挥家。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小提琴,后留学德国,
在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主修小提琴,兼学钢琴与指挥。十七岁在柏林首次登台,1915年归国任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员。除小提琴外,在乐团还担任过中提琴、管风琴、钢琴、钢片琴的演奏员。三十岁创立波士顿小交响乐队自任指挥,同时还指挥波士顿大学的乐队与合唱团。
    阿瑟出生在波士顿一个音乐世家里,菲德勒(Fiedler)这个姓氏在德语中是带口语的提琴手的意思。祖父是奥地利来的犹太移民,几乎全家在波士顿交响乐团(BSO)里,父亲、他的两个兄弟、几个堂兄弟都是团里的提琴师。叔父是大都会歌剧院的男中音。阿瑟从其父亲学提琴,在1911年进德国柏林皇家音乐学院进修,并且在19岁时当上一个乐队的指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回国担任交响乐团的钢琴手、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手。到1924年,他和乐团中的25位同事成立了自己的通俗交响小组。
    1930年将波士顿交响乐团的演奏员组织起来成立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并一直担任音乐指导与指挥,定期举行通俗音乐会而博得声誉。他指挥演奏的曲目以轻松的古曲名曲为主,同时委托专业编曲家改编群众熟悉的音乐剧选段和歌曲,以扩大影响。
生平经历
    阿瑟·菲德勒于1894 年出生在美国的波士顿,他的父亲当时是波士顿交响乐团中的一位小提琴家。菲德勒从幼年时就开始随父亲学习小提琴,进入青年时代以店,他便来到了欧洲,进入了德国柏林高等音乐学校中学习,在校期间,他曾投师在著名小提琴教授维利·赫斯的门下学习小提琴,与此同时他还在那里兼学了钢琴和指挥。
    1914 年,菲德勒学成回国,并于第二年进入了波士顿交响乐团,成为这个举世闻名的交响乐团中的小提琴手,以后,他又在乐团中改拉了一段中提琴。菲德勒自从留学回国以后,就始终坚持将自己的所学全部奉献给自己的祖国的信念,
组成乐队
    他从20 岁回国直到1979 年逝世为止,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波士顿交响乐团,他的毕生音乐活动,都是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为此,他曾幽默地开玩笑说:“在波士顿交响乐团里,除了扫地以外,我任何事情都干过”。
    1924 年,菲德勒自行筹建了一个由25 人组成的乐队,他称其为“波士顿小交响乐团”,从此,他便以指挥这个乐队而开始了自己的指挥生涯,于此同时,他还经常在波士顿大学管弦乐团和合唱团中担任指挥。
    1930 年,经过他多年的不懈努力,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终于诞生了,这个乐团的演奏员全都是波士顿交响乐团中的演奏员,(仅仅除去12 位首席演奏家)由菲德勒本人担任指挥,从这时起,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菲德勒始终坚持在这个岗位上,他率领这个具有突出特色的乐团,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等时间举行各种形式和内容的通俗音乐会,向听众介绍了大量的优秀古典管弦乐名曲和流行音乐及电影音乐的改编曲等等。
从这时开始,菲德勒的名字就和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艺术人生
    菲德勒既然把他的毕生精力都投放到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上,那么他在这方面也必然是一位受益者,他与这个乐团之间的关系可谓相得益彰,虽然这个乐团的主要功绩都是由菲德勒勤奋的精神和出色的能力所促成的,但菲德勒本人所获得的巨大世界声誉,也都是得助于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的。1930 年5 月7 日,菲德勒指挥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举行了首演,听众当时的热情极为高涨,人们都对这种音乐会的奇妙风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首演的巨大成功,不但使菲德勒一举成名,而且还使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乐团从此奠定了演奏风格和格调等方面的基础。
    1979 年7 月10 日,这位为世界音乐事业奋斗到暮年的指挥大师,在波士顿的寓所中与世长辞,享年85 岁。
主要功绩
    菲德勒作为20 世纪著名的指挥大师,其最主要的功绩就是抓住了“音乐普及”这项艰巨的任务,并且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在以往的年月里,以交响乐、歌剧为主体的“阳春白雪”式的高雅音乐艺术,和以流行音乐为内容的“下里巴人”式的通俗音乐艺术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真空地带,音乐艺术的欣赏者们总是根据各自的爱好而向两极发展,久而久之,二者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深深的隔阂,然而音乐爱好者是需要培养的,要想使他们进入高雅音乐艺术的殿堂,则必须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帮助,具体到实践上来看,就是应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水平、格调和内容方面的音乐作品来请他们欣赏,以此来起到一种铺路架桥的作用。这种设想从表面上看似乎很简单,然而做起来却是极其艰苦和困难的,但菲德勒却出色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摸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在他不辞辛苦的努力下,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成为全美最受人们欢迎的乐团之一,许多音乐爱好者都慕名而来,并且在这里得到了愉快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独特之处
    菲德勒为音乐艺术的普及和大众艺术的传播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然而他决非是那种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效劳的人,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搞音乐普及就是要无条件地为大众演奏内容浮浅的流行曲,甚至为此而放弃对高雅艺术的追求,这种看法和态度实际上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但菲德勒与这些人之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他所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宣传性、教育性和引导性。在他的音乐会当中,人们可以看到数不尽的古今管弦乐名曲,在对待流行音乐方面,他也并不是无条件地拿来就用,而是将其优秀的部分和素材拿来进行艺术再加工,然后再把它奉献给听众,这样,听众听到的就不是那种粗糙的东西,而是一部充满着流行风格和情调的艺术品了,从这方面来看,菲德勒的真正伟大之处恰恰正在这里。
评价
    菲德勒在世时就是全美最繁忙的指挥大师之一,他不但广泛地为群众举行音乐会,同时还率团录制了数量惊人的优质唱片,这些唱片在一出现时,便成了人们之间的抢手货。据统计,在菲德勒于1979 年逝世的前后时间里,他为世界各大唱片公司指挥录制的唱片销售量就已达到了1500 万张,这个数字的确是使人们瞠目结舌的,然而这还没有把他逝世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的总销售量计算进去。
    菲德勒是一位别开生面的指挥大师,在音乐会的曲目组成方面,他别出心裁地独创了所谓的“三部节目制”,即开场的序曲和古典管弦乐曲部分;协奏曲部分;流行音乐部分,这三部分之间结合得十分巧妙,给人们带来一种非常自然和满意的效果。有趣的是,菲德勒在音乐会开场时总是以美国作曲家苏萨的那首激动人心的《星条旗永不落》作为序曲的,这个惯例实际上在1930 年5 月7 日,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举行首演音乐会时就形成了,以后,它便在几十年的岁月中不断延续而形成一定之规了。
    菲德勒作为一个指挥家,他的指挥曲目是非常广泛的,与其他指挥家不同,他并不经常指挥整场的歌剧和整部的交响乐,而是把重点放在古今著名的中小型管弦乐曲上,在另一个方面,他以开拓者的胆魄,打破了严肃音乐与流行音乐之间的界限,将当时著名的好莱坞电影音乐、百老汇舞台剧音乐、乡村音乐、流行歌曲改编曲和爵土音乐等等,全都融汇在了他的节目单上,他尝试着将这些被大众所喜爱的、通俗易懂的曲目用交响乐队来演奏,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效果,正因为如此,他才获得了“美国现代音乐及流行音乐最杰出的指挥家”的荣誉。
    菲德勒是一位德高望众的老一辈指挥大师,他一生以坚毅、热忱和严谨的态度来对待音乐事业,为向美国和世界人民介绍和普及音乐艺术,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在人们的心中拥有着崇高而突出的地位。为了表彰他为人类音乐文化所做出贡献,1977 年,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曾将象征着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授予了他。


