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12:27

再现一代人的记忆------听<<戏说--现代交响京剧组曲>>唱片随感

      还是在2010年的北京音响展上,便得知“大夜鱼”(张春一,唱片制人)在鼓捣这张和京剧样板戏密切相关的唱片了。
       不过,这注定是一张只有年龄50-60岁左右的乐迷才会感兴趣的唱片,因为在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曾经对这些留下过强烈的记忆。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13:24

       对于那个年代的年青人来说,听样板戏是唯一的乐趣,除此之外别无他选。大红的封套,昭示着现代京剧于当年曾被高调打上了红色的“革命”标签。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16:49

       现在来听<<打虎上山>>会很惊奇当年的疯狂痴迷,其实不就是一连串的快速16分音符可以摸拟疾风中火速行进的效果吗?只需夸张地呈现它的强弱对比即可,圆号的音色很美,吹奏时千万别放炮,否则很走场。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17:42

      <<海港>>在当年的样板戏中排名并不靠前,方海珍的人物形象塑造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平心而论,此剧中的大段唱腔也并不优美,为数极少的优美唱腔也不是以京剧演唱出名,而应该是弦乐四重奏,然而又有几个人真正听过弦乐四重奏的<<海港>>呢?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19:43

       尽管<<杜鹃山>>塑造的高大全人物柯湘令现实生活的男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但一码归一码而此剧的唱腔设计却是优美经典的。
       其中,“乱云飞”和“家住安源”两段唱腔,均由彭修文改编成大型民族管弦乐曲而历经近半个世纪不衰。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22:48

       看了一下此碟录音的演奏团体,牌头都很大-----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亚洲爱乐合唱团、中国戏曲学院。
       乐手都是年青一派,生面孔居多,唯独中国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刘云志令人印象深刻,属近年活跃乐坛的实力派人物。

杨维中 发表于 2012-10-8 23:24:50

       选自京剧<<沙家浜>>的“智斗”一曲很有新意,于京腔味十足的“龙格里格尔龙”合唱声之中,大号、长号加弱音器、小号加弱音器,将“男女”三人转的斗智斗勇演绎的帷妙惟肖。
       嘿嘿,有点意思。

明主任 发表于 2014-7-24 12:16:06

又可重温那些样板戏的旋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再现一代人的记忆------听<<戏说--现代交响京剧组曲>>唱片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