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7 20:01:08
确认焊点无虚焊之后再用斜口钳剪枝修整整齐...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7 20:02:30
值此,印板上的阻容器件便全部焊接完毕。
HIFI1000
发表于 2014-2-17 23:01:52
多少银子,我想要一台。6P3P的管子便宜,我储存了一些,够听十年了。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8 11:08:42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4-2-18 19:42 编辑
印板上的阻容器件焊接完毕之后,可以参照线路图认真核查一遍以防有误,借此机会亦分析一下整机的电路特点∶整机共采用了七只电子管(12Au7X3、6P3PX4),其中第一级电压放大级两声道共用一只双三极管12AU7,第二级的V2(V3)亦采用了12AU7来作长尾式倒相,具体来说V2(V3)的上端为激励管,下端为倒相管,此电路的特点是V1电压放大管的屏极与V2管上端的栅极直接耦合,从而构成长拖尾形式,因此输出信号具有相移失真小与频响范围宽的特点。V2(V3)管上端为共阴极形式,信号放大之后由屏极输出;V2(V3)下端则为共栅极方式,信号经阴极直耦输入,再由屏极输出,由于倒相级阴极加有较深的电流负反馈,故稳定性较好。
末级放大由于采用了阴极自给偏压形式,由6P3P阴极串接1K电阻获得对地负电压,又通过与栅极偏置电阻(220K)相连。因此只要电路配置合理,基本可免去调试,自给偏压方式常用于AB1类放大电路,由推动级输出信号电压并经耦合电容(0.22u)至6P3P栅极,栅极偏置电阻直接对地产生压降。只要推动管V2(V3)输出的推动电压不超过功放管栅极负电压的规定值,则6P3P的栅极将始终处于负电位而不会产生栅流,从而令6P3P的工作状态始终保持在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因此工作稳定且失真小。
末级功放管可通过切换开关在三极管接法与超线性接法两种状态之间进行选择,前者可降低功率管内阻,输出功率略减小,但性能与保真度可大为提高;后者由于增加了帘栅极负反馈,故音质得以提升。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8 14:38:05
低级错误,两只220uF滤波电解电容应该从印板另一面焊入,整板检查后装入机箱...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8 14:39:17
!!!!!!!!!!!!!!!!!!!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8 14:40:28
两只电解电容个头太短,从而与电子管的身高不和谐,暂将就,有了高个头电容后再更换。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19 19:30:38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4-2-19 20:23 编辑
印板外围的连线非常简单,由于均印有清晰的编号,因此只需对照印板相同编号焊线即可,此机的最大不足之处是制作过程过于简单而呈傻瓜型,故而少了些许峰回路转与绝处逢生的乐趣。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0 17:12:40
对照电路图确认无误之后,整机可以尝试通电了,先不上电子管,看看几组电压是否正常。测量一下桥式整流的屏高压,约480V,这是未上电子管的空载电压,正常。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0 17:13:54
整机三组6.3V灯丝电压的分配是∶两组3A的6.3V绕组,各负责一个声道的两只6P3P;另一组2A的6.3V灯丝电压则负责三只12AU7。测上述三组6.3V灯丝电压,空载约7V,正常。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0 17:15:16
装上电子管后送电,电子管正常点亮。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2 16:08:33
12AU7(含12AX7、ECC82、ECC83)的4脚、5脚为灯丝电压脚(9脚为灯丝中心抽头),额定灯丝电压12.6V。当灯丝电源采用6.3V供电时,则将4脚与5脚合并,与中心抽头9脚之间接入6.3V即可。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2 16:09:41
整机正式的几组电压测试需接入稳压电源(使用胆机,应配置交流稳压电源,以确保提供标准的220V市电)。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2 16:11:22
送电让整机预热十分钟。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2 16:14:09
黑表笔接地,红表笔测第一级电压放大级12AU7第6脚的屏压为91V,略高于电路图所标86V,属正常值。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2-22 16:15:34
测第二级12AU7的6脚屏压为285V,与电路图所标值完全相符。