DSC03432.JPG

DSC03433.JPG
DSC03435.JPG
DSC03434.JPG
第七张:斯特拉迪瓦里弦乐队演奏的音乐剧《画舫璇宫》的改编曲,古德曼指挥。
    杰罗姆·科恩 (Jerome Kern )和乔治·格什温一样对于早期音乐剧的发展,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杰罗姆·科恩作曲,剧本创作大师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作词的音乐剧《画舫璇宫The Show Boat》(又译演艺船),标志着现代音乐剧开始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剧本音乐剧时代(也称叙事音乐剧时代)。
   《画舫璇宫》开百老汇音乐剧的先河,一改过去美国剧坛风花雪月、逃避现实的作风,成功地组织了严密的主题,聚焦于社会的底层民众,将美国社会中的现实问题在剧作中揭示出来,从而使《画舫璇宫》有了深刻的思想性。剧中充满了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人情世故、悲欢离合,全剧长达四个小时。首演之夜,当观众们欣赏完后步出剧场之时,无人不在惊叹:原来世上还有这样的剧作!《画舫璇宫》由此被认为是叙事音乐剧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也是剧本的作用由兴起到成熟的标志。
     唱片是真正的HI-FI录音。
DSC00900.JPG

DSC00901.JPG

DSC00902.JPG

DSC00903.JPG



发表于 2015-2-7 05: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7 08: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了!
发表于 2015-2-7 0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jack要了
发表于 2015-2-7 08: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jack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1:0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定。淘宝还是汇款?
发表于 2015-2-7 12: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淘宝
发表于 2015-2-7 12: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给淘宝链接,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2: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jack 发表于 2015-2-7 12:06
请给淘宝链接,谢谢!

稍等,晚一些给您淘宝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2: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北方jack 发表于 2015-2-7 12:06
请给淘宝链接,谢谢!

淘宝链接已发短消息。
发表于 2015-2-7 15: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款已汇。
发表于 2015-2-7 21: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开盘机音响技术网 ( 桂ICP备20003207号-1  公安部备 45010302002201 客服:18077773618

GMT+8, 2024-6-7 21:42 , Processed in 0.0794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